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2008-10-17 21:45:39)

老狄在东北:心情
  一个人出门,心里总是没底。
  小虎曾给我打过预防针,在东北大街上一定要目不斜视,否则万一和那些贼眉鼠眼的人四目相对,就会有的好瞧。这话令我内心不安,总怕一没留神就跟人家打个对脸。可是偏偏有一种矛盾的心理,既怕碰见那种人,又想看看东北街头到底有没有那种人,走起路来不免东张西望,结果并没和谁对上眼。回来后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8-10-17 21:45:00)

老狄在东北:住宿
这两个字按东北话说就是“住许”了。在东北为了交通方便,我都是住在车站附近。登记的时候,店方往往会问是“休息”还是“住许”。“休息”就是上车前找个房间躺一会儿,不过夜,“住许”则要过夜(没“三陪”的)。
  第一个住处,是哈尔滨的国营荣铁旅社。这里的环境卫生还不错,进店时服务员给一壶开水,可是没有自来水。没有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老狄在东北:东北人之三
到沈阳的当晚联系上夏青,次日见了面。夏青是天圆地方的网友,曾在北京有过两面之缘。打车去吃饭,刚下车就碰上夏青一年多没见的小姐妹,两人见面很高兴。不知是沈阳妹妹们通用的礼节,还是她俩特有的方式,两人边说笑边互相用手指勾对方的下巴,我戏称她们是在互相挑逗。饭菜多是东北风味,炖骨头、土豆泥、拉皮、血豆腐(有酸菜[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老狄在东北:东北人之二
  其实这个帖子似乎叫“我所见到的东北人”更合适。我这几天行色匆匆,去过的只是东北的几个城市,接触到的只是东北人中很少的一部分,所看到的多是表面的东西。眼见未必都是实,记忆可以有差错,写出来难免和实际情况有距离。就象啤酒可以大口喝,饮茶最好慢慢品,无论是什么地方,无论是什么人,要想真正去了解,绝非是一朝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老狄在东北:东北人之一
  东北人讲话和北京人不同。
  北京人说“拿”,东北人说“qiu(三声)”;北京人说“弄”,东北人说“整”;北京人说“住宿”,东北人说“住许”;北京人说“聊天”,东北人说“唠嗑”;北京人说“地方”,东北人说“旮瘩”;北京人说“来得及”,东北人说“赶趟儿”;北京人说“照直走”,东北人说“捡直”;北京人说“干[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8-10-17 21:41:44)

偶游回龙湾
车子在群山连绵的高速公路上疾驰。这是小兴安岭伊春地界,向上看是蓝蓝的缀着云朵的天,前面是无止的灰色的公路,四周是翠绿的山林,路边的野花疯拥着向车窗后奔跑。和美味佳肴吃多了犯腻一样,绿色看时间长了也让人昏昏欲睡。在一处较为开阔的路段,我看到远处的山脉中错落有致的缀着些纯白的塑像,好了,就到那里休息,顿时车上的人为之一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8-10-17 21:40:53)

神奇迷人的林都伊春
参加东北佳友踏雪游前,在网上看到桃山人的贴子,方知伊春举办东季摄影大赛,决定顺道去看看。告别雪乡后,便与佳友苇子匆匆奔向林都伊春。去伊春前,在地图上只看到伊春面积的确很大,但对其其它情形却知之甚少。
林都伊春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纵贯小兴安岭山脉,面对三江平原,背靠黑龙江,与俄罗斯隔江相望,边境线长250公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8-10-17 21:40:05)

伊春绿色诱人醉
  黑龙江省伊春市素有“林都”之称。
  林都迎宾不用酒,捧出绿色就醉人。
  伊春纵贯小兴安岭山脉,背靠黑龙江,与俄罗斯隔江相望。伊春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有林地面积290多万公顷,森林覆被率达79%,水系发达,大小河流700多条,分布植物1390多种,野生药材300多种,鸟类260多种,珍稀野生动物60多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小兴安岭——秋季旅游好去处
  黑龙江的小兴安岭,秋季风光独具,景色秀美,恰是秋游的好去处。
  伴着习习秋风,我有幸来到小兴安岭伊春地区,沿伊春汤旺河两岸踏察了汤旺河石林、五营原始林、丰林自然保护区、美溪回龙湾、金山屯、朗乡等旅游风景区,行程百余里。给我的印象是:秋天的小兴安岭可看可玩的很多,如“五花山”、漂流、度假和修学旅[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8-10-17 21:38:02)

蓝湖有梦:初到烟台   
  刚来烟台的时候,东北人真的不多。记得最初被分到一所农村中学。因为是六月份已近期末了,就被临时安排到教务处打打杂。校长给我介绍了一圈“这是张军,这是王军,这是李军。”弄得我一头雾水,直发懵。正当我不知所措时,就听见外面有人大声说“来了么,来了么,我看看。”随着这有点尖尖的声音,如同那王熙凤“未见其人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6]
[7]
[8]
[9]
[10]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