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视片值得看我借得一套大型文献片“走向共和”,耗了我差不多半个月的时间,看完后感觉是:值得,我打给它70分。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这当中的二三十年,对于中国,则是急剧变化的时期。中国自二次鸦片战争后,又经历了洋务运动、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二次革命等。在这期间,中国结束了清朝的专制统治,走向了民国;新思潮开始传来,旧制度[
阅读全文]
崇祯不是坏皇帝通常,末代皇帝都被后人骂为昏君、荒淫无耻、弱智等等,但明朝的末代皇帝崇祯,却是个例外。崇祯帝一生操劳,日以继夜的批阅奏章,节俭自律,不恋女色。崇祯年间的勤奋,与万历、天启相较,朝政有了明显改观。即位之初就大力铲除魏忠贤及其阉党,深得民心。但是,由于主客观的原因,崇祯终究无力挽狂澜于既倒,扶贫大厦之将倾,只落得吊死在景[
阅读全文]
埋在地砖下的银元刘振墉一九四七年,我小学毕业,报考江苏省立如皋师范的简易师范班,在六、七百个参考者中,录取了一百二十人,我幸运地榜上有名。还在高兴头上,拿到正式的录取通知书一看,就浑身冰凉了。因为通知书上规定,入学注册要交童子军服费、教师进修费、讲义费等。这时我家里已经家徒四壁,三餐不继了,进城来的路费和报名费,还是一个同学的父亲[
阅读全文]
俄罗斯的车载厕所刘振墉圣彼得堡冬宫前的广场角落上,停着一辆箱形车,车箱有常见的集装箱那么大,走近才发现,原来是个车载厕所。车箱分隔成左右两半,女左男右。男厕有四个小便池,两个马桶间,两个洗手盆。有自来水洗手,供应卫生纸和擦手纸,很干净,一点异味都没有,每人收费15卢布(折合人民币三元),还发给一张收据。车底下有两根管子直通到下水道,一[
阅读全文]
最讨厌的一本书。最近几个月里,我只要打开电脑,一会儿就会跳出一则广告,而且不是角落上的小窗,是全屏。是讲解易经的广告,我删了它,过些时又跣出来,一天要删它几十次,就好象飞来飞去的蒼蝇,着实烦人。我是用的360浏览器,看来是360收人家广告费太多了,就让我们用户做牺牲了。这是收费课程的广告,据说是学习易经,可以掌握命运,等等。全是一派胡言,[
阅读全文]
关于赫鲁晓夫尽管在我的耳边,听到骂“苏修”、“赫秃”的,何止千遍万遍,但是我对赫鲁晓夫这个人,印象还是很不错。赫鲁晓夫的所作所为,与我们中国有关的主要是这两件事:间接有关的是批判“个人崇拜”;直接有关的是援建中国156项工程。先说赫鲁晓夫批判“个人崇拜”,把斯大林拉下神坛,大致是正面的。不过,这些毕竟是人家的家事,[
阅读全文]
我最讨嫌的两个字
我的讨嫌的两个字是:大国。
不知从何年何月起,由什么人带的头,经常出现“大国”两字,什么大国外交、大国工匠、大国水事、大国风度、大国气派等等。突出大国二字,让小国家的人看了,情何以堪!
只要把国家建设好,富裕又强大;社会管理好,博爱平等自由(这六个字出自田汉)。自然会受到全世界的尊重。
桃李无言,下自成[
阅读全文]
关于沙俄侵占的我国土地
我老家套房里有一张大书架,宽约两米,放的全是古籍、碑帖和拓片。那时我十一二岁,对这些没兴趣。却发现一本地图,32K本,套色(两色),有七八页,前清时印刷,工艺精美。中国的四周都标为“未定界”。东北直达外兴安嶺;西北面叫唐努乌梁海,直到贝加尔湖;西面边界远在现在的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境内;西[
阅读全文]
多读书,多烦恼我喜欢读书,任何时候,总是想各种办法找书来看。到手的书,不管是好的坏的,黄的黒的红的都看,建国后当然是只看革命的书了。五十年代初,从苏联翻译过来一本书,列昴节夫的“政治经济学”,我估计发行了成百万本,在社会上影响巨大。爱学习的本人,更加仔细地、认真地地学习过。这本厚厚的书,内容很多,但全书的主要精神,一言以蔽之,[
阅读全文]
启功大师用公元纪年。刘振墉在瘦西湖西门内的二十四桥景区,有一幅长联出自著名书家启功,引起我注意的是,他用的是公元纪年,而不是干支纪年。干支纪年虽然是中国国粹,但用起来很麻烦,应该将之放到古董橱里收藏。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就要轻装上阵,才能赶超发达国家。[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