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野花不採白不採

偶在国内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deannn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归档
博文

有很多老师反映,批改小学生的作业是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尤其是语文作业。相信有很多人和小编一样会有这样的疑惑,不都说小学生的字差语文老师看着会很头疼吗? 但是,当小编看到下面这些小学生写的诗、日记、作文的时候,这些疑虑通通都消散了,简直是太萌了!太有才了!!谁说小孩子不懂事的,他们看的可清楚着呢!不信???一起来看看!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四合院,又称四合房。所谓四合,"四"指东、西、南、北四面,"合"即四面房屋围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北京正规四合院一般依东西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大门辟于宅院东南角"巽"位。四合院中间是庭院,院落宽敞,庭院中植树栽花,备缸饲养金鱼,是四合院布局的中心,也是人们穿行、采光、通风、纳凉、休息、家务劳动的场所。 &ldquo[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很多专家都说过这样一句话:西南联大是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这所只存在了8年的“最穷大学”,却被誉为“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8年时间,西南联大虽然只毕业了3882名学生,但走出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4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71位两院院士及100多位人文大师。
2016年,中国启动了大学“双一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6-09-21 08:43:16)
阅读 ()评论 (0)

鲁迅、胡适、钱穆,三人之间,一个与另一个相处不睦。然而他们却构成了30年代知识界的柱梁。我们是喋喋不休地重复梁实秋的雅舍、周作人的苦茶、林语堂的菜谱,还是老老实实地告诉我们的学生,我们曾经有过鲁迅的社会批判、胡适的自由思想与钱穆的严谨学业?三者合一,应该成为我们向学生介绍30年代知识分子的三种主要形象。鲁迅、胡适与钱穆:逝去的铁三角与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6-09-21 08:13:39)
阅读 ()评论 (0)


【编者按】这篇被到处转载的网文,我反覆搜索都未能找到准确的作者名字。这是作者在读完岳南的《南渡北归》之后写下的文字,用〝泣血而书〞来形容实不为过,我读着读着,眼角早已湿润。我忍不住要问,我想一定有很多人像我一样要问:上帝,你为什么要给中华民族、给中华民族的知识分子一段这样凄惨的命运?为什么这个民族至今还不能从这样命运的泥淖中超拔[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上世纪赴欧学艺的著名官费生,先有20年代的徐悲鸿与林风眠,继之有30年代的吴作人与吕斯百,到了40年代,赵无极、熊秉明、吴冠中三位先生,成为二战之后到1949年之前,民国政府派赴欧洲的最后几位艺术官费生。 2000年我初到清华美院,被领去拜访吴先生,问及此事。他说,抗战期间他考取杭州艺专,一路流亡,途中苦学法语,预备将来去巴黎。胜利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9)

由上海市文史研究馆、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上海市美术家协会漫画艺委会、北京画院美术馆、李苦禅纪念馆、上海图书馆主办的“笑写沧桑——民国时期漫画家孙之俊作品展”将于2016年9月21日下午2点在上海图书馆开幕。这是继2016年4月在北京画院展出后的第二次展览。今年恰逢孙之俊诞辰110周年、逝世50周年,特举办本次展览,回顾孙之俊先生的漫画创作历程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这笃定而美好的爱情,实在是给八卦喧嚣、底线沉沦的浮躁社会狠狠一击,犹如一泓清泉,沁人心脾,让人们感受到真正爱情的力量。 今年一月,一位老师在清华园抓拍的照片在网上热传。 照片里一位老人骑车载着心爱的老伴儿,简单却洋溢着无比的幸福,羡煞了清华学子,清华的学生说:两位老师真有神仙眷侣般的气质。 这位骑车的老人不是别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506]
[507]
[508]
[509]
[51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