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空军苦练远程精确打击挑战难度极限
2007年12月26日星岛环球网
【星岛网讯】解放军南京军区航空兵某师近日展开了多场实战化远程精确打击演练,不断冲击演练的难度极限。
以实战要求组织普通演练
《解放军报》报道,该师早前受领了一个对地面纵深目标实施远程精确打击的演练任务。对于经常参加实弹训练的飞行员来说,完成这种背景并不复杂的演[
阅读全文]
美国海军打造超级巡洋战舰弥补核航母不足
2007年12月26日星岛环球网
【星岛网讯】美国国会日前向海军发出指示,要求海军下一代巡洋舰CG-21采用核动力。由于核反应堆对战舰吨位以及配备武器都有很高的要求,分析认为,这种新型巡洋舰将会成为美国海军的“轻型航母”,弥补美国海军现有核动力航母的不足。
美国环球战略网报道,美军CG-21巡洋舰起初在设计[
阅读全文]

目击国内首次智能化灵巧弹药攻击试验(图文)!
作者:佚名
[
阅读全文]
反舰导弹(今日中国防务)<br><br> 环球时报•环球网消息:英国今日中国防务网站12月21日刊载文章,分析中国海军022型隐身双体穿浪导弹攻击快艇,称它确实是现代海军史上第一种现役战斗型双体快艇。<br><br> 文章说,解放军海军新一代022型隐身导弹攻击快艇于2004年首次出现,首艘2208号于2004年4月份在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上海求新造船厂下水,该艇的最大特色在于高速穿浪双体造型设计,其横截面具有明显的雷达信号消减特征。<br><br> 中国有好几家造船厂参与到022型导弹隐身快艇的建造中,目前至少有4艘022型导弹艇进入解放军海军服役,更多该艇有望陆续服役。<br><br> 2004年夏季,一种新型海军战斗艇在上海求新造船厂首次露面,这种神秘的快艇设计成双体穿浪造型,并具备横截面雷达信号消减特征。<br><br> 时隔不久,这种神秘的快艇被认定是为解放军海军生产的新型022导弹“快速攻击艇”(FAC),首艘2208号于2004年底完成海试工作,很可能在2005年入役。<br><br> 紧随其后,2209号、2210号和2211号在2005至2006年间陆续服役。从2006年初开始,更多的此种导弹攻击快艇继续生产,并将逐渐替代日益老旧的021型“黄蜂”级导弹“快速攻击艇”。<br><br> 双体船已经存在好几个世纪了,主要用作航海运动项目中。近些年来,出现一个日益增加的趋势,就是将双体船设计成高速舰艇。尽管过去,已有相当数量的双体型后勤或战斗支援舰艇出现,但是,除了022型隐身双体攻击快艇之外,现代海军历史上尚没有直接用于战斗角色双体舰船,022型双体隐身导弹攻击快艇确实是世界上第一种现役战斗型双体艇。<br><br> 无独有偶,美国海军也在实验一种名为“海上战士”的高速穿浪双体舰,用来扮演滨海战斗角色。<br><br> 这种022型双体隐身穿浪艇速度很高,与普通单体船相比,在高速运行时更加平稳,尤其是在近岸的浅海海域,这种快艇的优势更加明显,因为大型单体舰将受到吃水深度的限制。<br><br> 这种022型导弹艇将与大型水面战舰和岸基飞机一起,承担海防任务。<br><br> 022型导弹艇在尾部配备两套大型导弹发射装置,每套装有4枚YJ-83(鹰击-83)反舰导弹,前甲板装有一门俄罗斯制AK-630型30毫米近防炮系统,甲板正前方还配有两具4单元发射装置,可能用作发射诱饵弹。<br><br> 022艇还装备一根较大的桅杆,上面配备许多不明传感器,两套导弹发射装置之间还配有一套数据链天线,表明该艇能够从其他水基或空基传感器上接收目标信息。(张加军) <br><br><img src=http://i1.sinaimg.cn/jc/p/2007-12-26/U1335P27T1D478371F3DT20071226085345.jpg><br>中国海军022隐身导弹艇编队对空开火<br><br><img src=http://i2.sinaimg.cn/jc/p/2007-12-26/U1335P27T1D478372F3DT20071226085349.jpg><br>这种部署在中国北方地区的022型隐身导弹快艇,采用黑-灰-蓝-白涂色的伪装(今日中国防务)<br><br><img src=http://i0.sinaimg.cn/jc/p/2007-12-26/U1335P27T1D478373F3DT20071226085351.jpg><br>中国将陆续服役大批022型隐身导弹快艇<br><br><img src=http://i1.sinaimg.cn/jc/p/2007-12-26/U1335P27T1D478374F3DT20071226085355.jpg><br>中国海军022隐身导弹艇参加海军联合军演<br><br><img src=http://i0.sinaimg.cn/jc/p/2007-12-26/U1335P27T1D478375F3DT20071226085357.jpg><br>中国海军022隐身导弹艇群停泊军港<br><br><img src=http://i2.sinaimg.cn/jc/p/2007-12-26/U1335P27T1D478376F3DT20071226085400.jpg><br>中国目前正在大批建造022隐身导弹艇)
英国称中国022隐身艇可装备8枚鹰击83反舰导弹
2007年12月26日环球网
中国海军022级隐身导弹艇发射C803反舰导弹
022型导弹艇在尾部配备两套大型导弹发射装置,每套装有4枚YJ-83(鹰击-83)反舰导弹(今日中国防务)
环球时报•环球网消息:英国今日中国防务网站12月21日刊载文章,分析中国海军022型隐身双体穿浪导弹攻击快艇,称它确实是现代海军史上第一种[
阅读全文]
粟裕在淮海决战的日子里
2007年12月26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粟裕,1907年8月10日生,湖南省会同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了南昌起义;1928年到井冈山,历任连长、营长、师长、军参谋长等职,参加了创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和历次反“围剿”作战;后坚持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历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员,先遣支队司令员,[
阅读全文]
称,最新发现存在裂纹的战机属于马萨诸塞州空中国民警卫队第104战斗机联队。作为美国空军大范围基地调整工作的一部分,第104战斗机联队正处在从飞行A-10“雷电”转为飞行F-15战机的任务转换过程中。 <br><br> 空军现有的442架F-15A~D型飞机自11月3日事故调查人员断定该飞机在飞行中发生解体严重事故以来,几乎一直在停飞。但较新和较大型F-15F“攻击鹰”战机却未停飞。F-15战机在空军战斗司令部领导John Corley将军确认该飞机安全可再次飞行之前将会一直停放于停机坪。 <br><br> 据密苏里州坠机事故调查委员会的领导称,其所关注的问题是F-15战机蒙皮下的前金属纵梁,该梁主要支撑驾驶舱和加固该战机。(中国航空信息中心 洪山) )
美空军F-15又面临停飞?发现第9架有裂纹的F-15
2007年12月26日11:26:31 来源:中国航空信息网
F-15双机编队资料图片[资料图片]
美军F-15战机[资料图片]
美国《空军时报》2007年12月22日报道由今年11月2日密苏里州空中国民警卫队一架F-15战机发生坠毁事故所引起的检查中,现又发现了具有相同裂纹的第9架F-15“鹰”战斗机。
空军战斗司令部发言人周五(21日)称,最新发现[
阅读全文]
美媒称中国情报人员渗入美国家安全局专家驳斥
2007年12月26日中青在线-青年参考
12月21日,美国《华盛顿时报》、合众国际社等媒体似乎抛出了“惊天猛料”,称“中国情报部门”的人成功打入美国国家安全局夏威夷行动中心,除了“窃取国安行动密码,掌握情报搜集渠道”外,还试图拉美国国安局的华裔特工们“下水”。尽管这些媒体的报道“栩栩如生”,但[
阅读全文]
)
驻伊美军:无勇气说圣诞快乐
2007年12月25日国际在线
伊拉克局势伊战回顾伊拉克乱局白宫如何求解
圣诞将至,24日下午,驻伊美军第四中队第二骑兵团的美军小伙子们整装待发。不过,他们不是要去参加充满欢笑的圣诞聚会,而是和往日一样,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钻进几年来一直陪伴着他们的冰冷的装甲车,开始在巴格达的巡逻。
这是美军在伊拉克迎来的第五个[
阅读全文]
是由美国国会通过法案成立的,资金几乎全部来源于政府拨款。该基金会形式上是私人运作,但其实是一个政府部门,与国务院、中情局和国际开发署配合行动,有“第二中情局”之称。 <br><br> 全国维护民主捐赠基金会自成体系,有4个相关机构:共和党的国际共和研究所、民主党的全国民主研究所、美国商会国际私人企业中心及劳联和产联的国际劳工团结美国中心。此外,还有许多所谓非政府组织受其资助,包括《民主杂志》、世界民主运动、国际民主研究论坛、里根-法塞尔奖学金项目及国际媒体援助中心等等。 <br><br> 1982年,时任美国总统里根倡议成立专门机构,以在全球“推广民主”。次年,美国国会通过《国务院授权法》,拨款3130万美元成立全国维护民主捐赠基金会,并规定其总部设在华盛顿。该基金会的任务,主要是做一些中情局因美国法律禁止而不得从事的活动,比如支持别国政党。 <br><br> 该基金会每年从政府预算中获得拨款,被包括在国务院和国际开发署的预算当中。在2004财政年度,它的收入为8010万美元,其中7925万美元来自政府拨款,只有少数来自其他基金会捐赠。而向全国维护民主捐赠基金会捐钱的3个基金会,其实也是政府的合同商。因此,从经费来源上看,这一基金会是十足的政府机构。 <br><br> 全国维护民主捐赠基金会从性质上说是超党派组织,它每年从国会获得拨款一半分配给其下4个相关机构;另一半则拨给向其申请经费的境外组织。 <br><br> 该基金会长期由卡尔格什曼领导,此人曾是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的高级顾问和美国社会民主党的执行干事。基金会现任和前任董事中的名人包括“911”事件独立调查委员会共同主席李汉密尔顿、前参议院多数党领袖比尔弗里斯特和著名保守派理论家迈克尔福山等。 <br><br> 全国维护民主捐赠基金会的网络遍及全球,行事方式与中情局十分相似,它支持的对象是全世界的右翼和代表大企业利益的政治组织。该基金会创始人之一艾伦温斯坦就曾直言不讳地说:“我们今天做的事情,就是25年前中情局曾经做过的事情。” <br><br> 经典案例—— <br><br> 全国维护民主捐赠基金会参与境外颠覆的经典案例是委内瑞拉。自1999年查韦斯在委内瑞拉建立左翼政府后,美国千方百计企图颠覆这一政权,其中全国维护民主捐赠基金会扮演了重要角色。 <br><br> 该基金会通过设在美国驻委大使馆内的美国国际开发署办公室和由美使馆控制的三个“私人”办事处开展活动。这三家办事处同几十家委内瑞拉机构、政党和组织进行联系,向它们提供活动资金。 <br><br> 全国维护民主捐赠基金会在委主要活动是通过提供资金、活动场所和邀请访美等手段,支持政治反对派推翻查韦斯政权及其政党联盟,包括向反对派政党、非政府组织、媒体、研究机构、大学、工会和企业主提供资金、培训人员、提出建议、进行领导等,对查韦斯政权实行“静悄悄的干涉”计划。 该计划有短期、中期和长期明确的目标。它始于克林顿政府时期,布什 执政以来,这项计划得到加强。在接受该基金会资助的组织和个人中,有一些直接参与了2002年的未遂政变、2003年石油业大罢工和2004年企图罢免查韦斯的公民表决。但这三次阴谋均未成功。 <br><br> 据美国媒体披露,该基金会向委内瑞拉反对派组织——争取自由经济知识传播中心和民主协调,提供了113万美元,资助其“建立委内瑞拉共识”计划,用作举行研讨会、开展活动的经费。民主协调在获得经费后,制定了“国家共识计划”即过渡计划,计划的目标是推翻查韦斯政府,建立过渡政府。委反对派另一个组织“请加入”组织获得5万美元资助,专门用来征集反对查韦斯的人的签名,想通过2004年全民公决投票来罢免查韦斯,但遭到失败。 <br><br> 在去年大选中,全国维护民主捐赠基金会又千方百计企图阻挠查韦斯再次当选总统,又再次失败。 <br><br> 金融炒家帮衬政府——开放社会研究所 <br><br> 与美国政府成立的全国维护民主捐赠基金会不同,开放社会研究所是由国际金融炒家乔治索罗斯创办的,与他旗下的索罗斯基金会其实是一个机构、两块招牌的关系,总部都在纽约。此外,索罗斯还设立了“西非开放社会倡议”和“南部非洲开放社会倡议”这两个相关项目。 <br><br> 尽管不是出自美国政府“嫡系”,但开放社会研究所—索罗斯基金会在全球“推广民主”、颠覆政权方面的目标与美国政府不谋而合,并经常与政府机构相互配合。 <br><br> 目前,索罗斯基金会在欧洲、亚洲、拉美和非洲都设有分会,但名号各有不同。这一基金会的活动已延伸到了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运作模式通常都是由开放社会研究所提出计划,然后由各地的索罗斯基金会负责实施,两个机构一年的花费分别为5亿美元和4亿美元。 <br><br> 开放社会研究所-索罗斯基金会对外宣称,其宗旨是“致力于建设和维持开放社会的基础结构和公共设施”。但批评者指出,“开放社会”不过是一个招牌,援助和扶贫也不过是装饰门面。索罗斯的真实意图是向那些“不够民主”的国家输出美国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掀起“民主浪潮”,通过国家政权更迭为自己的金融投机鸣锣开道。因为根据他的理论,一个“封闭”的社会缺乏金融投资的机会,只有“开放”了,才能让他发财。 <br><br> 经典案例—— <br><br> 索罗斯出生在东欧,在美国发迹后时刻不忘“改造故乡”。苏联解体后,他的基金会便开始在独联体国家投棋布子: <br><br> 1990年,该基金会在乌克兰创建国际复兴基金会,大搞“民主渗透”。截至2004年,共投入经费8200万美元,除了在首都基辅设立基金会总部外,还在24个地区开设了分支机构;基金会1992年进入摩尔多瓦,推广西方价值观;1993年选中在西方有“中亚民主岛”之称的吉尔吉斯斯坦,重点扶持该国的独立媒体,并以卫生、文化、教育等领域为突破口,迅速扩大影响;1994年进军格鲁吉亚,正式跻身外高加索;1995年,索罗斯将自己的触角伸向中亚大国哈萨克斯坦,试图将其作为进军中亚的桥头堡;1996年打入乌兹别克斯坦。鉴于外高加索的战略地位,1997年,索罗斯基金会将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纳入其全球网络。 <br><br> 在俄罗斯,不但设有索罗斯基金会分会,还有近10个所谓研究机构。开放社会研究所-索罗斯基金会在独联体国家活动的目的都是宣扬美国的民主、自由价值观,为建立亲美政权服务。 <br><br> 2004年底,乌克兰爆发“橙色革命”。美国议员透露说,索罗斯基金会下属的乌克兰开放社会研究所在发动“橙色革命”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后来当上总理的尤先科就是该研究所的董事会成员。2005年,吉尔吉斯斯坦发生“黄色革命”。实际上,索罗斯基金会下属的吉尔吉斯斯坦开放社会研究所早就为在吉推行“民主”做了大量工作。<br><br> “老牌颠覆专家”——自由之家 <br><br> 自由之家总部也在华盛顿,并在大约12个国家设有分部。该组织最出名的是每年发布对各国民主自由状况的年度评估报告。自由之家创办于1941年,是美国老牌的“颠覆专家”。 <br><br> 虽然号称“独立智库”,但自由之家四分之三的经费来自政府拨款。早在冷战时代,它就支持过苏联和波兰的一些持不同政见者。如今,它的触角不仅普遍及独联体和东欧,还在中东、中亚和拉美设立了据点。 <br><br> 自由之家的最高权力机构为理事会,成员包括前政府官员、商人、工会代表、新闻记者等。前中情局局长伍斯利曾任理事会主席。目前理事会成员中包括前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和世界银行前行长沃尔福威茨。 <br><br> 由于自由之家经常发表报告对别国品头论足,引起了国际社会极大不满。一些西方学者也认为这些报告完全以美国的一己之见为标准,充满了偏见。 <br><br> 而该组织更重要的任务,是在一些国家推动“人权”和“自由”,达到颠覆政权的目的。据悉,目前该组织的“工作重点”是朝鲜和非洲。另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该组织是受到美国国务院资助、在伊朗进行“秘密活动”的几个机构之一。 <br><br> 对于颠覆别国政权的使命,自由之家倒并不讳言。该组织在一篇所谓研究报告中称,“颠覆政权的催化剂在于广泛和非暴力的公民反抗,具体手段包括抵制商品、大规模抗议、封锁、罢工和违抗命令,从而削弱专制政权的合法性和他们的支持者,包括军队的忠诚度。” <br><br> 麻省理工学院自由派教授乔姆斯基早在1988年就指出,自由之家与中情局、自由欧洲电台等官方机构沆瀣一气,长期为美国政府和国际右翼势力扮演宣传工具的角色。 <br><br> 经典案例—— <br><br> 2005年,吉尔吉斯斯坦发动动乱,总统阿卡耶夫苦心经营15年的政治基础在一个月之内就被彻底颠覆。据美国媒体批露,自由之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br><br> 《我的重要新闻》是吉反对派主办的一份报纸,吉尔吉斯斯坦局势动荡之际,该报至少接受了美国政府7万美元的资助,并由自由之家在吉分会下设的印刷厂出版。在阿卡耶夫下令掐断自由之家分会电力服务的次日,美国驻吉使馆便向自由之家紧急支持了两台发电机,发电机上清楚地标注着“美国政府财产”的字样。 <br><br> 在吉议会选举前夕,《我的重要新闻》刊载了一座修建中的阿卡耶夫总统的“豪宅”的照片。此举立即在吉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激起了民众对阿卡耶夫政府的不满。当时反对派领导人在自由之家资助下,成卡车地运送报纸在全国范围内免费分发。 <br><br> 缅甸乱局背后的“操盘手”——爱因斯坦研究所 <br><br> 这个冠名“爱因斯坦”的研究所乍一听好像是个科研机构,但实际上是一个总部位于马萨诸塞州剑桥、以在全球策划不流血“软政变”著称的机构。 <br><br> 爱因斯坦研究所的创始人吉恩夏普是研究“通过非暴力反抗颠覆政权”的专家。他和该研究所所长、美军退休上校赫尔维为全球各地的持不同政见者提供培训。塞尔维亚、津巴布韦、委内瑞拉、缅甸、乌克兰等国的持不同政见者都曾受过该机构的“教诲”,并在这些国家的政治风暴中加以运用。 <br><br> 法国记者梅珊曾经写过《爱因斯坦研究所-中情局制造的非暴力运动》一书,对该组织如何通过“非暴力反抗”进行“软政变”进行了详细披露。爱因斯坦研究所的经费来自于全国维护民主捐赠基金会,归根到底也是出自政府拨款。 <br><br> 据悉,该组织定期向美国国会和政府提出意识形态进攻的策略报告和计划,然后由研究所下设的“人权基金会”、“民主价值基金会”及“宗教自由基金会”等多个子机构实施。在前苏联解体和东欧巨变以及近年来的“颜色革命”当中,都有该组织的影子。目前,它的工作重点是缅甸。 <br><br> 经典案例—— <br><br> 据媒体披露,在最近缅甸发生的所谓“藏红色革命”当中,爱因斯坦研究所创始人夏普其实是一系列反政府活动的“总导演”。 <br><br> 爱因斯坦研究所自1989年开始便在缅甸活动。据悉美国政府曾一次性拨给该所5200万美元作为缅甸专用经费。该研究所现任所长赫尔维是美国前驻仰光使馆的武官,也是中情局特工,对颠覆政权十分有经验。 <br><br> 1989年,在赫尔维引荐下,夏普来到缅甸,为当地反政府人士提供“非暴力反抗”方面的训练。在此次缅甸动乱中,爱因斯坦研究所借着多年来建立的网络和人脉兴风作浪,与全国维护民主捐赠基金会配合行动。 <br><br> “伪智库”声名狼藉 <br><br> 这些“伪智库”不仅在国际上声名狼藉,在美国国内也引发了许多抗议。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恩保罗4年前在国会痛斥全国维护民主捐赠基金会的作为,指其以“推广民主”为名推行美国少数利益集团的主张,自身管理不善,贪污现象严重,不但浪费美国纳税人的钱,而且反而在国际上给美国处处树敌,并呼吁国会取缔这一组织。 <br><br> 一些美国自由派学者、律师和活动家更是创立了国际民主基金会,与全国维护民主捐赠基金会针锋相对。他们指出,“民主在美国已陷入急剧恶化的可悲境地,但美国政府却以全国维护民主捐赠基金会等组织为依托,在海外大肆从事自诩为建设民主国家和促进民主等触目惊心的伪善活动”。相反,他们呼吁全世界人民支援和促进美国自身的民主。 )
揭秘美国伪智库:手握“软刀子”专门搞颠覆
2007年12月26日《环球》杂志
9月28日,乌克兰议会反对派政党“我们的乌克兰-人民自卫”竞选联盟的支持者在首都基辅市中心举行集会,为该竞选联盟参加议会选举造势。9月30日,乌克兰将提前举行议会选举,目前各派正在积极“备战”。新华社记者沈伯韩摄
在颠覆别国政权方面,美国一直是双管齐下,软硬兼施。对付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