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博文
(2009-07-30 17:57:09)


--记我在美国的第一个老板
这张照片中奥巴马穿的皮鞋底漏了。我一看到这双漏了底的皮鞋,就想起了我到美国以后的第一个老板。二十一年前,我刚到美国来读书时,开学的第一天我参加了系里的入学新生与教职员见面会。教室的后排角落里坐着一个浓眉大眼,瓜子脸的白人年轻帅哥。他的气质做派有些与众不同,挺显眼的。会上大家做自我介绍时,他说了什么我没[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七月初,大帆船又来波士顿港了。帆船是从欧洲,南美各国来的,也有美国的。有40条船,对外开放可供参观的有12条。这些船是参加横穿大西洋比赛以后,停靠波士顿的,一共只停4天。看大帆船的人很多,停车也不方便。只好匆匆照了几张。停靠在港里的帆船没有满帆,要是风帆鼓起来,一定更漂亮。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以下网站提供了计算公式:
http://finance.yahoo.com/calculator/retirement/ret02
公式中退休年数的缺省值是20年。如果退休年龄是65岁,那么预期寿命只有85岁,有点太短了。可能人还没死,就没钱了。应该把退休年数(numberofyearsofretirementincome)改为30年。也就是说,预期寿命65+30=95岁应该差不多。
计算公式(2):
www.calcxml.com/calculators/retirement-calculator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2009-07-16 12:58:08)


这次回北京,我惦记着去小时候住的地方去看看。从网上看到大栅栏地区在搞改造,不知道我家的胡同怎样了?我家住过的院子还在不在?我从地铁前门站出来,就发现路改了道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的煤市街是个小街,现在阔宽成了走汽车的大街。我家住过的街不知道为什么有一个大街牌,看来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街道了。周围的房子还是有些破旧,感觉街道比我小时候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2009-07-06 19:49:13)


婺源是这几年兴起来的旅游点,大概与考证出这里是江泽民的祖籍地有关。婺源在江西东北部,和皖南接壤,属于古徽州地区,清朝以后几次被安徽和江西划出划进,49年解放后划归江西管辖。
五月下旬江南雨季已经开始了,我在婺源的两天里天天下雨,烟雨蒙蒙笼罩着的山顶,层次分明。雨中行时,所见青山绿水,小巷竹林,等等。。景色别有风味,让人回忆起07年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5)
(2009-06-24 19:20:32)


上午游完了三叠泉,下午我们去了离庐山东门不远的白鹿洞书院。关于书院,找来网上的介绍如下:白鹿洞书院在唐代(公元618—907年)时原为李渤兄弟隐居读书处。根据文献记载,“渤养白鹿自娱,人称白鹿先生”。后来李渤任江州刺史,旧地重游,于此修楼建亭,引泉植花,遂成为一处游览胜地,取名白鹿洞。五代南唐升元年间,在此建立了“庐山国学”;宋(公元960[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2009-06-17 11:35:39)

第二天是晴天,上午去三叠泉。据导游说从庐山东门到三叠泉要爬2000多个台阶,好在石阶修的很整齐,中途还有几个小石桥,走走停停,一会儿就到了。可是我出了满头大汗,都是因为平时锻炼不够。爬不了台阶的人,可以在山下坐滑竿,让轿夫抬上去。
三叠泉因为有三层瀑布相连而有此称,由高到低直泻下来,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感觉。瀑布水量不大,最上面一层[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读到这一篇摘编很有感触,连同一些评论贴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换一双眼睛看自己——老外侃中国
作者:郭莹
郭莹,英籍华人,国际问题评论员。作为专栏作家,为新加坡、欧洲及中国内地、港台数十家媒体报道西方世界。此次郭莹转换角度与场景,以西方视角观照东方,专程赴欧洲、北美、澳洲、港台及中国内地,采访了数十位在大中华地区生活过的西方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2009-06-11 20:21:09)

看了网友娓娓“忆庐山行”系列之后,我也想什么时候去庐山逛逛。趁今年五月回京,我就跑了一趟江西庐山,婺源。由于庐山濒临鄱阳湖和长江,那里潮湿,水气重,造成庐山全年云雾日多达190多天。据说云雾最多的月在3—5月。我去庐山的第一天就是烟雨蒙蒙的雾天。云雾笼罩的庐山景色秀美,变化多端。远近山峦有时被遮住了,有时又隐约露出身影。到处烟雾弥漫,感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2009-06-09 06:19:18)


看过台湾电视剧“流星花园2”的人,从里面可以见到巴塞罗那的圣家堂。大S对这个教堂建筑的惊讶不已,说明了它的不同凡响。我就是在看了这个电视剧以后,才想到多年以后重游欧洲时首先去西班牙。乘游览车一站以外我就看到了圣家堂,它的规模好大,形状不圆不方,表面也不平整,奇奇怪怪的,上面布满了雕塑。教堂已经建造了一百多年了,至今仍未完工。四周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
[11]
[12]
[13]
[14]
[1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