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夏天...】昨天在英伦乡村科茨沃兹穿行,有老英朋友建议要不要去习主席去年访英时,与卡梅伦首相一起吃炸鱼炸薯条的餐馆,顿时个个好奇心大发,兴趣盎然,
夜幕降临,小酒馆在灯光和格外安静的乡间空气的拥簇下,显得很精神却有不张扬,这是多年来英国首相们喜欢来的小酒馆,因为英首相官方渡假的地方也离这不远.酒馆内装点朴实温馨,有不少习近平主席和卡[
阅读全文]
一直以为自己很能跑,朋友说我都不用睡觉,最近停下来突然觉得累了,困意袭来,拼命补睡觉,晚饭后一倒沙发就睡到第二天天亮,中间梦中云游好像做很多梦,可睡着和醒来的距离就好像一张纸那么薄,或者说像一张羊皮那样厚,暖和和的,喜欢躺在羊皮上睡,做梦我不喜欢中间被叫醒,醒了又会晚睡。昨早上起来洗漱后早点后又睡到中午,中饭后听了下音乐下午和孩子[
阅读全文]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LeoNikolayevichTolstoy1828·9·9-1910·11·20俄国小说家、哲学家、政治思想家。同时也是非暴力的基督教无政府主义者和教育改革家。他是在托尔斯泰这个贵族家族中最有影响力的一位。托尔斯泰著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这几部被视作经典的长篇小说,被认为是世界最伟大的作家之一。高尔基曾[
阅读全文]

每个人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其原生家庭和人生经历塑造而成,一代文豪列夫•托尔斯泰也不例外。我们大多数人对于托尔斯泰的了解,除了源自他的作品,大概就是老人在82岁时决心抛弃禁锢自己的贵族生活、离家出走10天后因病去世的壮举。但为何这位文学家、思想家,和同时代的其他沉溺于腐朽奢华的贵族不同,毕生都在为信仰奋斗和彷徨,俄国文化史专家罗莎[
阅读全文]

作者:刘再复一一九九三年六月,我和一群参加斯德哥尔摩大学“国家、社会、个人”学术讨论会的朋友,乘船到彼得堡游览。此次旅行,留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这个刚刚崩溃的革命大帝国没有东西吃,街市上一片萧条,地摊上到处都在拍卖英雄勋章。我知道,俄罗斯正在经历又一次社会大转型,这种艰难岁月只是暂时的,因为我在涅瓦河畔,一直想到俄罗斯那些伟大[
阅读全文]
【云雀高飞】每年一度的BBCProms英国广播公司夏季消遥音乐会于上周一又开始了,每年从7月中旬到9月上旬每天有2-3场古典音乐会,与其说给伦敦消暑,还不如说给伦敦人及音乐游客内心充电,增加生命热情和火花……
和孩子一起赶了一场给孩子和家长的专场,十个古典名典,作品从德国巴赫到前苏联的肖氏塔可维奇,法国的比才到意大利的维尔第,瓦格纳,伯恩斯[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