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家常吃食 中国的吃文化那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精华。中国人不但爱吃,敢吃,还且还很讲究个吃。在中国,一提到吃,也分不出个男女老少,个个都磨拳擦掌,口水横流。而地域的不同,吃法也就各异了。对于那些经典的吃食我就不再介绍啦,今天要说的则是一些普普通通的百姓家常菜。 先说老鼠,也叫耗子。在广西龙州一带,乡亲们讲究吃个腊肉老鼠。捕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4-04-29 21:55:28)
童年往事-捅马蜂窝 -------------------------------------------------------------------------------- 捅马蜂窝,那是男孩子们童年时的最爱。每当回想起自己被马蜂蜇的满脸是包,眯着肿胀的“单缝眼”的样子,就开心的不行。是呀,每次的蹩蜇都膨胀着我的梦想,直到把自己蜇进了昆虫专业。 四、五岁的时候,只知道捅那个头较小的竹蜂窝。人小,就给认悚,是吧。蚂蚁大小的竹蜂,[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人有人言,兽有兽语 俗话说的好,人有人言,兽有兽语。这就叫文化,对不? 我第一次到新疆,那里的汉人说话爱说个悚字(发音是SONG第二声)。称呼人都说是这悚,那悚。北京话里,这悚字可不是个好词,有狗熊的意思,形容胆小如鼠。刚到新疆,人家指着我的鼻子问我的同伴,这悚哪里人,还着实的让我冒火。时间一长也就习惯成自然了。悚就悚吧,[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4-04-29 21:54:30)
儿时的歌 -------------------------------------------------------------------------------- 童年的记忆总是完美的,儿时哼过的歌更是难忘的。 “水牛儿,水牛儿,先出犄角,后出头啊。你爹,你妈,给你买了烧羊肉,你不吃喂狗吃”,这是北京街头每个孩子从撒尿和泥玩大小就会哼唱的歌。 在饥饿的年月,人们对高价吃食有着绝对的向往,儿歌为证:“高级点心,高级糖,高级老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广告的妙用 在七十年代,大多百姓还都不知广告是啥物。可现如今,广告已经渗入到国人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或烦或爱,反正是逃脱不掉的。 七九年,雷达表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的第一个广告登陆上海。人家是这么说词的:“时间改变一切,唯独雷达表……”。瞧,雷达表,就是不得了。 还记得这个吧,手捧电吉他的毛头小伙扯着嗓门在嗥叫“燕舞[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时代变了 解放后,随着女人脚丫子的尺寸逐渐向男人靠拢的同时,这相互间的称谓也就越发变的分不出公母了。那时候,不论是男是女都讲究称呼个同志。志同道合,革命友谊嘛。可是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这经久不衰的老词同志也渐渐地有些变味了。在这挣钱没够的21世纪,现在要是称谁同志,总会让人感觉不那么舒服。好像都成了同性恋人,有点色情[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厕所的文化 记得有位哲人说过,看一个国家的发达程度,既不看它的汽车多少,也不看它百姓穿戴的华丽,只要看看它的厕所,一切都有了,多么深刻的结论呀。其实,要了解一个地方的文化,厕所也是好去处,信不信由你? 记得八十年代初的广西,我见过这样一个气派的小学厕所,两层木楼的结构,楼上是五、六十个坑位,楼下是半个标准游泳池大小的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共车见闻 记得大学毕业后刚有了份工作,那份高兴劲儿就别提了。总觉得自己不得了了。单位很远。每天上班要花费四小时在往返的公共汽车上,但心里还是乐滋滋的。日子长了,觉得公车上的故事还满多的。有关于别人的,也有关于自己的。 80年代初,国家还不很发达。破旧的公车走在路上叮叮咣咣的,除了喇叭不响,好像哪全响。不但破,还四面透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君子动口不动手 俗话说,“君子动口不动手”。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光说不练的正人君子也不怎么好当。别的不说,光这嘴尖皮厚腹中空的劲儿就不太好拿捏。遇到事情,要会说三道四,胡批乱评,有事儿没事儿,鸡蛋里面要挑得出骨头来,用活用滥那两片儿薄薄的嘴皮儿。指手划脚间,还要脸不红,心不跳,大大方方地不懂装懂,不露那没吃过猪肉,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4-04-29 21:51:58)
脸皮 小时候淘气,到了夏天总爱与癞蛤蟆玩耍。北京的癞蛤蟆分两种,一种皮厚癞疙瘩多,一种皮薄癞疙瘩少。皮厚的那种不好玩儿,不论你对它做什么,它总是我行我素。皮薄的那种就好玩儿多了。找一根树棍将癞蛤蟆翻个肚皮朝天,然后,用树棍敲打,只见那肚皮越来越鼓,像要爆裂的一般,看来它是真生气了。 癞蛤蟆提醒了我们,快乐是一种能力。脸皮厚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
[2]
[3]
[4]
[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