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打工记–中餐馆
我在中餐馆打过两次工。
出国前,就听说过,留学生都在餐馆里打过工。没有在餐馆打过工的留学生,不能说经历了留学生活的全过程。我到美国时正值暑假,先飞到妻子上学的P市。安顿下来后,我们请妻子的朋友们在家里吃饭,做了十几个菜,都是我掌勺。我并不擅长厨艺,略知基本功而已。出国前常住学生宿舍,很少实践,更没有主办过宴席[
阅读全文]

地中海游轮自助游日记(8)苏莱曼清真寺从地下水城出来,沿大街走就到了君士坦丁柱。这是君士坦丁大帝在迁都君士坦丁堡时建立的,将近1700年历史。现存35米高。君士坦丁柱正在维修,被脚手架包围,无可观处。我们乘出租车去苏莱曼清真寺。司机是一个土耳其老头。虽然我们对城市道路不熟悉,但对大致方向还是清楚的,自信不会被骗。谁知一打表,计费表就显示3百万[
阅读全文]

中国政府为什么不查豆腐渣?汶川地震过去快要一年了。当时政府答应的和马屁文人余秋雨含泪向灾民保证的“救灾的紧急任务过后,就会着手调查地震中豆腐渣校舍”的许诺,却迟迟没有着落。不仅如此,就连地震中死亡的学生数目至今也没有一个交代。民间人士对政府不再抱信心,自发调查起汶川大地震死难儿童和豆腐渣工程。政府却对此坚决镇压和百般阻挠。长沙李卓[
阅读全文]
中西文化对比看告密和大义灭亲
近来中国文化界出了几件和告密有关的事件:由寓真的《聂绀弩刑事档案》和章诒和的《谁把聂绀弩送进了监狱?》两文揭出的聂绀弩被同事和友人告密而定为现反罪。再往前有华东政法大学杨师群教授授课时抨击中国社会现状,被两位女学生向公安告密是“反革命”一事;几年前还有吉林艺术学院女教师卢雪松在课堂上和学生讨论纪[
阅读全文]

从皇宫出来已过中午。我们在古罗马竞技场广场旁的饭馆吃中饭。两个餐馆相连,侍者争相把我们往自己的餐馆拉。我们选了一个吃海鲜的。坐在室外,看广场上过往的人群。点了一道烤鱼和一个烤羊肉串,鱼和羊肉都是典型的土耳其餐,味道还不错。餐毕,用信用卡付账。侍者掏出一个无线刷卡机,没想到这里还有这么先进的技术。
烤鱼和烤羊肉串
街边饭馆地下宮[
阅读全文]

地中海游轮自助游日记(6)奥斯曼后宫艳史
皇宫左侧是苏丹的后宫,参观后宫需要另外买票,票价10里拉。导游书说,参观后宫的人很多,必须组队跟随导游参观,半小时一组。实际上,买票就进,也无人导游。
土耳其后宫模型
这里是苏丹的成群妻妾生活的地方。苏丹的妻妾最多时达到300人。后宫进口是两排小屋,是太监住的地方。奥斯曼禁宮多用黑奴太监。因为即[
阅读全文]

地中海游轮日记(5)苏丹的宫殿
从蓝色清真寺出来,沿山而下,就是大海。海边有拜占庭帝国时期的皇宫城墙遗址。
路边有一留着两把大刷子胡子的土耳其老头在卖果汁。我们问他可不可以照相。他痛快地应允了。并给我们表演用手压的榨汁机榨果汁。我们买了石榴汁喝,4个里拉两杯。第一次喝鲜石榴汁,味道很好。
这里距托普卡皇宫(TopkapiPalace)很近。但我们走[
阅读全文]

地中海游轮自助游日记(4)蓝色清真寺的味道
也许是因为现在是伊斯兰的拉马丹斋戒月,伊斯兰教徒白天不进食,在晚上活动却很热闹。很晚了还有人在街上大声喧哗,唱歌。再加上时差的影响,晚上睡得很不踏实,一早就起。早知睡不好,不如去坐夜车到棉花堡。
旅馆包括早饭,内容和美国的早饭自助餐很相似。特殊的是一些蜜饯和蜜枣,土耳其人爱吃蜜饯,特别是蜜枣[
阅读全文]

地中海游轮自助游日记(3)古罗马广场上的拉马丹
从索非亚大教堂出来,太阳刚落。在索非亚大教堂和蓝色清真寺之间的公园里布满了一家家席地而坐的土耳其家庭,多是妇女和儿童。原来这几天是伊斯兰的斋日,只有当日落之后,伊斯兰教徒才能吃饭。今天又是周末,所以他们都聚在这里野餐。街旁布满了卖食物的小吃摊,卖各种土耳其食品。我们尝试了土耳其肉夹馍,当[
阅读全文]

地中海游轮自助游日记(2)初识伊斯坦布尔下午两点,乘瑞士航空班机到伊斯坦布尔。出关手续很简单,只需要落地签证,每人收费20美元。在签证窗口,官员看钱不看人,只管收钱盖章。出关后,找到一个ATM机,取出两百里拉土币。银行和兑换所的外币兑换率都比较低,还要收手续费。所以我们这次旅行只用信用卡和从ATM机取外币,这样的兑换率最好。
网上介绍说,从机[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