个人资料
博文
小约翰•施特劳斯大家都很熟悉,是著名的圆舞曲之王。他的创作除了大量的圆舞曲及其它种类的舞曲,还作有十多部歌剧,大多是轻歌剧(Operetta),而其中最著名的一部当属《蝙蝠》。 轻歌剧的主要特点就是“轻”,包括内容与音乐。在表演方面,对话是用道白(而不是宣叙调),基本类似“话剧加唱”的形式。 《蝙蝠》的剧情与轻歌剧的体裁很吻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帕西法尔》是瓦格纳完成了“指环系列”之后,创作的最后一部乐剧。他称之为“Bühnenweihfestspiel”(剧场庆典节日剧),是专门为拜罗伊特节日剧院所作的,于1882年在该剧院首演。像瓦格纳其它的歌剧-乐剧一样,脚本出自他本人之手,是根据德国中世纪诗人沃尔夫拉姆·冯·埃申巴赫(WolframvonEschenbach)的史诗《帕西法尔》(Parzival)编写而成的。&ld[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众神的黄昏》是瓦格纳的系列乐剧《尼伯龙根的指环》(DerRingdesNibelungen)的第四部。《尼伯龙根的指环》,有时也被简称为“瓦格纳的指环”或“指环系列”,包括四部乐剧,是瓦格纳用二十多年完成的巨著。系列的脚本都是由瓦格纳本人根据北欧的神话传说撰写,情节在整体上是悲剧。“指环系列”也是瓦格纳乐剧改革的典范之作。《众神的黄昏》于187[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齐格弗里德》是瓦格纳的系列乐剧《尼伯龙根的指环》(DerRingdesNibelungen)的第三部。《尼伯龙根的指环》,有时也被简称为“瓦格纳的指环”或“指环系列”,包括四部乐剧,是瓦格纳用二十多年完成的巨著。系列的脚本都是由瓦格纳本人根据北欧的神话传说撰写,情节在整体上是悲剧。“指环系列”也是瓦格纳乐剧改革的典范之作。《齐格弗里德》于185[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女武神》是瓦格纳的系列乐剧《尼伯龙根的指环》(DerRingdesNibelungen)的第二部。《尼伯龙根的指环》,有时也被简称为“瓦格纳的指环”或“指环系列”,包括四部乐剧,是瓦格纳用二十多年完成的巨著。系列的脚本都是由瓦格纳本人根据北欧的神话传说撰写,情节在整体上是悲剧。“指环系列”也是瓦格纳乐剧改革的典范之作。《女武神》于1856年完成[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瓦格纳的系列乐剧《尼伯龙根的指环》(DerRingdesNibelungen),也简称为“瓦格纳的指环”或“指环系列”,包括四部乐剧,是作者用二十多年完成的巨著。系列的脚本都是由作曲家本人根据北欧的神话传说撰写,情节整体上是悲剧。“指环系列”也是瓦格纳乐剧改革的典范之作。《莱茵的黄金》是《尼伯龙根的指环》的第一部,1854年完成,1869于慕尼黑首演,1[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纽伦堡的名歌手》是瓦格纳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之后,创作的又一部乐剧。和瓦格纳的其它作品相比,有两点比较独特: 其一,瓦格纳的作品多数是表现神话,奇幻的情景,而《纽伦堡的名歌手》是唯一一部表现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剧中的主要人物汉斯·萨克斯在历史上真有其人(HansSachs,1494–1576),是著名的诗人和歌唱师傅(关于“名歌手”的译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如前所述,瓦格纳的乐剧改革经历了多年,是逐渐完成的。如果说我们前面欣赏过的他比较早期的歌剧《漂泊的荷兰人》,《汤豪瑟》,《罗恩格林》具有不少改革的成分,但还不能算完全的乐剧的话,那么创作于1865年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则是公认的乐剧了。在我看来,从听的角度,乐剧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无终旋律”的运用,即音乐和歌唱不停地进行,没[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假如你心爱的人救了你的命并且十分爱你,只是你不清楚他或她的来历,你能信守诺言,永远不问他或她的名字和来历吗?歌剧《罗恩格林》的女主人公艾尔莎就是被这个问题困扰,加上恶人挑拨,最终酿成悲剧。剧名“罗恩格林”究竟是指什么要到最后一幕才见分晓。作品讲述了一个神奇而悲凉的童话历史故事,脚本是作曲家本人根据德国中世纪的传奇故事撰写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歌剧《汤豪瑟》的全名是TannhäuserundderSängerkriegaufWartburg,中文直译是“汤豪瑟与瓦特堡的歌唱比赛”。脚本也是瓦格纳根据两个德国民间传说撰写的,即关于中世纪诗人歌手汤豪瑟的传说,和关于瓦特堡歌唱比赛的传说。作品讲述神圣与亵渎之间的矛盾,以及在真诚爱情的帮助下获得救赎的故事。 《汤豪瑟》和前面欣赏的《漂泊的荷兰人》相似,也是瓦格纳比[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21]
[22]
[23]
[24]
[2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