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易的思考

一个以思考为娱乐的人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博文
(2013-07-02 16:20:01)
孝道与儿童虐待
 很多中国人都对“儿童虐待”一词非常陌生。随着国门的开放,渐渐知道这个词,却也多半认定是“舶来品”-外国才发生的事。其实中国的儿童虐待现象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不但如此,我们中国人对此还见惯不惊。为什么?这和我们的传统“孝道”分不开。本文意在指出儿童虐待之危害性,以及它和孝道之间的密切关系。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什么才是真正快乐的童年 -驳“先苦后甜”的育儿观 如果说“先苦后甜”是指人在早期的不幸遭遇中得到意志和能力的磨练,从而能自如地应付之后的各种挑战的现实经历,这当然是值得骄傲的人生经验;如果说由此就应该人为地给孩子制造各种“不幸”,剥夺孩子在童年期应有的快乐,则是一种机械性的依样画葫芦似的拔苗助长适得其反的教育方式。不幸的是,后者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在网上发布了《一个快乐的童年,胜过一万张100分考卷》之后,遭到了海外大多数华人网民的批评(包括太多的“人身攻击”),其中有人认为笔者不懂得什么是快乐,更有人认为笔者这样愤世嫉俗,显然不可能懂得什么是快乐。这个反应并不奇怪。从我平时的观察来看,很多人(尤其很多中国人)并不清楚“快乐”(happy)和“同情”(compassion)的内在实[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文化的影响与进化的必然 –试探中国人的奴性成因以及民族出路 (前注。在讨论文化的论文中,很多名词的概念往往会含糊不清,很多时候也互相专转用。笔者为了避免出现理解上的混淆,特此对一些基本词汇根据文章需要作了一个相对清晰的定义,附在文章最后。读者如需要可以先跳至最后先读词解,再读正文。) 序言 作为一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一个人只有一次人生,一个人生只有一次童年,而一个快乐的,玩得开心的童年,是一个人一生的自信和幸福的最大“本钱”。而快乐的童年之所以成为可能,就是因为亲生父母的保护,把这个喧嚣而残酷的竞争世界和孩子的单纯美好世界相隔离。可在中国文化中,最常见到的,就是亲生父母剥夺亲身孩子的童年,让孩子生长在不必要的压力之中,感受不到父母的爱与保[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马上就是六一国际儿童节了。平常这个节日我很少想得起有什么可写的,但今年却有些不一样,我老是想起一个童年时代的“玩伴”-庆文。他姓什么我都不记得了,“庆文”也是我根据发音暂且借用的两个字。自从5岁半之后,我一生中再也没有见过他,甚至没有想起过他。但今年的六一,我却觉得应该为他写点什么。
那是在我4,5岁时,因为父母(“为党[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个人思想”(Thought),顾名思义,是指个人的观念,观点等等,而“意识形态”(Ideology),或者“大众/群体意识形态”,是指一个群体的人共同持有和遵循的观念。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中国,孔子的思想是“个人思想”,儒家意识却是“意识形态”;在西方耶稣的思想是个人思想,而基督教却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 “个人思想”和“意识形态”虽然都是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一个人伤害了别人,别人是否原谅,是别人的选择,自己是否承担责任,是自己的选择。别人不原谅,并非过错,自己不承认错误,则是错上加错!
  在责任与原谅之间,有一个不可混淆的区别,就是追究施害者的责任是首要的,且是必须的,而受害者对施害者的原谅(或者宽容)是次要的,且不是必须的。对施害者追究责任,保证错误或罪过不再犯,是对社会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一个人做了伤害他人的事,人家原谅不原谅,是人家的事,自己承不承担责任,是自己的事。人家不原谅并不是过错,而自己不承担责任,才是错误。那种把二者混为一谈的人,万事要求别人“宽容”“原谅”的人,往往是自己不愿意负责,万事都要人家来迁就自己的人。更糟糕的是,在“宽容”的旗号下,伤害了他人的人理直气壮地要求别人原谅,受伤害的人呢,要是原谅[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3-04-09 07:21:44)
”大象人“生平记(上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11]
[12]
[13]
[14]
[1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