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叶秋 通讯员周密报道:昨日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东风公司开发的1.5吨级高机动性越野汽车(东风“猛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是中国汽车行业22年来获得的唯一一个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br><br>极端 还是极端<br><br>美国军车“悍马”在海湾战争中一战成名,开创了信息时代战术车辆的第三代模式。我军需要悍马一样的战术车辆来提高野战机动战术突击能力和地面快速通过能力。2002年,部队提出了全面开发超越悍马A2的第三代战术车辆。东风公司接过了研发标书,打响了“猛士”的研制攻坚战。<br><br>军车与民用车最大的不同,就是要适应极端高低温、高海拔环境,沙漠、沼泽、水流、冰雪路和险峻地形,要防护轮胎击穿还能行驶。为检验汽车在这些极端条件下的使用状况,东风的70台样车进行了逾160万公里严酷的道路强化试验。<br><br>据项目试验总负责人吴卫星介绍,越野汽车的试验是东风公司建厂以来规模最大也是最艰苦的试验。在安徽定远部队汽车试验场,车驶过的地方坡陡、弯急,不仅没有路,还要人为挖坑,或者丢上大大小小的石头,让车不停地在这样的地方奔驰。这样的试验,一次就是6个月,每天24小时不间断,人停车不停,实行5班倒。<br><br>最北边的漠河是我国最冷的地方,汽车先在能出现最低气温的地方冻透,到凌晨三点温度最低时,试车员进行冷启动。“那时候,虽然戴着很厚的皮手套,但摸到钥匙时,仍有针扎般的痛感!”<br><br><br><img src=http://img.ifeng.com/res/200901/0112_530572.jpg><br><br>军队提出的15项主要考核指标,猛士在油耗及续航能力、承载能力、动力性、环境适应性、安全性、平顺性、防雨密封性、维修性、承载系关键零部件的耐久性、车型的多样化等12项关键指标上超过了美军高机动性战术车辆悍马A2,另三项与之相当。<br><br>12项性能超越“悍马”<br><br>历经各种严峻考验后,“猛士”可以在帕米尔高原6000米以上无路地带驰骋,能够在漠河零下41摄氏度极端低气温下启动,可以经受住新疆吐鲁番和甘肃敦煌沙漠的高温。<br><br>2006年,“猛士”通过通过部队的设计定型审查。军队提出的15项主要考核指标,猛士有12项超过了美军高机动性战术车辆悍马A2,另三项与之相当。<br><br>据东风有关负责人介绍,2007年,“猛士”开始装备部队。截至目前,东风公司已经交付给部队、公安、武警近千辆,2009年,该公司计划还要交付850辆。<br><br>100%自主知识产权<br><br>“猛士”最大的一个特点是具有100%自主知识产权,零部件几乎100%可以国产。<br><br>据统计,东风“猛士”的研发历经四个批次的改进设计、试制、试验,共试制了样车数十台,整车试验总里程103万公里。东风公司在冷却、制动、驻坡、底盘密封、车轮充放气、防弹、轻量化技术等方面,用75项技术专利、19项新工艺新材料实现了“猛士”性能的超越和技术的创新。<br><br><br><br><img src=http://img.ifeng.com/res/200901/0112_530650.jpg><br><br>中国自行研制的东风“猛士”高机动越野车项目研制历时六年,项目参与人员打破传统,不迷信国内外先进技术,经5项理论方法创新,19项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很好地解决了汽车越野性与平顺性、动力性与经济性、先进性与自主性、牢固性与轻便性等矛盾。 <br><br><img src=http://img.ifeng.com/res/200901/0112_530961.jpg><br><br>驾驶舱并没有过多烦琐的按键布置,不过针对于军事应用而预留了诸多接口<br><br><img src=http://img.ifeng.com/res/200901/0112_530963.jpg><br><br>作为一款现代化的军用越野车,人性化细节同样重要。以驾驶舱来说,腿部及脚步的温度始终要高于头部,目的是在快速取暖的同时让驾驶者保持高度的头脑清晰。为了达到这一要求,设计团队在驾驶舱内设置了严格的温度测点。<br><br><img src=http://img.ifeng.com/res/200901/0112_530888.jpg><br><br>试车场内的人造涉水池对于猛士来说是非常低级的项目。猛士以相对较快的速度冲入池中,激起的水花已经漫过视线。任何底盘稍高的车辆都会具备一定的涉水能力,民用车辆涉水时都需要以缓慢的速度进入水池,这是因为激起的水花是让车辆发生故障的最根本原因。而且民用车还必须在涉水过程中保持必要的油门幅度,以防止水压的作用使之倒流经排气进入引擎室。猛士则没有这些后顾之忧,尽管冲,尽管开。<br><br><img src=http://img.ifeng.com/res/200901/0112_530970.jpg><br><br>猛士所符合的涉水标准是在水池中熄火停留15分钟(水深淹没排气管),然后打火着车继续前行。此外引擎舱各部件采用超强防水标准,达到1米以下浸渍要求。原厂数据表示涉水深度达0.75m,加装辅助装置后可在1.2m的水深范围内长时间驾驶。<br><br><img src=http://img.ifeng.com/res/200901/0112_530971.jpg><br><br>东风1.5吨级高机动性军用越野汽车为轻型4X4,总质量5吨,装载质量1.75吨,牵引质量2吨的军用越野汽车,是一个系列化、多用途、全新三代高技术的基型战术平台,它的官方名字为“猛士”。<br><br><img src=http://img.ifeng.com/res/200901/0112_531016.jpg><br><br>悍马也可以顺利攻克大于30度的坡度,但是猛士有另外的绝招。它可以用手刹停留在60%的坡中,而一般的车辆只可以提供18%坡度的手刹驻停能力。<br><br>)
东风猛士性能超过悍马获汽车行业22年来最高奖
2009年01月12日08:36长江网-楚天金报
2002年,解放军提出开发全面超越悍马A2的第三代战术车辆。
【长江网讯】(楚天金报)记者叶秋通讯员周密报道:昨日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东风公司开发的1.5吨级高机动性越野汽车(东风“猛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是中国汽车行业22年来获得的唯一一个国家科[
阅读全文]
美报:中国航母计划启动反而证明台海局势缓和
2009年01月12日09:24中青在线-青年参考
自从中国官方宣布“正认真考虑建造航空母舰”以来,国际舆论就掀起了新一波的“中国航母热”。作为东亚地区战略格局的“维护者”,美国对此最为关切。1月6日的《华尔街日报》刊登题为《中国在海上》的评论文章,就中国航母带来的政治及军事影响进行了分析。
南海将成为“[
阅读全文]
中国古兵书《孙子兵法》如何走向世界?
时间:2009-1-916:13:09历史回顾
在许多国外读者的眼里,诞生于2500多年前的中国古代典籍《孙子兵法》可谓是一部充满神奇色彩的著作。这不仅是因为书中蕴含着丰富的东方智慧,也是因为它走向世界的历程本身就有许多说不清楚的谜团。
“兵经”何日入东瀛?
《孙子兵法》在国外的流传,许多著述都认为以日本[
阅读全文]

中国喀喇昆仑练兵,严防印度肆意妄为
藜民发帖于陆军论坛2009-01-09
[转自铁血社区http://bbs.tiexue.net/]
据解放军报报道,2008年12月下旬,驻疆某部动用一个师的兵力,在天山腹地、海拔4000米以上的喀喇昆仑高原,围绕新大纲设置了反恐、山地射击、山地行军等22个课目。负重连续行军5天5夜,行程125公里,超强度,超极限的长途拉练,全面提高部队在严寒和信息条件下的[
阅读全文]

以巴冲突启示录:莫让山寨文化冲昏军事大脑
2009年01月09日14:06中国青年报
自2008年12月27日起,以军举行“铸铅行动”,对加沙哈马斯组织实施大规模军事打击。到目前为止,冲突造成巴勒斯坦方面2000多人伤亡,以军方面有近30人伤亡。回顾近两周的战事,以巴双方可圈可点之处甚多,给世人带来了诸多启示。
启示一:战争就在军事麻痹时打响
以军空袭头日,加沙[
阅读全文]
联合国千辛万苦通过停火决议以色列哈马斯都不领情
http://www.sina.com.cn2009年01月10日04:49都市快报
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在9日进入第14天。联合国安理会8日晚艰难地通过决议,呼吁加沙地带立刻实现停火,但冲突双方都无意遵守。以色列9日继续空袭,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当天动用反坦克导弹。
决议
安理会通过停火[
阅读全文]

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史上最牛的一刻
蓝天飞剑加贴在陆军论坛铁血论坛
[
阅读全文]
<br>)
2009,中国外交战略需大调整吗?
来源:中国国际战略网时间:2009-1-78:58:37
中国“奥运外交”展现大国气魄
编者按 1989年,邓小平提出“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战略。20年后的今天,当中国的实力显著增强,我们是否该对“韬光养晦”的战略做出调整?我们又该如何理解这一战略的现实意义呢?本报约请了两位专家撰文阐[
阅读全文]
俄媒放言“俄乌斗气”将导致世界大战引发争议
来源:中新网时间:2009-1-710:50:36
中新网1月6日电 俄罗斯与乌克兰两国间,因天然气问题已持续争斗多年,由于乌克兰的天然气储量匮乏,每年需耗费的800亿立方米天然气,高达四分之三需要仰赖进口,其中又以从俄罗斯输入天然气为最大来源。而俄罗斯想要将天然气卖给欧洲各国,则有80%的输气管线必须经过乌克兰,使[
阅读全文]
、“宇宙神V”(500)系列,以及重型“宇宙神V”等。其中,中型“宇宙神V”可将4.1-8.2吨的有效载荷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重型“宇宙神V”可将约13吨以上的有效载荷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 <br><br> 尽管美国军方具备运载重型载荷的大推力火箭,但由于国防部与国家航空航天局之间围绕太空项目上一直存在着争夺预算的矛盾,双方之间都不情愿轻易将自己订购的火箭用于对方的卫星发射,毕竟一枚火箭的造价不菲。同时,美国防部为所订购的火箭都赋予了发射任务,如果要用来作为国家航空航天局发射载荷,国防部的某些太空计划必将受到推延。总之,出于本部门利益考虑,双方在利用己方火箭为对方发射载荷方面都十分勉强,需要总统出面协调方可。当前,在奥巴马执政团队开始考虑整合两个部门航天资源的背景下,不排除未来军方火箭发射民用载荷的可能。 <br><br> 但也有专家认为,由于两个部门执行的任务不同,双方是否能够有效合作现在还无法给出明确的答案。前国家航空航天局官员、现任华盛顿太空政策研究所所长斯科特·佩斯认为,双方未来的合作能否成功尚需观察,但奥巴马执政团队开始关注这个问题,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br><br><br> 担心中国发展太空军力 <br><br> 彭博新闻社声称,此次奥巴马执政团队之所以要整合全部的航天资源,加速航天事业的发展,主要是为了应对来自中国太空力量发展的挑战。中国的太空技术迅猛发展,2007年,中国成功地用导弹摧毁了一颗报废的卫星;2008年9月,中国宇航员进行了首次太空行走。中国还打算在2012年进行无人飞船登月,并在2017年实现载人飞船登月使命。美国军方担心,中国太空技术最终会对美国国防卫星构成威胁。报道还援引克林顿执政期间总统科技顾问的话说,奥巴马必须尽早作出决策,以保持美国在太空技术上的领先地位。 <br><br>P> 一位匿名的太空技术专家向彭博新闻社指出,“如果中国人登上了月球,这个事件本身并不对美国构成威胁。但美国所担忧的是,该事件背后所隐藏的多种意涵”。《新大西洋月刊》最近的一篇分析文章说得更明白。该文认为,中国太空技术的发展将在政治、商业、科技和军事方面具有多重作用。从政治上讲,中国显示太空技术威力,不仅在国内凝聚自豪感和民族主义情绪,还可以对外树立大国形象。同时,中国为其他国家发射卫星,在带来商业利润的同时,也推动了外交工作。在技术上,中国所推出的太空探索计划犹如当年美国的“阿波罗”计划那样,将产生几代掌握先进技术的科学家,整体推动中国技术进步。而在军事上,太空技术的应用则更为广泛。像“神舟”计划中航天器飞行轨道可以调整,表明中国已经充分掌握了太空变轨技术,这可以方便中国的远程战略导弹规避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 <br><br> 近日,美国防部长盖茨在最新一期的《外交》杂志上撰文声称,中国的太空力量发展可能将对“美国向太平洋投送力量及帮助该地区盟友”造成威胁。美国尤其对中国发展所谓的“反卫星武器”格外敏感。美国国防部2008年发布的《中国军力报告》认为,中国目前正在努力研发并且计划部署反卫星武器系统。中国已经并且将会继续发展它的卫星跟踪和定位网络,这是拥有可靠的反卫星武器的第一步。中国目前只能通过发射弹道导弹或者太空发射的核武器才能够摧毁太空当中的卫星。然而,使用这种方法有很多风险,动用核武器同时也会带来很多负面效应。中国现在还在研发陆基激光反卫星武器。美国国防情报局认为,中国最终有可能会开发出一种激光武器,能够破坏或摧毁卫星。 <br><br> 新闻分析:中美太空力量差距巨大 <br><br> 虽然美国不断对中国的太空计划进行歪曲,但无论从中国的太空政策还是技术水平来看,中国都不可能对美国构成威胁。 <br><br> 从太空政策来看,中国一直倡导太空非军事化政策,反对在太空部署武器。中国各种太空探索计划都是出于和平利用太空的目的。此外,在太空部署武器需要耗费大量资源,这对于目前着力于国内经济发展的中国而言,发展致力于威胁美国的太空武器,必将使自己背上沉重财政负担,并有可能使周边安全环境恶化,丧失发展的“历史机遇期”。 <br><br> 有分析指出,从美国的行为方式来看,其“危机意识”很强,总喜欢树立一个“靶子”,把自己笼罩在“危机”之中,借机推动力量建设。此次奥巴马执政团队采取整合航天资源的做法,中国恰恰发挥了“靶子”的作用,成为其发展太空力量的一种借口。(章卓) <br> <br><br>)
美防长称中国太空力量可能威胁美兵力投送
来源:国际在线-世界新闻报时间:2009-1-713:54:57
担心军用卫星受威胁,欲使用军用火箭搞载人登月
随着奥巴马即将在本月20日正式入主白宫,未来美政府的政策取向已经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日前,美彭博新闻社透露说,奥巴马的执政过渡团队正在研究整合美国军用和民用航天资源的可行性,未来将推动五角大楼和美航[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