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博文
(2007-07-02 19:34:05)
北宋西夏战争
  北宋仁宗景祐五年(1038年),宋朝的藩属党项政权首领李元昊脱宋自立,自称皇帝,去宋封号,改元“天授礼法延祚”,建国号“大夏”,史称“西夏”。宋仁宗明道二年(1039年),西夏景宗李元昊写信通知宋政府,希望他们承认这一事实。可是宋朝大多数官员主张立刻出兵讨伐西夏,兴师问罪。于是宋仁宗于当年六月下诏削去元昊官爵,并悬赏捉拿。[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7-07-02 19:28:45)
秦与河东、吴越非中国 〈三国志〉里诸葛亮要联合东吴以抗“中国”,看来诸葛亮也不是中国人了。(“将军量力而处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当,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三国志,诸葛亮传〉)
  
  孙策临死时也说“中国方乱,夫以吴、越之众,三江之固,足以观成败,公等善相吾弟。”—《三国志》卷46《孙策[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明末降将为何对付自己人时无比“勇猛”?
  “左梦庚手下军队败后,减员不少,但仍旧有二十万之众。如此一只大军,竟然不战而降。五月十三日,民族败类左梦庚在九江附近向清将阿济格投降。”;
  “降清的许定国老匹夫摩拳擦掌。。。。”,“扬州军民可歌可泣,江北的明朝军队却十足怯懦如羊。高杰部下李本深、李成栋等人,还有广昌伯刘良佐,东平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谁是元凶老舍自杀前一天到底发生了什么?(图)[康生](1898一1975)山东诸城(今属胶南)人。1924年进上海大学读书。192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地下工作。五卅运动时,参加罢工委员会的工作,不久任上海总工会干事。1926年任上海大学特支书记。同年冬至1928年,先后任中共上海沪中、闸北、康生//:‘我昨天刚刚出院,身体不成喽,老爱闹病。康生同志捎话让我来参加运动,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公车上书":康梁编造的历史神话AHistoricalMythmadeupbyKangYouwei
所有的中国近代通史著作,几乎都有康有为于1895年5月2日发动"公车上书"的记载.虽曾有人提出异议,却未引起重视.事实上,康有为虽起草了上皇帝的万言书,但各省举人并未在万言书上签名,更未至都察院。
康有为
康有为祖父康赞修是道光年间的举人,1882年,康有为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没有考取。
1888年,康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铁证如山:川岛芳子没死的十大证据
川岛芳子(1907年5月24日─1948年3月25日),是清朝末年肃亲王善耆的第14位女儿,原名爱新觉罗显纾,字东珍,她所处的时代,中国处在半殖民地时代,不仅列强干涉中国内政,还有清朝的海外留学生借助日本和洋人的力量进行不断“革命”,其中,日本对最支持中国的革命,经费,弹药,人员训练,甚至直接参与,参见相关的解密文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2007-07-01 21:30:09)
1883-1885年中法战争期间,英国利用自己的力量和影响,曾数度插足调停,扮演了重要的历史角色。驻英、法、俄三国公使曾纪泽是中国对法交涉的主要外交代表,同时也是英国调停的主要当事者和见证人。探讨曾纪泽对英国调停的态度和相关外交活动,对于认识英国调停的动因、结局及对中法战争的影响,当有所裨益。

中法关于越南问题的交涉及由此引致的冲突和战[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7-07-01 21:24:19)
1,在琉球国苦苦哀求清王朝不要彻底放弃它们时,李鸿章于1877年为什么突然赠送日本政府十万粒子弹?见翦伯赞主编,834页,"
2,在访问大英帝国时,为何要向红地毯上吐痰,这是不是国耻?
李鸿章与中日甲午战争:
  1
  中国与朝鲜唇齿相依,亲如一家,宗藩关系已经有数百年之久。日本自明治维新以后,逐渐走上军国主义道路,举国上下以“大陆政策”为国策,千方[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李鸿章近代卖国罪责综合归纳篇
唐突爵
李鸿章系洋务派以北洋为地盘,办理新政,特别注重北洋水师,购买大批外国舰炮,实力超出南洋水师.但是他托辞"含忍议款,徐图自强."对外采取投降主义,很蛊惑了一部分人
英法俄及其美国扶植日本瓜分中国的领土及主权,顽固派要先战后和,李鸿章要和而不战.以为"中国兵轮开办未久,断难骤敌西洋".以这类心态放任自流,交织成瓜分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转贴。人海战术+义和团--的战术不灵了:砥平里之战表明的实质
毛**军事思想的一个核心,就是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解放战争中,解放军只要集中5-10倍优势兵力,红旗一挥,冲锋号一响,漫山遍野地解放军人海战术一冲,国民党军队就淹没在人海之中了。我D政治宣传确实厉害,欺骗愚民士兵为他送命,人命不值钱,倒下一批又上来一批,不是人,而是没有生命的牲[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
[11]
[12]
[13]
[14]
[1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