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先谈谈东北的开发史。东北的历史就是200年左右的移民史,明朝以前的东北大概只到现在的辽阳。满清入关时,满族总人口不足二十万,能打仗的不过七万人。而明朝有两亿人,由于李自成以及袁崇换的冤案,离间了很大一部分汉人,张献忠在四川杀人如麻,当地百姓更是自发的帮助满清灭了张氏。可见满清入主中原,主要是汉人的功劳,否则,就是他人口再涨十倍也无法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2008-11-01 10:31:08)
漂泊在闹市中,岂一个“闹”字所能说得:窗对面是家超市,天天晚上在楼顶平台搞促俏,摇滚乐摇得我住的顶楼颤颤的,楼下是家一半屋里一半屋外的简易歌厅,杀猪佬小摊贩打工仔打工妹们每夜都能吼落满天星斗,有一天早晨都四点了一群汉子还在合唱《打靶归来》……而照此弱半音的还有排档发廊以及见缝插针走鬼者们叫卖各种东西的声响喧杂其中,触目所及,灯火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8-10-30 17:25:51)

嘎嗒:意为"地方",有时简称"嘎儿".发音gada)嗒为轻声(有人常误写成疙瘩,其实是不对的)举例:你住哪嘎嗒?是不是铁岭那嘎儿?
嗯那:意为"是的","好的","哎","OK".发音:前重后轻.举例:问:你是东北人吧?答:嗯那.
母们:意为"我们","俺们".发音:"母"音并不咬实,嘴唇没有动作,在鼻腔里面发音.举例:母们哥俩儿一块去的.
的色:贬义,一般用在训斥别人做错事情的时候,可以理解为"臭显派","[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8-10-30 17:24:25)
东北人火爆。有人说在“民风剽悍”的东北,生男孩儿是件很麻烦的事。几乎没有哪个东北男人不是打架长大的。是啊,东北人就是这性格,有了什么不痛快,没心思跟你废话,拳头飞脚先行,成败论英雄。打赢的孩子扑扑身上的土,回家了,别家的家长找来,老爹要训斥的,“小犊子!就不能老实点儿?!”还要象征性的在身上打两下,心里暗想:“这他妈才是我的种!”输[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他是我的初中语文老师,后来成为教导主任,再后来,他当上了一所高中的校长。
按照当时的年龄推断,估计已经是位近古稀的老人了,如果依然健在的话。
近三十多年过去了,记忆中诸多的往事都淡漠的难以觅到踪影了,可不知何故,总是会在不经意间时时地想到他,想到他当时的那种令人所不齿的种种表现,想到他留在我记忆中的那些劣行和龌龊做派……虽然那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这张照片是伊春知名摄影家张守向的作品。是个叫“新青”的老乡专门在“百度帖吧”里,为老东贴出来地。因为他知道,友好是老东的故乡,老东曾在那个不大不小的林业局,生活了十七年。
  十七年,别梦依稀很短暂,但对于一个人的生命来讲,特别是对于一个人的有效生命年龄讲,绝对占到了四分之一强!
  还有,不仅是十七年对我的生命时间所占[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8-10-27 20:05:14)
我曾写文《土豆情结》,讲述了对土豆的特殊情结,以及挥之不去的百般依恋。其实,对待食品的特殊依恋还有一种——那就是醋。
  都说山西人喜食醋,出门时要带两个壶——一是水壶;再就是醋壶。我到是没去过山西,难以考证其是否真实,可我的车后备箱里,的确有几瓶好醋备用着……主要是保证每到外面饭店或朋友家小聚时,总能吃到自己放心和喜好的的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到此为止,在伊春那17年的成长经历,以《伊春,那缤纷的往事》(修改版,但第二十章是首发)记实性文学写完了。还有些,因为涉及到隐私和政治问题,无法继续在这里公开写,只能在以后,通过小说的方式进行续写。   其实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这样那样的一些碎片,或者晶莹,[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第一次处对象,摸不着门路,不知道程序。没有喜欢不喜欢一说,以为就是必然。带对象看电影只带四毛钱,虽然丢人,却没有人笑话……初吻铭记在了生命中!   1980年的夏天,高考失败后,准备复读……   情绪低落,对未来充满恐惧和渺茫。整日圈在小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高考象“梦游”……赢了一盘象棋,也赢得了走向军旅的一份通行证……人生就这么奇妙!    1980年的初夏,高考进入了最紧张的阶段。    那时有初考,也就是说,如果初考没有过关,连参加高考总考的机会都没有。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
[2]
[3]
[4]
[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