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小芬生于江苏南京,从小随其父闵季骞教授学琵琶,后成为南京民乐团独奏演员。1992年到美国,现居纽约;曾与多个交响乐团合作演出协奏曲等;创立并参与“蓝调琵琶三重奏”(BluePipaTrio)等多个演奏组;在创作与演奏中注重把中国音乐与爵士,蓝调等美国民间音乐风格相结合,注重即兴表演,并时常把不带歌词的嗓音融入作品,别具一格。闵小芬2017年创作表演的[
阅读全文]
杨静生于河南,六岁开始学琵琶,后入上海音乐学院主修琵琶演奏,1986年毕业后,到中央民族乐团担任琵琶独奏;1997年到日本学习作曲,同时在多种场合演奏琵琶;2003年到瑞士,在伯尔尼艺术大学学习作曲,并获得作曲的硕士学位;在坚持创作并演奏琵琶曲的同时,还在日本和欧洲与多个乐团及演奏家合作表演不同风格的跨文化音乐,曲目多是她自己的创作。下面是杨静在[
阅读全文]
高虹生于河南洛阳,八岁开始学琵琶,1990年从中央音乐学院毕业后,到北京歌舞团担任琵琶独奏;1994年到美国,现居明尼苏达州伊根市;在卡尔顿学院教授琵琶并担任该院的中国音乐合奏团和全球音乐合奏团的主任;用英语写出《中国琵琶演奏法》一书,并由哈尔伦纳德公司于2016年出版(HalLeonardChinesePipaMethod);曾与多位演奏家合作表演跨文化音乐;还曾回国讲学并兼任多[
阅读全文]
吴蛮生于浙江杭州,九岁开始学柳琴,十岁开始学琵琶,1977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经附中,本科,于1987年获该院第一位琵琶演奏硕士,1990年到美国,现居加州圣地亚哥。参与创作并首演多部著名的琵琶音乐作品。1998年参与组建马友友的丝路乐团,演奏多种风格的跨文化音乐,坚持演出至今;还被中外多所音乐院校分别授予或聘为荣誉院士,荣誉博士,荣誉教授或客座教授。[
阅读全文]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一些年轻的琵琶演奏家先后走出国门,到海外发展,在各种场合演奏琵琶(在此之前,见于记载的海外琵琶演奏是很少的)。由于环境和听众的改变,使演奏形式和曲目也随之有所变化,除了继续保持传统以外,出现了不少新的形式和曲目,极大地丰富了琵琶音乐的宝库。同时也使海外很多以前没见过琵琶的人开始对此有所了解,扩大了琵琶,乃至中[
阅读全文]
我从音乐系毕业后,信息科学硕士的课程还有多一半要上。然而我不可能再从音乐系得到助学金,要继续在信息科学学院上课,得自己缴学费了。为了在上学期间有点收入,我向学校申请了在校园打工的机会。开始是在图书馆做书刊的整理和上架,后来由于我是信息科学学院的学生,学校安排我加入了一个打工团队,专门做全校多处学生电脑实验室的管理。具体工作是轮流在[
阅读全文]
1998年春,就在我准备博士论文答辩并继续修信息科学的课时,得到了一个去新泽西州高中生夏季学校教中国音乐的机会,时间是1998年六月底到七月的五个星期。这不影响我的博士论文答辩(定在四月下旬),但夏天我要修信息科学学院的课,时间上会有些冲突。由于当时我对找音乐方面的工作还抱有希望,而这个教课的机会能使我增加经验,所以还是决定去,并在信息科学学[
阅读全文]
如果一个人努力完成了学业,却在毕业后很难找到对口的工作,这难免尴尬。而我当年正面临这种局面。在匹大音乐系读研的后期,我已经知道毕业后工作非常难找。这是因为,学民族音乐学的博士毕业后,对口的工作几乎只有一种,那就是到大专院校教书,通常是从当助教授(AssistantProfessor)开始,教“世界音乐”及民族音乐学。然而大学的教职往往是有条件的终身制[
阅读全文]
如前所述,我于1995年秋和1996年秋先后通过了博士综合考试和论文选题,成为博士候选人(PhDCandidate),又在入学的前三年半修够了博士学位所要求的学分,成为(博士)“除论文全部完成者”(AllButDissertation,简称ABD)。1997年夏,我回国探亲期间为博士论文进行了实地考察,再回到M国后,就开始边梳理材料边撰写论文。当然我已经陆续写出了部分章节的草稿,但还需[
阅读全文]
1997年夏,我来M四年后第一次回国探亲,为期一个月,同时也为我的博士论文做一些资料工作及实地考察。在京城,我除了到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资料室阅读文献,还到位于故宫内的第一历史档案馆去查阅了有关资料。
上图是位于故宫内的第一历史档案馆(照片来自网络)。
那次实地考查,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寻找和参观先农坛的经历。先农坛原是明清宫廷举行先农[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