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盛友文集

创业,阅读,思考,写作
个人资料
谢盛友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百年前和今日的欧洲

(2018-11-04 10:50:19) 下一个

百年前和今日的欧洲

昔日民族主义

15世纪以来,居住着许多塞尔维亚人的波斯尼亚省一直是奥斯曼帝国的领土,塞尔维亚在十九世纪初从奥斯曼帝国取得自治,成立塞尔维亚公国后,一直希望将波斯尼亚省并入塞尔维亚公国之内。1875年,波斯尼亚省因饥荒发生内乱,最后内乱蔓延至保加利亚及引起俄罗斯介入,奥匈帝国亦趁机占领波斯尼亚。至1878年讨论巴尔干半岛危机的柏林会议中,虽正式承认塞尔维亚脱离奥斯曼帝国独立,但却同时承认奥匈帝国拥有对波斯尼亚的管治权。至1908年,奥匈帝国趁奥斯曼帝国发生内乱正式吞并波斯尼亚,这引起塞尔维亚人强烈的仇奥情绪。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族学生普林西普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开枪打死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普林西普是青年波斯尼亚成员,这个组织目标是南斯拉夫的统一和从奥匈帝国统治下独立出来。萨拉热窝暗杀事件引起一系列强烈反应,最终演变成全面战争。奥匈帝国发出通牒,要求塞尔维亚采取行动惩罚肇事者,当奥匈帝国认为塞尔维亚没有做到时,就进而对塞尔维亚宣战。在泛斯拉夫主义和泛日耳曼主义所造成的敌对结盟关系以及种种集体协定防御条约和复杂性的国际结盟关系,使得数周内主要的欧洲列强纷纷加入战争。一战最本质的原因不是斐迪南大公被刺杀,但是这是一个战争正当性的借口。在一次大战前英国垄断原材料市场,当时的印度、澳大利亚甚至世界1/4的人口都在大英帝国殖民地贸易体系之内。而美国有一个庞大的内需市场,而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当时德国和日本国内市场狭小而无法发展,最终便选择扩张。自由贸易理论的观点认为,如果在一次世界大战前,就实行无条件的开放市场和自由贸易,取消管制和关税,就不会有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一战前使用古典金本位制,英镑是当时的世界货币,直到一战结束后英国因为巨大战争开支而黄金外流,最终英镑遭到挤兑,使得美元逐渐取代英镑的霸权。

1918年11月,德国发生了一连串的事件,不仅终结了惨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也极其深刻地改变了德国、欧洲、乃至全世界的政治格局。

1918年的秋天,德意志帝国深陷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四年有余。之前的人类历史上,还从未有过如此血腥的战争。比如,在1916年的索姆河战役中,45万德国军人、40万英国军人、20万法国军人在短短四个月的时间内伤亡。到了1918年的10月,德国的盟友保加利亚、奥斯曼帝国已经宣布停战投降,奥匈帝国甚至宣告解体,并在11月3日与协约国签订停火协议。德国国土虽然没有受到战火的直接波及,但是却也因长年战争导致经济凋敝、民怨四起,因营养不良而死亡的德国人数量高达70万。

今日民粹主义

在欧洲,民粹主义作为一种政治社会思潮并非新生事物,而是一种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只不过由于其主张和诉求过于激进、极端,而不为多数民众、特别是体制内政治精英们所认可和接受。但是,自从欧债危机爆发以来,欧洲各国的民粹主义思潮不断抬头,一些民粹色彩浓厚的政党和组织借机扩大自身影响,高举反全球化、反欧洲合作的旗帜以争取选民支持;而难民危机和移民矛盾的加剧,则为民粹主义找到了新的宣泄渠道。因为在一些民众眼中,外来移民不仅抢走了本属于他们的工作机会,也侵占了日益减少的社会公共资源,并且对欧洲本地文化和社会公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于是,他们公开提出反移民、反伊斯兰、反入侵的主张,以呼应普通民众对经济前景不明、失业率攀升、恐怖袭击频繁发生的忧虑和不满。

 

如何界定民粹主义? 学界迄今没有定论,这也从一个侧面解释了现实世界的民粹主义的多面性、复杂性:它没有既定明确的政策纲领,意识形态上也经常左右不分。作为一种社会思潮,民粹主义主要表现为反对精英主义和建制派长期把持国家事务;作为一种群众运动,民粹主义鼓吹平民大众掌握自己的命运,对传统体制实施激进的变革;作为一种政治斗争手段,民粹主义表面上诉诸群众集会、全民公投或街头抗争等形式以实现“还政于民”,实际上仍然是政治精英通过对大众的操控而赢得选举、上台执政,只不过民粹主义精英往往强调自己才“真正”代表人民。

根据美国皮尤研究中心2018年7月发布的研究报告,欧洲反建制的情绪和态度总跟对移民的态度密切相关,持有民粹立场的受访者比主流社会的人们对移民的态度更为负面。在被问到移民是否会增加各自国家遭遇恐怖袭击风险的问题时,西欧民众看法不一:德国(51%)和意大利(50%)有超过一半的受访民众认为会增加恐袭风险,而荷兰(52%)、瑞典(49%)、丹麦(54%)、英国(55%)、西班牙(61%)、法国(58%)则认为不会。然而,在接受调查的每个国家的受访者中,持有民粹主义特别是右翼民粹主义立场的受访者,都有超过一半以上的认为移民增加了恐怖袭击的可能性。

陈乐民(1930年-2008年12月27日)先生早年曾对欧洲认同有过非常精辟的论断,他指出欧洲共同体有两大特点:“一、欧洲共同体是在民族国家的基础上成立的。如果没有这些一个一个的国家,也就没有所谓共同体。”“二、一切超国家的安排和国家主权的部分‘让渡’都意味着,有关国家必定是为‘取’而‘与’。所有国家都竭力多‘取’少‘与’,起码也要‘取’‘与’相当。”“‘欧洲观念’中包容着多样性和同一性的矛盾统一。‘欧洲观念’既是‘欧洲的’,同时也是‘民族的’。欧洲有同一性,欧洲主义者强调这一面;欧洲有多样性,民族主义者则强调这一面。”[1]用这段话来理解当前欧洲面临的移民问题,大概可以认为现阶段欧洲的民族主义超越了欧洲主义,这显然与当初欧洲联合的倡导者们所鼓吹的“多样统一”不相吻合。理论上讲,共同合作处理移民问题对各国都有利,但如何确保各国“取”多“与”少或是“取”“与”相当,却又面临现实世界中“一线”或“外围”国家的质疑和抵制。德国图宾根大学的博士生克劳迪娅·珀斯特尔尼塞斯库(Claudia Poste lnicescu)写道,“欧洲如今处在分裂的十字路口,一方试图保持其核心民主价值与自由继续成为自由与公正的地区,并且保护其公民免遭新恐怖主义威胁,而另一方则是民族主义领导人及其政党的崛起,他们要求欧洲管得更少而更多的权力回归各自的民族国家”[2]。

[1] 陈乐民:《“欧洲观念”探源》,《西 欧研究》,1988年第3期。

[2] Claudia Postelnicescu :Europe’s New Identity: The Refugee Crisis and the Rise of Nationalism

https://ejop.psychopen.eu/article/view/1191/html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Wiserman 回复 悄悄话 台湾的民进党就是变态的民粹主义,
是一种很坏的东西。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