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盛友文集

创业,阅读,思考,写作
个人资料
谢盛友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博文
(2015-02-16 13:10:07)


那一年我十八岁
作者:谢盛友
那一年我十八岁,刻下青春的痕迹。那一年,家乡的茶园小学由于校长患病,缺少老师,我当了半年的代课老师。我教三年级的算术和五年级的语文课。校长不在学校,校务由教导主管,他经常跟我开玩笑:“小谢,应该是你主管,不是吗?校长病了,你代校长的课,应该也是代校长了!”
教导喜欢开玩笑,后来校长回来,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2015-02-14 09:29:34)


谢盛友:情人节:献给老婆
老婆,感谢你!
1976年,中国那座大座钟的钟摆在一个方向上,摆到了尽头,但是,开始摆向另一个方向。1970年代末高考恢复之后,成为海南岛的外语类状元,由于环境的因素,就读中山大学德语系。在中山大学,我遇见了爱妻张申华,1988年两人一起坐火车经过蒙古、苏联、波兰、民主德国到西德巴伐利亚自费留学。
老婆最了解老公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為什麽中國人沒有知識體系?
2011年我們歐洲華文作家協會在希臘開年會,我想到牟宗三(1909-1995)。先生說,希臘哲學的“通孔”是自然哲學,中國哲學的“通孔”是生命哲學,前者重知,後者重德。中西文化就這樣順著不同路向延續下來了。他說:“西方希臘哲學傳統開頭是自然哲學,開哲學傳統同時也開科學傳統。中國沒有西方式的哲學傳統,後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8)
回忆1978至1980年高校办刊的文字
紅豆春來发几枝
作者:康乐中文七八级
http://kangle78.blog.sohu.com/230627943.html
前天与78级几个同学一起拜访黄天骥老师才知道,黄老师是1952年院校调整,中大合并了岭南大学,搬到岭大校址的第一届学生,毕业后留校任教,从此没有离开中大中文系,到今年刚好是一个甲子。这六十年,风风雨雨,老师见证过康乐园中区的草坪如何变成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入编《巴伐利亚---欧洲的心脏》一书
YouXiestehtimGeschenkbuchdesHerrnMinisterpräsidenten„Bayern–LandimHerzenEuropas“.
谢盛友(YouXie)的人生故事入编《巴伐利亚---欧洲的心脏》一书。
巴伐利亚州长霍斯特•泽霍费尔(HorstSeehofer)派他的秘书来问候,州长接待贵宾或出访时,他送礼还有夹带一本书《巴伐利亚》(巴伐利亚州政府出版),这本书中收录了谢盛友(YouX[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魏茨泽克---德国的道德典范
里夏德•卡尔•冯•魏茨泽克男爵(Dr.RichardKarlFreiherrvonWeizsäcker,1920年4月15日-2015年1月31日)2015年1月31日,于柏林逝世,享年94岁。
出身于德国斯图加特的魏茨泽克,父亲恩斯特•魏茨泽克是德国外交官,而其兄长卡尔•冯•魏茨泽克则是一名物理学家及哲学家。由于父亲要担任外交职务,所以他在年幼时曾经伴随父亲[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15-01-18 08:36:37)

谢盛友:仰人文化与仰神文化
作者:谢盛友
日前,德国基督民主大学生联盟(RingChristlich-DemokratischerStudenten,简称:RCDS)邀请我去做报告,谈谈25年前北京天安门那场运动和当前香港的情况.报告后讨论,年轻的大学生们问我:“根据您的观察,中德文化最大的差异是什么?”
我:“这题目太大,我无法直接回答,我个人感觉,中德文化中仰人与仰神对我的思[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谢盛友:东德共产党带来的新思考
作者:谢盛友
德国图林根州左派党(DieLinke)拉莫洛夫(BodoRamelow,1956年出生)2014年12月5日以一票之差(46von91)当选州长,成为前东德共产党下台后第一位极左派人物担任的州长。左派党的前身是东德执政党——统一社会党。左派党成员在德国多个州政府中担任重要职务,但是从未曾担任过任何一州的州长。
拉莫洛夫发布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1)
(2014-12-04 00:26:18)


西北政法大学图书馆前:一本《宪法》上面一个地球。寓意:宪法顶个球。
据报道,中国全国人大将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1982年12月4日是中国现行宪法的实施日。2014年12月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表示,宪法是"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根本法制保证"。中国教育部通知各地学校举行宪法阅读活动。在北京市中心部分街道设立起宣传桌,摆放有海[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14-11-22 14:07:54)


在Noyelles-sur-Mer的一個墓碑(该墓园是一战最大的华人墓园)
------
梵蒂冈宗教对话团(Ökumenekreis)主席HelmutTäuber博士日前来信:
尊敬的谢先生谢太太:
我们十月初出访法国,在Noyelles-sur-Mer墓园想到你们,现把图片和资料整理给你们。
------
一战华工
一战华工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隶属英军的一支中国劳工部队,但该词也泛指一战欧洲西线战场为协约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121]
[122]
[123]
[124]
[12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