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cel
cancel
cancel
cancel
个人资料
啊扑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鲁迅的文章多少看过一些,有印象的不少,有一个画面一直在我脑子里萦绕不去,隐隐约约地似乎已凝结成一个文学的记忆,一颗晶莹的文学颗粒。这颗粒时不时会我脑海里滚动一下,例如今天,它又滚动了一下。
“北京正是春末,也许我过于性急之故罢,觉着夏意了,于是突然记起故乡的细腰蜂。那时候大约是盛夏,青蝇密集在凉棚索子上[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近读一本小书,安德烈.伯纳德的《退稿信》,笑得不行。这本书汇集了众多知名作家的退稿信,可以说是一部讽刺小品大全,编辑们的讽刺技巧可谓神出鬼没。 一般情况下,出版编辑措辞会和缓怡人,不会轻易得罪某个作家。这不仅是职业的需要,也因为他们知道作家一般都是爱记恨的家伙。可以想象当作家一人独处发呆时,任何一种怨怼慢慢会累积放大,最终说不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适读两本有关钱、杨的书,又逢宁宁和lily谈及《围城》,顿感隔空的默契,俺扼腕高兴,难免心里越发喜欢宁宁和lily这两个马甲了。之所以只说喜欢马甲,不敢往别处延伸,因为怕她们说讨厌~~~。感觉如果一个女的对男的说“讨厌~~”,好像如同说“死鬼”哈。 《葛浩文随笔》 葛浩文,美国翻译家,著名汉学家,翻译过无数中国作家的作品,其中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昨晚大部分时间都没睡。凌晨两点时,来了一个电话,像是伦敦乡下的口音,一问,原来是打错了号。妈的。我钻回被窝,侧身瞪眼而卧。
房间里悬浮着黑暗,残缺的睡意不能把黑暗填满,路灯的光躲过窗帘边缘射进屋里,幽幽地印在墙上,偶尔闪进几片树叶摇晃的影子,斑斑驳驳的像一串昏黄的叹息。
我微微叹了口气,重新又数起sheep,sleep,数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近读《张爱玲庄信正通信集》(庄信正编著,新星出版社,2012年9月出版),颇得八卦乐趣。书中的通信披露了很多一手资料,也可以说是密集的资料,这书该是张学研究的又一重大贡献。相信文学史家这下有事儿干了,因为有诸多文字需要进一步考证,许多“文墓”也等待“摸文校尉”去探寻。 书中书信涉及记者戴文采扒张爱玲家垃圾一事,读了骇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这是一个星期六下午,这个星期六下午截然不同于所有其他的星期六下午,但又绝对不像一个星期一下午或星期四下午。我在市政广场坐着,长椅的另一头坐着另一个人。我宁愿独自待着,但不想马上站起来走开,以免使人难堪。人行道上,狗的粪便被昨夜的雨水泡软了,这里一滩,那里一滩。 我喜欢这条街上闹哄哄的繁忙景象,那儿有一种邋遢的欢快气氛,令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余华
一部读书随笔集,非常扎实好看,可以说是余华的文学旅程,也可以说是余华的阅读旅程。 我越来越喜欢读余华的散文,尤其喜欢读他的读书随笔,文章生动活泼、深入浅出,不带学就气,读起来非常顺畅,大部分都能理解个大概,甚至零星的部分还能有共鸣。不像一些文学理论家对文学作品分析的惯常态度,一副深不可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
无聊时分 "我"和自己吵了一架 最后谁也没有赢 分不出谁大个儿 "我"和自己都很郁闷
* 窗上的雨滴一点一点变大 微微一抖 化作弯弯曲曲的小溪流了下来 左躲右闪探着路 转了个弯 又汇聚了另外一条细流 继续蜿蜒探着路 一看,窗上已挂满了小瀑布
* 窗外苹果树下 散落在地上的苹果好像又增加了几颗 仔细数了一数 一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昨天趁着当当特价,买了译林七卷本的《追忆似水年华》,悲喜交加。 以前下载过电子版的,全书2700多页,看着都眼晕。曾经也多次鼓起勇气想读完这本书,每每都以失败告终,读得最多的一次是读完了几篇译序以及小说的第一句:“我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很早就上床睡觉。”这之后,我也就跟着睡着了……这回好了,买来实体书,我准备好好研读,拿[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我可能会去看看“蒙帕那斯公墓”,无意中得知哪里名人云集,其中还有我比较喜欢的作家扎推儿埋在那里。
他们是波德莱尔,萨特&彼伏瓦,贝克特,科塔萨尔,杜拉斯,富恩克斯,莫泊桑和桑塔格。也不全是法国人,
科塔萨尔和富恩克斯是南美文学爆炸的四大天王之二(其他两个是马尔克斯和略萨),写《论摄影》的桑塔格是美国人。
这么多大作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
[6]
[7]
[8]
[9]
[1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