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住在东郊水碾河附近,我们去看他总要穿通城。欲亲身体验大城市的交通拥挤,不乘公交车不算知根知底。一般来说这段十公里左右的路程需要一至两小时,碰到堵车,那就没点了。
打的会节约点时间,不过好不到那里去,到是更有机会听听靠交通为生的出租车司机们的心声。有次出行与司机交谈,并不因为交通,而是另外一件事让我颇感意外。与这位的[
阅读全文]
在成都的这段时间,我们没有住在宾馆,而是住在岳父母家的别墅里。岳父家的别墅位於成都西郊三环路外边的清水河畔,他们早年的投资决策无疑是高明的,以现在的房价计算,靠退休金的老人们,可是无法奢望这样的住宅。现在好了,他们有自己的生活乐园,房前屋后还开辟了果园和菜园,黄桷兰、牡丹、君子兰、米兰、桂花、栀子花令人目不暇接,高高的[
阅读全文]
刚过清明节,我们决定赶快去青城后山扫墓。
为了旅游的便利,成都市新建了去青城山的高铁,扫墓的人也因之得福。我们选择驾车而行,成灌公路现在也不止一条,老路仍然存在,而且不用收费,往来车辆极多。图个清静,我们则选择了新建的高速公路,从成都到灌县五十多公里收费四十元,路面质量不错,从沿途的绿化带可以看出人们所花的功夫。跑在高速[
阅读全文]
今年初春,再次踏上归途。故乡,便是那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有幸乘坐中国国航(AirChina)班机,亲身体验了他们所提供的越洋飞行服务。出於竞争的需要,国航机票价格非常低廉,一千美金就可以到达成都双流,我们以前极少搭乘国航班机,这次受特廉票价的吸引,不妨试了一试。星期三一大早,弟弟开车将我们送到底特律机场,一切顺利,中午时分便到[
阅读全文]

(七)扎根车城
回到底特律,再不像从前,真有点我胡汉三又回来了的感觉,财大气就粗,马上注册三门课,这回有经验了,学什么不重要,拿学位并不因为你学会了什么,我觉得自己已经会的东西就用不完,不需要再学更多用不完的东西。选了一位台湾教授,一位大陆教授,一位俄国教授的课,他们就是有口音,我也听得懂,还不算自己这几个月走南闯北增加的英语水[
阅读全文]

(六)四川人在的纽约
去纽约的计划,经过了缜密的安排,上海老大哥过几天要去纽约看老婆,我的前同事博士毕业,在克利夫兰找到博士后工作,希望我能去南卡帮她搬家,连底特律飞哥伦比亚的机票都寄来了。同上海老大哥商量后,决定我先飞去南卡帮朋友搬家,他随后开我的小车来克利夫兰汇合,一同去纽约。毕竟克利夫兰在去纽约的顺道上,看是天衣无缝的计[
阅读全文]

(五)讀洋學位
前面讲了,出国前考了个不中用的托福,不是说成绩不中用,而是指底特律大学的规定。随着全球国际化进程步伐加快,到底特律大学留学的外国留学生,鱼龙混杂越来越多,那种高分低能的学生,他们见得多了,底大自创一套英语水平测试,所有国际学生必须参加这一入学考试,所有其他英语水平考试成绩仅供参考。根据底大英语考试成绩,再附加入学[
阅读全文]
(四)与学友一起的日子
有了通信地址,赶快写信回家,搭起通讯桥梁。每分钟三块多的电话费太奢华,写信,是我能够负担的唯一而不是之一的通信手段,也是我眼下最想干的事情,到美国已经一个多月了,还未与家人联系过,他们一定还在担心,正闯荡海外的游子前景何如。没有我的日子里,一家老小过得如何,妻子身上的压力可想而知。初到美国沿途及现在,眼花[
阅读全文]

(三)校园初体验
住宿安排停当,我便开始外出活动,从密大工学院所在北校园可以乘学校的校车穿梭各处,安阿堡是以密大为主的大学城,没有校车还真不方便,何况校车是免费的。
学弟正在准备博士论文答辩,显得十分忙碌,学弟媳妇也在东密西根大学边读书边工作,只有我是个闲人。有时我就给他们做做饭,炒炒菜。粗枝大叶地,我尽量做自己拿手的川菜,哪[
阅读全文]

(二)人在旅途
旅程第一段,大约两小时以后,我已身在异乡,进入香港,天色察黑,飞机平稳降落启德机场。走出机舱的时候,便有不同的感觉,虽然以前也走南闯北,无论到那里,高兴的时候就说四川普通话,不高兴便我行我素,改说方言,主人翁的感觉总是相伴。这英国殖民地香港,给人的感觉就不一样了,除了英语,便是粤语,说不来,听不[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