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

卖清茶,卖野清茶,卖山野清茶,卖只在此山中的野清茶
博文
(2006-11-25 16:42:33)

常想,过去,现在及未来,多少人"明月"样地装饰了你的窗子,你也就应责无旁贷地去"装饰了别人的梦".
好梦,坏梦?不管他,只管率性"站在桥上看风景",梦由在楼上看风景的去做.
"旧雨来,今雨不来".落魄文人妒旧友仍驾轻云,不免怨语.昨天下雨他到我家来坐坐,喝了几杯小酒,今天雨又下了,这小子或重色,或贪利,或慕荣华,不来了,把老朋友忘了.这世[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6-11-23 08:24:00)

在美国,春节的年味很淡,第一年在Detroit,聚了几个新朋友,涮火锅,没那铜制的传统火锅,就因陋就简,用电饭锅,俩个,辣的,给大人,不辣的,给孩子们.就一餐,已很满足.
到了费城,有了李同学家做伴,年味浓起来.来来往往,就不只是一餐的聚会了.我家懒,年年依然涮火锅,只是不再用电饭锅,改用电炸锅,这电炸锅快,热气腾腾,加上孩子们的叫喊,好不热闹.
李家的年饭品种丰富,品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6-11-23 08:20:22)

说到冯兄弟,毕业分手后还见过几面.
第一次是88年.去合肥开会,会后有差遣去杭州,顺路看了南京的张,就到了杭州余杭塘上的民生药厂.
那年酷热,南方的酷热加上潮湿,闷郁难当.我们睡了地板,电风扇在头上呼呼吹,聊了过去,当时,只是没感展望未来---世事变化奇快,看看冯现在,出有车,食有鱼,居有厦了.
马说,当年毕业时,人才仍稀缺,只要脚踏实地,多少都会有所成.
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6-11-23 08:17:08)

关于侯,脑中的印象是瘦的弥勒,不笑不说话.
他的老家好像是临潼.
记得清楚的是,入学不久,全年级庆祝侯入团.大家都是团员,只他不是,他才该是头啊!---可见他的不随波逐流.
不笑不说话是他的为人,为人与做事要区别对待,侯做到了.大学时我就常见他与虎为啥专业上的破事在面红耳赤,看他们时,他们却都笑了.
他后来去了个小城,讲良心话,当时有"谪居"的成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06-11-23 07:56:34)

戴是个平实的才女,永远的清靓,如人间四月天.
大学年代,风,潮,流,此起彼伏,东风西风,你来我往,可没见她迈过模特步,没见她着过时尚妆,也没听她追逐过西洋曲.正因为此,碾转来的消息说,在西安,在北京,甚至到了海外,追求者甚众------追求者的眼睛是最明亮的呀!
那四年,只在元旦前后才是放松狂欢的季节.我也只是在这个季节的一个晚会上与戴有过一次闲聊.聊的很轻松,没[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6-11-23 07:27:02)

据说,高加索山区的一个village,长寿的villagers很多.scientistsfromRussia研究发现,thevillagers长期饮食一种用米酿制的软饮品.
云南山区的一个village长寿的villagers很多.Chinesescientists研究发现,thevillagers长期饮食一种用米酿制的软饮品.
这就是酒酿(米酒,甜酒---),在西安,popular的叫稠酒.
我们在西安习惯于隔三差五尽性饮一次稠酒,到美国后没了这的供应,馋得要命.女儿要Daddy想办法,[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老邸怕交买路钱,还没回来,兄弟我先作点回忆.
这老邸能明察秋毫.入学不久,新生联欢会,万师点名,四川娃子何用陕西话应了个"到",老邸乐得前仰后合.我很莫名其妙,很多天后才知原委.
有一年,越野跑,兄弟我也去施展筋骨,到终点,就听一女中音用高音喊
"袁,你108名,袁,你108名,袁,你108名,-------"
给了我极大的打击和极大的鼓舞.
鼓舞是因为,我终于忝[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06-11-23 07:12:28)

刘的沉默是有名的.
吃了晚餐,在校园及周围走走,助消化并舒缓一天的紧张.两人散步,总得说点啥吧.
"刘,你看,这城墙快修好了."
这是在找话题.
没回音.
"刘,你看,这城墙上草开始发芽了."
这仍是在找话题.
仍没回音.
如此几次,气得我宁愿单遛也不找他了.
他沉默不影响他的豪爽.大枣花生是他的故乡特产,我享受了不少.入学第一天就享受[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6-11-23 07:04:57)

清蒸的水产也是我的所爱.不能吃的太多,太多就是果腹所为,没了那种那样的感觉.
清蒸大闸蟹,一次两三只,生姜末,醋,慢条斯理地,品上两三个时辰.不失优雅.很小资也!
菊瘦蟹肥.秋末,蟹攒足了能量准备过冬,它没料到这却成了人类小聚的由头.你瞧:
宋时.
西湖边,张员外家的码头,一只乌蓬船疾驶而来,船头上立着一瘦弱书生,手中提着一串用稻草绑起的大闸蟹.船尚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6-11-23 06:31:24)

治大国若烹小鲜!
这话有两种解释.一是讽统治者不把国家当回事,治理国家象做鱼一样的儿戏.二是说治理国家与做鱼是一样的道理,要悉心.
我更喜后种解释.
鱼和羊,腥膻之物,调理好,却是鲜美的佳肴.愈腥膻,调理好,愈鲜美.国与人与鱼和羊是同样的.乱世有豪杰,有豪杰不被善用则世乱.捣蛋的娃有某种天赋,天赋不得发挥,娃憋气,胡捣.
鱼之腥是因其肉美,营养丰富而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
[16]
[17]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