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释迦牟尼轶事中有这样一个"无财七施"的故事:一个人跑到释迦牟尼面前哭诉。"我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成功,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你没有学会给予别人。""可我是一个一无所有的穷光蛋呀!""并不是这样的。一个人即使没有钱,也可以给予别人七样东西。
第一,和颜施,就是用微笑与别人相处
第二,言施,就是要对别人多说鼓励的话、安慰的话、称赞的话、谦让的[
阅读全文]
诸位同学,大家好!请看「谦德之效」最后这一段,我们先把文念下来:
【古语云:有志于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于富贵者,必得富贵。】
求取功名富贵的用意,前面已经跟诸位说过了,大概都不外乎寻求一个为众生服务的机会。在今天的社会,可以说在本质上跟从前产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我们要找一个为社会、为众生服务的机会非常之多,无需要求取功名,也能[
阅读全文]
——2001/4/20、档名:19-16-19
诸位同学,大家好!请看《了凡四训》第四篇「谦德之效」。前面都是讲到改过积善,能够改过积善当然很好,但是人在社会上,不能不与广大的群众交往,因此做人最重要的是谦虚;如果涉及到傲慢,依旧是很难行得通的。了凡先生把「谦德」放在四篇文章的最后,就像佛经里面的流通分一样,意义非常重大。请看本文:
【易曰:天道亏盈[
阅读全文]
——2001/4/20、档名:19-16-18
诸位同学,大家好!我们接着看「积善之方」这一段的文字。「故善事常易败,而善人常得谤」,这两句我们读到有非常深刻的感触。
【惟仁人长者,匡直而辅翼之,其功德最宏。】
这种情形只有靠仁人长者,他们出面来纠正这些邪恶的错误,教导他们改邪归正,保护、帮助善人,使他成立,这个功德是最大的。下面第四段:
【何谓劝[
阅读全文]
——2001/4/19、档名:19-16-17
诸位同学,大家好!接着请看「积善之方」最后的一段:
【随缘济众,其类至繁,约言其纲,大约有十。】
这是了凡先生教导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要知道随缘尽力的去行善。哪些是善事?他举了十个例子。
【第一、与人为善。第二、爱敬存心。第三、成人之美。第四、劝人为善。第五、救人危急。第六、兴建大利。第七、舍财作福。[
阅读全文]
——2001/4/19、档名:19-16-16
诸位同学,大家好!我们接着再看半满最后的一段:
【又为善而心不着善,则随所成就,皆得圆满。心着于善,虽终身勤励,止于半善而已。譬如以财济人,内不见己,外不见人,中不见所施之物,是谓三轮体空,是谓一心清净,则斗粟可以种无涯之福,一文可以消千劫之罪,倘此心未忘,虽黄金万镒,福不满也。此又一说也。】
「半、满[
阅读全文]
——2001/4/19、档名:19-16-15
诸位同学,大家好!我们接着看下面的文字:
【凡欲积善,决不可徇耳目,惟从心源隐微处,默默洗涤。纯是济世之心,则为端;茍有一毫媚世之心,即为曲。纯是爱人之心,则为端;有一毫愤世之心,即为曲。纯是敬人之心,则为端;有一毫玩世之心,即为曲。皆当细辨。】
这一段告诉我们「端」跟「曲」的辨别。我们发心要想修善,发[
阅读全文]
——2001/4/19、档名:19-16-14
诸位同学,大家好!请接着看这段文字,这是第八个例子:
【嘉兴屠康僖公,初为刑部主事,宿狱中,细询诸囚情状,得无辜者若干人,公不自以为功,密疏其事,以白堂官。后朝审,堂官摘其语,以讯诸囚,无不服者,释冤抑十余人。一时辇下咸颂尚书之明。】
我们看这一段。『嘉兴』在浙江省。从了凡居士所举的这些例子,大多数都是[
阅读全文]
——2001/4/19、档名:19-16-13
诸位同学,大家好!我们接着介绍莆田林氏,这是第四个例子,好善积德的果报。莆田林家早年有一位老祖母,好善好施,常做粉团布施给穷人。长年累月,她都不疲不厌,欢欢喜喜,救济穷苦的人。
【一仙化为道人】
有一个仙人,化为道人。仙化道人,我们不必去猜疑他,我们只看到是「有一个穷道人」。
【每旦索食六七团】
他[
阅读全文]
——2001/4/18、档名:19-16-12
诸位同学,大家好!请看下面的文字:
【吾辈身为凡流,过恶猬集,而回思往事,常若不见其有过者,心粗而眼翳也。】
文到这个地方,从举比喻之后,这才正说。我们身为凡夫,过失、恶业太多太多了。『猬集』是比喻,就像刺猬这个刺一样,聚集在一起。『而回思往事』,我们想想过去,常常好象『不见有其过者』,没有觉察到自己有[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