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6-1715:49:50于文化走廊当时是在电影院看的这个电影。看了之后颇有感想,所以就特别注意有关它的评论。但不管是报章网络上还是人们口头评论,与在下想的,不尽相同,可谓“径庭”。当时对这部电影印象很深,觉得有看第二边的必要,就买了DVD。不想这第二遍只成了一个半遍:不忍卒看。以后再也没兴趣去看。成了一部经常想,但不愿再看的好电影。后来曾和人认真[
阅读全文]
2005-06-1619:53:17于文化走廊前几天谈论过《十七岁的单车》。不喜欢。不但不喜欢,还讨厌,觉得真是一无是处。当然这只是个人的看法。想来这种看法或感觉是有原因的。最起码的原因,大概是在下已经不在那个年龄群,也离开北京一段时间了。那群孩子们想的,在那里发生的,既不像当年经历的,也不象一直听说的样子,更不像这里眼前日常发生的,咱能亲身感受的。一切[
阅读全文]
2005-06-0110:59:37于文化走廊城头上有篇文章,列出了国内的十部禁片。在下孤陋寡闻,十部之中,也就看过两三部。《活着》挺有意思,演员演得挺好。禁这部电影,让人摸不着头脑。有什么政治问题?比《芙蓉镇》严重不了哪儿去。《十七岁的单车》绝对应该禁。简直是胡编乱造,一点艺术也没有,不知导演想说什么。有个老美问,这是真的,在北京?咱能说什么?他们还以[
阅读全文]
2005-05-2411:08:45于文化走廊昨天看到城楼上关于流氓燕的文章,今天又是一篇(由于其中有裸照,不利在办公室里观瞻,就不给连接了)。虽然大同小异,但WXC好象挺有兴趣的,也许还要详细报道下去。就象木子美一样,在出名之前咱不知道流氓燕。不过看了昨天的文章,不管是不是八卦,多少有一点想法。文章里翻来覆去说,那个名字小有名气,写了多少万字,等等。在下觉[
阅读全文]
2005-05-2009:42:06于婚姻生活上星期五,WXC城楼上有篇文章,说是美国债台高筑,布什欲将夏威夷卖给日本。有地点,有时间,有人物,头头是道,象煞有介事。当时就感到非常晃眼,恍然大悟似地明白了“抢眼球”的意思。要是信了的话,的确吃惊不小。可总也忍不住笑,WXC竟然转载这样的文章!倒不是不相信美国现在是债台高筑,也不是不相信小布什会穷急生疯,只是觉得,[
阅读全文]
2005-05-0211:19:17于婚姻生活都听过那个著名的相对论例子。如果你读一本看不下去的书,或和无聊的人在一起,会感到时间过的缓慢,象停止了一样。而如果一对热恋的人在一起,时间就象飞一样。有一个讲座上,主讲人拿起水杯问:“这杯水有多重?”有人说四两有人说一斤。主讲人说:“在这里绝对重量是没有意义的。而在于你要拿它多久。如果只是一分钟,没问题。一小[
阅读全文]
2003于婚姻生活
有个典故,“过屠门而大嚼”,说是有个人,经过戏院就摇头晃脑,像是听到了优美的乐曲,在忘情地欣赏;路过屠宰场时就大嚼猛咽,像是在尽情地饱餐各种肉类。这故事听来可笑,大概没人相信。可现实当中,这种人实在是不少见,网上就更多了。反正觉得人家看不见,张扬显摆,蠢态毕露。有人以帅哥美女出现,张口身高,闭口三围的;有的以才子雅[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