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野花不採白不採

偶在国内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deannn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归档
博文

闲的时候,其实我也没什么正事可干,所以应该说大部分时候,我喜欢在街边溜达,然后找一个阳光充足视野开阔的街角蹲下,摆一个无视云卷云舒的淡然表情看人来人往。我喜欢阳光照在背上的感觉,这样就可以在面前留下一个沧桑的身影,我的脸隐藏在阴影中显得特别深邃,有些世外高人的感觉,更重要的是我的眼睛也显得很深邃,这样我就可以肆无忌惮地看一些想看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如果我明天结婚,只要你一句话,我可以换个新娘”。这是他对她最重的承诺。后来的他和她一直纠缠反复,直到那次他突然的离去。半年之后,她有了他的消息,他尽力解释失联的原因,可任性又倔強的终究还是没有接受他合情合理的解释。后来的消息就是他要结婚了,新娘不是她。她以为两个人的小打小闹会在某一次他的坚持中“稀释”,可这次,她没有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3-08-08 08:54:57)

对于余光中,我们最熟悉的就是他写的《乡愁》,那首简短易懂的小诗,任何一个人读,都能够体会到其中岁月的变迁和越发浓厚的乡愁,这似乎是一种魔力,带着我们一步一步的走过诗人乡愁走过的日子。然而,余光中并不只有乡愁,在那一片蒙蒙细雨中,正有一朵红莲开放,踩着诗词的韵脚,缓缓走来…… 等你,在雨中 等你,在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一1930年8月,一个名叫谭博的男孩和一个名叫兰花的女孩,共同坐在阳光无法照耀的台阶上。他们的身后是一扇朱红的大门,门上的铜锁模拟了狮子的形状。作为少爷的谭博和作为女佣女儿的兰花,时常这样坐在一起。他们的身后总是飘扬着太太的嘟哝声,女佣在这重复的声响里来回走动。两个孩子坐在一起悄悄谈论着他们的梦。谭博时常在梦中为尿所折磨。他在梦为他布置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下面这101条辟谣,肯定没有全网打尽,但也基本涵盖了最火热的那些「大忽悠」。1.香蕉、柿子、橘子、番茄、牛奶、豆浆……都可以空腹吃。因为饿的时候,永远是空腹状态。2.海鲜水果可以一起吃、牛奶榴莲可以一起吃、豆浆鸡蛋可以一起吃、豆腐菠菜也能一起吃……只要食物干净卫生,多数传说中相克的食物都能一起吃。3.塑料比大米贵,不会有人傻到用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血色双狼恋“得成比目何辞死,愿做鸳鸯不羡仙”。讽刺的是,人类的许多认知是错误的。一向被认为痴情的鸳鸯,其实非常花心。而另一种我们眼中残暴冷血的野狼,竟然十分深情。2010年4月,野生动物画家李微漪到四川若尔盖草原写生,听牧民讲述了一个惨烈的故事。狼王为了寻找食物抚育幼崽,冒险偷走了一只羊,被猎人围堵丧命。母狼久久不见公狼回巢,焦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23-08-05 19:16:26)

来源:怀旧绝版老照片 1900年,占领北京的联军。从左到右士兵属于:英国、美国、英属澳大利亚、英属印度、德国、法国、奥匈帝国、意大利、日本。合影里没有俄军,他们忙着占东北。 1900年8月14,八国联军攻打皇城,北京的老百姓在扶梯子。 晚清日常:贵妇打牌,市井抽烟,工匠忙碌,农户劳作。 1907年左右,山西的大户人家。 1917年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来源:先知书店在中国教育史上,“西南联大”就像一座丰碑,这不仅是因为它承载着中华民族最伤痛的记忆与最顽强的意志,更是因为其本身的教育思想与遗产,至今仍是中国教育史上的顶峰。七七事变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北平、天津相继沦陷。为保存文化火种,清华、北大、南开三所大学开启了艰难的南迁,他们先到长沙,不久因战火再次被迫迁往昆明。三所大[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本文是福柯晚年在伯克利的一次访谈记录,在本文中,福柯较为简单清晰地阐述了他的权力观,以及何为他眼中的“道德主义者”。翻译来自https://www.douban.com/note/838928611/?_i=0947424aBdUwCP。 权力、道德价值与知识分子——福柯访谈 (由MichaelBess进行采访,1980年11月3日) 问:你之前说过你是一位道德主义者(moralist)……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0年一月间,我又重返故乡桂林一次,香港电视台要拍摄一部有关我的纪录片,要我“从头说起”。如要追根究底,就得一直追到我们桂林会仙镇山尾村的老家去了。我们白家的祖坟安葬在山尾村,从桂林开车去,有一个钟头的行程。一月那几天,桂林天气冷得反常,降到摄氏二度。在一个天寒地冻的下午,我与香港电视台人员,坐了一辆中型巴士,由两位本家的堂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
[41]
[42]
[43]
[44]
[4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