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憨哥在北美

即兴随笔,无任何企图,欢迎指教。谢绝任何侮辱谩骂之词,如有发布,归发布者本人享用。
个人资料
博文
[我的前一篇博文,提到了柏杨,不少人对柏杨的看法不同,或者比较陌生,以下转载网络上的这篇文章,或许能从一个侧面,增加对柏杨老先生的了解]
柏杨20年后再论中国人:老毛病在改新问题在出
柏杨再谈中国人,意义大不同。
  20年前,一部《丑陋的中国人》风行天下。柏杨横批中国人的劣根性,震动海内外。在当时中国的话语体系里,柏杨的言论成为尖锐[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1,碧水蓝天
2.2,美丽乡间
2.3,映红半边天
2.4,落叶扫地面
2.5,她在白云间
2.6,秋天的田野
2.7,纵深的道路
2.8,家安在此处
2.9,塔卧在水中
2.10,浮草也峥嵘
2.11,雾色茫茫看红枫
2.12,独舟入梦境
2.13,露珠头晶莹
2.14,红配绿色太剧
2.15,一叶一片红
2.16,再到曲径通幽处
2.1...[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6)

这其实算是一个“伪命题”。《丑陋的美国人》、《丑陋的日本人》、《丑陋的中国人》这些书和话题,已经过去了很多年,很少有人提起了。后来曾经热论的“丑陋的河南人”、“丑陋的东北人”以及后来的“河南人招谁惹谁了”、“东北人怎么了?”等话题,也逐渐失去了市场。“严打河南籍盗窃团伙”等标语已经不再悬挂。但是,种族歧视,地域歧视,真的就不再存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4)


《丑陋的中国人》原著:柏杨  多少年以来,我一直想写一本书,叫[丑陋的中国人]。我记得美国有一本「丑陋的美国人」,写出来之后,美国国务院拿来作为他们行动的参考。日本人也写了一本[丑陋的日本人],作者是驻阿根廷的大使,他阁下却被撤职,这大概就是东方和西方的不同。中国比起日本,好像又差一级,假定我把这本书写出来的话,可能要麻烦各位去监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题图一,开设在校园里的酒吧,丰富了校园学生的夜生活
题图二,树立在校园门口的人流广告,解除了女生的“后顾之忧”
题图三,热恋恋到了课堂上,或许和艘启发于性学教授的引经据典
昨天去拜访很熟悉的一位客户朋友,他上班期间不好好工作,正在看新浪网当日的一篇大红标题文章《一生有几个性伴侣才算不白活》,并极力向我推荐,原来是早有耳闻的某[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0)
注:此帖为转载徐教授在新浪的一篇博文(未经原作者同意),本人并无不当和盈利目的,只是为了我的下一篇针对此文的争论性博文做连接,方便大家阅读而已,谢谢徐先生)一生有多少性伴侣才算不白活徐兆寿
前天看鱼顺顺的性伴侣调查,正好又看了某国际调查组织对中国人均性伴侣的调查,两者有些差距。鱼顺顺的某姐夫惊呼,莫非你那儿聚集了一帮流氓?小小的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此帖是我的日记《北美民主百姓特征之我见(一):不同政见还是朋友》的部分摘录
题图一,前不久的悲情一幕:手无寸铁与荷枪实弹,日本记者不幸遇难。
题图二,扁兄吕姐眉开眼笑夺得“政权”,可曾为人民大众考虑的更加长远?
题图三,红色的海洋红色的火焰,代表着民心民怨,呼唤政治家们爱民清廉。
在北美生活一段时间了。人们常说美国、加拿大是世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4)


由于长期旅居海外,难免思想觉悟跟不上形势,不能与国内保持一致,加之我的忽悠之谈,信口开河,随心所欲,常被“拿下”,所以,很少在国内写博客了。不过,当今的世界,网络无国界,网友神通广大,尽管我大多在国内访问不到的北美网站写博客,但太平洋两岸的博文,仍然挡不住通过各种渠道“隔空交火”。这几天,在文学城我的博客和新浪《父女博客》之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今天从海归记者陈先生博客得到消息,他在国内新浪的博文《中国人,你为什么不争气?》和我在文学城的博文《海归才爱国?不争气“中国人,你为什么不争气”》同时刊登在《青年参考》话题版(标题修改如题图),我和这位海归记者,“不打不相识”,现在竟然“打”到了国内著名报刊。这首先要感谢海归记者的宽容大度,还要感谢海归记者的大胆引荐,如果不是海[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上面题图:为陈强先生及女儿《父女博客》10月8日的截图。
看到海归记者陈先生在他自己的博客,转载我的批评文章,很惊讶,也很感动。那一天是北美的感恩节,我给陈先生博客留言中写道:“在我感恩所有的恩典的时候,也要感谢您的宽容、大度,还有您的文章里善良地期盼”(全文附后)。
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扩大了我们的视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1)
[<<]
[31]
[32]
[33]
[34]
[3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