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假时,实在等不及纽约姗姗来迟的春天,于是又南下佛州。算起来,这是近两年来第三次去佛州了。不过还是很向往那里的阳光、海滩,尤其是Miami的风情万种。于是毫不犹豫打起行囊出发!
[Ft.Lauderdale,WestPalmBeach]
第一站依然是Ft.Lauderdale,去看望好友Y夫妇。两年不见,真是有说不尽的话,我们推推搡搡地抢着说话、不停地笑,好像回到了中学同窗的年代。
第二天[
阅读全文]
(注:听不懂粤语对白,文中的英文均来自于影片的字幕。)2046是什么?是主人公周慕云在新加坡爱的起点,是他情情所衷的一个心结。是他心里温馨的一个角落,而不只是香港那个憋屈的小旅馆的隔间。
2046是什么?是每个人对爱、对爱人的追问:“Doyoulikeme,ornot?”,“Doyouhavethefeelingsliketherainbow?”,是他想知道又怕知道的答案。不论是一片痴情的木村拓栽,还是逢场作戏的[
阅读全文]
今年春节我正在出差途中。临行前刻意没有通知当地的朋友,因为不知自己那个周末会不会有与工作有关的安排,另外想到朋友们春节也一定早有计划,如果因为我的造访打乱了他们原有的安排多不好啊。
不过朋友L从另一位朋友处得知我的行程,打电话坚持要来接我一同过年,恭敬不如从命,我就高兴地接受了邀请。
L的先生开了一个小时的车穿过整个城市来接我,见[
阅读全文]
(三)孙大哥和孙大哥是多年前在法拉盛(纽约第二大的中国城)邂逅的。一次和R买完菜,集邮的R照例要去地下商场的邮票钱币店逛逛,一进门就听到一个高大的中年男人操着北京话和台湾店主云山雾罩地在侃山。R听得笑了,说“老哥是北京人吧”,老哥一听R的乡音,激动地握住他的手:是啊是啊,老乡啊!
这一下可了不得,老哥遇到了老乡,还是邮友,邮票也不看了[
阅读全文]
(二)小常夫妇
小常夫妇是我十年前刚来纽约时的室友。房东把一大套公寓中的masterbedroomsuite租给了小常夫妇,另一间客房租给了我。我们就这么朝夕相处了一年。
小常夫妇都是清华毕业的。小常毕业后在外企有不错的工作,有一次来美国短期工作,美东美西跑了一遍,喜欢上美国了,就决定留下来。那时B1转F1不算难,小常在语言学校注了册就转成学生身分了,不久[
阅读全文]
序:我不是北京人,但在北京生活多年,所以常自诩为半个北京人。身在异乡,看到北京人也常常会去攀“老乡”,渐渐地身边有了不少北京朋友。说几个北京朋友的小故事,希望他们一切都好。因为没有机会亲自去征得各位主人公的同意,我在姓名及细节上做了一些改动,算是半纪实、半创作吧。
(一)杨姐姐
杨姐姐是道地的北京人,说一口脆脆的京片子,却长了[
阅读全文]
每个在职场上的朋友,不论是搞技术、做学问、搞管理,时间长了,大概都会有点厌倦,觉得朝九晚五、千篇一律的生活没有什么挑战性。于是呢,就会想着跳槽,换了新工作、涨了工资,是会爽一阵,但迟早又会陷入原有的循环之中。
我个人的感觉是,要学会在现有的工作中寻找乐趣,才能真正感受到工作的乐趣。工作不仅是一张支票而已,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曾听到[
阅读全文]
[序:此文是回应一位网友有关激情的评论,原文的观点是平实的爱情是可贵的,“在对方小腹上抹上果酱”之类的激情不足为取,“为了激情寻求第三者的人没有真正悟道”。]
看了网友欣欣的“我觉得为了激情寻求第三者的人没有真正悟道”一文,很同意作者的结论。做第三者本身就是不智的行为,如果只是为了一时的激情去做就更是不值得了。
[
阅读全文]
注:宝宝是我的爱车的爱称;灰灰是我的以前旧车的昵称。
我至今还记得第一次坐小车的尴尬。八十年代父亲“平反”后,大学配了一辆车供他使用。校园在郊区,我平时进城都搭班车或是坐公车。有一次,正统的父亲“假公济私”让我搭他的便车回我在城里的中学。司机叔叔让我坐在后座,帮我关好门,我没注意他怎么锁的车门(老旧的车,不是自动锁),心想[
阅读全文]
这句话听着有点可笑吧?是犬子不久前和我谈话时的提出的“高论”。
事情是这样,儿子一年多前立志要以艺术为业,我当时爽快地说:只要是你自己深思熟虑的决定,我就支持。但心里是有挣扎和反复的,一方面,觉得要让孩子圆自己的梦想,而且我对他的天份还是有信心的,也一直引以为傲;另一方面,又希望他学一个大众化的专业,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艺术的[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