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信仰佛教一定要皈依三宝吗一定要看破红尘之后才能学佛吗学佛也须要知识和学问吗在家学佛有禁忌吗学佛是否必须放弃现有生活的享受什么是佛教徒的饮食观杀生的定义和范围是什么为何放生,如何放生佛教徒应以怎样的态度来赚钱佛教徒可以有感情生活吗佛教徒应该如何举行丧葬仪式如何做佛事居士可接受寺院的馈赠吗在家居士如何设佛坛在家学佛如何课诵消灾、延[
阅读全文]
学医与学佛
前言
《学医与学佛》一文,是郭惠珍医师在中国医药学院,为医王学社讲演,由李宜玲学长整理而成的讲辞。明伦月刊于一九八七年三月份,一七二期起,分五期连载。本文是郭医师的现身说法,她以行医者的实际经验,配以学佛者的慈悲胸怀,侃侃道出芸芸众生的苦痛与迷茫,可说是句句肺腑,字字血泪。凡拜读过本文的人,无不被她“在行医路上,认真[
阅读全文]
陀罗尼就是真言法,是佛所说,现在为利益一切众生,特述之如下∶
夫妇合和法
普天下夫妻不和的、十之八九,结为夫妻的,原是前世冤业的对头人,有的是吵闹一世、有的床头吵床尾和,缘未尽也。更严重的是见面眼红、视为仇敌,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当然也有来报答的,善业结合的会较恩爱,但恩爱长久的也不多,大部份开头会恩爱,但,後来则反口。若有如此[
阅读全文]
首先这部经书就是唐代玄奘大师历经艰难险阻十七年从印度取回的那部真经。
这部经在当时的唐朝的社会中,特别是知识分子阶层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这是一部博大精深,对佛学体系全面完整论述的巨著。
其中阐述了大到宇宙起源及自然宇宙运转规律,小到人性中极细微之处,人思维中一切微小的漏洞。
可以说这部书不但是一部修习佛法的修行指南,而且还是一部[
阅读全文]
做任何事要时时想到因果
相信因果是佛法中一个基本的理论,人在没有成佛之前,是没法跳出因果圈子的。有这样的因,一定会产生这样的果,丝毫不能勉强。有的人做了坏事,硬说不相信因果,这种人只是自己骗自己,其实他心中毫无把握,只是口硬心里慌。一旦恶果成熟亦无人能替他受。
为什麽许多人都不相信有因果呢?因为人类的智慧,只能及到今生今世,过去[
阅读全文]
修行精华序
佛教的广博深奥,即使是最聪明的人,穷其一生的精力钻研苦读,也无法完全理解。三藏十二部经教律论,浩瀚无边,处处是宝,字字珠玑,但有几位学佛人能一一阅过?阅过後又有几人能真正吸收?吸收後又有几人能真正实践?因为没有目标,没有方向,没有善知识的相导,没有选对法门,没有在切要急迫处下功夫,所以绝大多数的学佛人都是浑浑噩噩,迷迷[
阅读全文]
正统密宗理论解析-什么是密宗?
正统密宗理论解析
【德威吐库(持明丹珠)著】
正信密宗
【序】
现今末法时期,许多民间信仰,被视为佛教,其中更有许多相似法门,被误认为密宗。佛教有这样众望所归的吸引力固然是好事,但由于多元化媒体的误传,造成鱼目混珠,令社会大众,多受混淆,不知所从。正信金刚乘佛教,俗称「密宗」,因言语隔阂,蒙受极[
阅读全文]
fóshuōāmítuójīng
佛说阿弥陀经
yáoqínsānzàngfǎshījiūmóluóshíyì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rúshìwǒwényīshífózàishèwèiguóqíshùjǐgūdúyuán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yǔdàbǐqiūsēngqiānèrbǎiwǔshírénjùjiēshìdàāluóhàn
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
zhòngsuǒzhīshízhǎnglǎoshèlìfómóhēmùjiànli...[
阅读全文]
许多人都知道持颂楞严咒是很殊胜的,但往往一提起楞严咒就说:「楞严咒好长,好难念,更不好背。」因此持颂的人很少,能背的人更是寥寥无几。这篇文章篇名是「人人都可以轻松地背熟楞严咒」,所谓「人人」是指全部的人--无论资质好坏;「轻松」是指背楞严咒并不难,而且是很简单、轻松愉快的。这是我持颂楞严咒的亲自体会,也感受到许多人因为误认楞严[
阅读全文]
(一)一句弥陀统摄一切法门
念佛未得定前,与禅迥异,因禅心非欣厌取舍,而念佛则欣取乐邦,厌舍秽土; 禅心不能着境,一有所着,便失本来,而念佛则心境对待,能所宛然;禅心应远离法执,而念佛则要利用法执;禅心即是法性身,非生死义,而念佛则应作死此生彼想,凡此种种,悉是禅净互异处。但是若到已得定时,则不同了,念佛三昧的境界,[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