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城里关于北美汗滴的博客文章和讨论有很多,作者有男有女,男的居多,涉及的事情五花八门啥都有,很正常。可我回国发现,汗滴在国内并不普及,为什么?
前几天,家里的马桶漏水,一个连接水箱和马桶的垫圈因为厂方安装马虎,导致垫片扭曲漏水,才两年旧。要是从外面叫人来修,起码要两百以上,而且疫情期间能否找到人,人是否安全都是个问题。修马桶其实[
阅读全文]
随着中美贸易战的加剧,科技冷战也开始了。科技知识产权在中美贸易当中起到相当大的作用。如果中美贸易差别不大,美国恐怕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大当回事。现在的情况变了,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必须得严肃对待。最近这几年,相当一批美籍高科技华人被美国政府告上法庭。他们当中被罚款,甚至坐牢的有不少,只有极少数是清白的。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美籍高[
阅读全文]
最近朋友在国内的妈妈病危,需要从美国回去见最后一面。如果没有疫情,拿着十年多次往返签证就可以随时购买机票回去,不需要跟大使馆领事馆联系。如果是家人去世,还可以在航空公司拿到优惠价格。但是疫情爆发以来,这个方便不再工作,办手续极其麻烦,而且还不一定能办成。目前中国驻美国大使馆的政策是,“非必要,非紧急,不旅行。”什么是必要,什么[
阅读全文]
最近清华110年校庆,出了点小故障。一个被校友称为“辱校,俗气,不专业,身材不好,颜值低”的学生社区舞远远盖过了官方宣传的重大事件(习近平回校),成了清华110年校庆的最大,最吸引人,最不官方的亮点。
视频问题:她们是你印象中的学霸吗?背景音乐:TheOldTimeRockn'Roll
本来对该校庆不当回事的我也去看了一下。作为文革后上大学的我,能够理解[
阅读全文]
这几天,有不少报道关于国内特斯拉刹车失灵事件,车主甚至还到车展,站在特斯拉展车上大闹,被保安拉走,被拘留。特斯拉高管的言论也非常不职业,把事情搞得更糟。看过关于上海公关危机处理电视连续剧的还以为目前国内的商务已经跟国际接轨了。作为海外的华人,感觉有点不可思议。
特斯拉比起几大车厂(丰田,福特等等)虽然还年轻,但也有若干年的造车历史[
阅读全文]
昨天发了这篇短文,这两件事让我彻底放弃退休回国短住的打算不少网友发表看法。其中一点是生活在美国好好的,为什么要回去?是啊,国人也常常问起这个问题。我也觉得这问题挺有意思的,在此讨论一下。这里针对的是入了美籍的华人。首先是随着年纪增大,人都会去该考虑退休的问题。加上这几年,股市狂飙,退休账号里的钱突然增多,不少人已经达到了财务自由,[
阅读全文]
曾经梦想退休每年在国内南方的某个海边短住一阵,但这几年发生在亲戚身上的两件事情让我完全放弃了这个想法。第一个亲戚退休职位还相当高,可以住院可以享受高级待遇,但国内最顶级的医院经常是人满为患,根本享受不到,一般的病人可想而知。海外华侨即使有钱也享受不到。当然,最近广东有些小镇有私人医院。有个远房亲戚只有赤脚医生的工作经历,居然还做了[
阅读全文]
人往往在危机的时候才能显示自己的领导才能和重要性。独裁者更会利用这个关系。解放之后,首先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谁敢不支持?唱反调的,肯定会认为是异己分子,受到惩罚。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参军的都会去参军,能捐钱的都会捐钱。记得有女艺人还捐了战斗机。从表面上来看,大家都会齐心协力去参加抗美援朝活动。对于执政党来说,这样的好处是人人都很老[
阅读全文]
什么优势,您如果没时间读下文,优势在于美国的强大科研环境。
科技的重要性就不用说了。二战期间,英国为了大批量生产战争武器,跟科技不咋地的美国达成了科技转让的协议,其中包括核技术,计算机,雷达,声纳,喷气发动机,等等当时的高端技术。美国能有今天,跟拥有这些关键技术是分不开的。
没有强大的科研,尤其是基础科研的投入,要想成为科技大国,[
阅读全文]
中美上周在阿拉斯加举行了外交高层会谈,除了吵闹,没有结果。随着中国经济这些年的高速发展,美国感到自己受到威胁。拜登总统用了一个简单的比喻,美国人的午餐就要被夺走,这是生与死的挑战,不得不严肃对待。再不解决,美国从经济到实力肯定会受到中国的严重威胁。作为华裔来说,谁也不想自己的后代会成为失业者,靠救济生活。虽然他们夹在中美贸易纠纷之[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