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伯认为职业能荣耀上帝韦伯认为,所谓“天职”(Beruf)指的是新教教派中的核心伦理,从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而来。韦伯强调自愿劳动的重要性,鼓励人们不可以虚度光阴,否则会浪费掉上帝赐与人们的宝贵时间。而衡量一份职业是否有用,依据的判断标准有两种,其一是能荣耀上帝的道德标准,其二则是个人获利的程度。韦伯(MaximilianEmilWeber,1864年4月21日-[
阅读全文]

https://soziologieblog.hypotheses.org/9727
1917年11月7日,马克斯·韦伯在德国的慕尼黑大学向年青学子们做了《科学作为天职》的著名演讲,这篇演讲对科学工作及其与信仰和职业伦理的关系做了深刻而又有现实感的界定和剖析,影响了几代人,也成了韦伯常销不衰的代表作。
《科学作为天职》出版后不久,年仅56岁的韦伯就于次年不幸离世。但这篇不长的文章却在德国学界[
阅读全文]
中国德国贫困线比较
2016年贫困线约为3000元,2015年为2800元。中国目前贫困线以2011年2300元不变价为基准,此基准可能不定期调整。2011年确定的贫困线标准,农村(人均纯收入)贫困标准为2300元,这比2010的1274元贫困标准提高了80%。按2011年提高后的贫困标准(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2300元人民币/年,相当291欧元),中国还有8200万的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13%,占全国总人口近[
阅读全文]

乡愁是一首轻轻的歌
不是滋味却是滋味
我深深经历那种感受
才明白为何占满心头
我不会哭
只愿那云和路
在眼前不断地漫步
听听我的倾诉
LeiseLiedersingeichdir,
Lieder,dieichsingebeiBier,
nocheinStern,deretwaspähendwacht,
nochderMond,derleuchtetinderNacht;
MirniemandalsdaseigneHerz,
undandenenniemandalsderSchmerz,
dassieträumt,intieferWehmutlauscht;...[
阅读全文]
德国人的爱国与仇外民主的爱国主义11月9日象徵着“我们历史上的光明与黑暗”,联邦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如是说。这位国家元首以此纪念1918年、1938年和1989年的这一天所发生的历史事件,并对当下提出警示。1918年11月革命纪念日,也是1918年纳粹反犹"水晶之夜"发生的日子。联邦总统施泰因迈尔希望德国能够拥有"民主的爱国主义"。施泰因迈尔在联邦议院[
阅读全文]
百年前和今日的欧洲昔日民族主义15世纪以来,居住着许多塞尔维亚人的波斯尼亚省一直是奥斯曼帝国的领土,塞尔维亚在十九世纪初从奥斯曼帝国取得自治,成立塞尔维亚公国后,一直希望将波斯尼亚省并入塞尔维亚公国之内。1875年,波斯尼亚省因饥荒发生内乱,最后内乱蔓延至保加利亚及引起俄罗斯介入,奥匈帝国亦趁机占领波斯尼亚。至1878年讨论巴尔干半岛危机的柏林[
阅读全文]
儒家对“人”基督教对神基督教教义相信一位独一的-神,祂是自有永有、全能、全善、永恒的神,是这个世界的创造者与维护者。祂是三位一体的神:有圣父、圣子、圣灵三个位格。祂创造了人,也拯救犯罪堕落的人,祂派自己的独生子“耶稣基督”为人类赎罪,拯救一切信靠祂的人。
“新约”从本质上说,是神与人之间的直接约定,是基督教“因[
阅读全文]
中国需要一个俾斯麦……史上最霸气宰相俾斯麦俾斯麦贵族出身,德意志帝国首任宰相(总理),人称“铁血宰相”。当时的德意志是贵族的天下,贵族完全可以将医疗和教育产业化,而贵族出身的俾斯麦没有这样做。朱镕基平民出身,将医疗和教育产业化。朱镕基,俾斯麦,一正一反,到底为什么?俾斯麦于1815年4月1日在普鲁士的一个名为兴奥森的小镇(今萨[
阅读全文]
中国三次“逼迫”改革
------写在中国改革开放40年(1978-2018)
改革的力量由下而上,并不存在什么“设计师”,人无法设计改革,人可以设计制度。中国的改革开放至少有三次“逼迫”。
第一次“逼迫”。1979年1月底至2月初,邓小平和夫人卓琳出访美国。当邓小平在休斯敦观看马术竞技表演时向观众招手致意时,他突然间想到一个问题:我们[
阅读全文]

谢盛友十八岁的照片
谢盛友:我们这一代
作者:谢盛友我是个作家,在某些人眼里,还是个有点名的中德双语专栏作家,但是,我写字倒是没有错,但一轮到要发音了,每每会出错。我是1958年生人,提前一年上学,到1966年文革开始,心里有时极度疲惫,生产大队要开阶级批斗大会,我们找不到被批斗的对象,我们一个生产大队的,都姓谢,不是三姑六婆就是堂哥大叔[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