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反恐法终获通过印度洋供油活动即将恢复
2008年01月11日中国新闻网
日本众院11日下午举行全体会议,根据日本宪法第59条的规定再次对本届国会最大焦点“新反恐特别措施法案”进行了表决,法案最终凭借出席议员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赞成票获得通过。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在此之前召开的参院全体会议上,法案因民主党等在野党的反对票占多数而遭否决,而民[
阅读全文]
)
六名驻伊美军原来是死于伊拉克反美武装所设下的“地雷屋”
2008年01月10日 人民网
让美军十分头疼的伊拉克反美武装分子[资料图片]
伊拉克反美武装狙击手[资料图片]
驻伊拉克美军近日连遭“基地”组织发动的炸弹和地雷伏击。其中,仅仅9日一天,就有6名美军因误入反美武装设置的“地雷屋”而被炸死。有关方面透露,事发地点位于迪亚拉附近,此前一天,也[
阅读全文]
军发动的攻势,争取时间掩护后续兵团到达,进行反击准备,在三八线南北地区进行的防御战役。 <br><br> 中朝人民军队由休整转入防御 <br><br> 联合国军在中朝人民军队第一、第二、第三次战役的打击下,丢失汉城,退至北纬37°线附近地区。由此,美国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加剧,对朝鲜战争的战略问题,是撤是守,又一次展开争论,最后仍坚持不退出朝鲜的方针。为争取时间,恢复攻势,挽回其失败影响,美国操纵联合国大会第一委员会通过所谓立即安排停火的五步方案,同时在国内大力扩军备战,在战场上加紧作战准备,从美国本土和其他地区迅速抽调大批老兵补充在朝部队。1月15日,联合国军在水原至利川间采用磁性战术(始终与对方保持接触,以消耗战制约对方的一种战术)进行试探性进攻。当察觉中朝人民军队第一线兵力不足、物资供应困难时,决心发起大规模进攻,企图夺回汉城,将中朝人民军队压回到三八线以北。1月25日,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M.B.李奇微指挥美军第1、第9、第10军和南朝鲜军第1、第3军团共16个师又3个旅、1个空降团,计23万余人,由西至东逐步在全线发起大规模进攻。这次进攻改变过去分兵冒进作法,采取互相靠拢、齐头并进、稳扎稳打战法,将主力置于西线(南汉江以西),向汉城方向实施主要突击,以一部兵力在东线(南汉江以东)实施辅助突击。 <br><br> 志愿军接连取得三次战役的胜利,士气高涨。但由于连续作战,部队十分疲劳,兵员未得补充,物资供应不足。因此,中朝人民军队从1951年1月8日起转入休整,计划于3月发动春季攻势。当联合国军发起大规模攻势后,中朝人民军队于1月27日停止休整,转入防御作战。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根据当时部队困难和战争将是长期的情况,经与朝鲜人民军商定,采取力争停止敌人前进,稳步打开战局,并从各方面加紧准备,仍作长期艰苦打算的方针。在打法上,以一部兵力在西线组织防御,牵制联合国军主要进攻集团;在东线有计划地后退,待联合国军一部态势突出、翼侧暴露时,集中主力实施反击,从翼侧威胁西线敌人主要进攻集团,以动摇其布势,制止其进攻。此时,志愿军第一线部队有6个军21万余人,朝鲜人民军有3个军团7万余人。具体部署是:由志愿军副司令员韩先楚指挥第38、第50军和人民军第1军团(简称韩集团),在金浦、仁川及野牧里至骊州以北68公里地段上组织防御,抗击联合国军向汉城方向的进攻;由志愿军副司令员邓华指挥第39、第40、第42、第66军(简称邓集团),在人民军前线指挥部司令官金雄指挥的第2、第3、第5军团(简称金集团)配合下,在东线横城地区寻机实施反击。 <br><br><img src=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8-01/11/xinsrc_3120105110843515312513.jpg><br>抗美援朝战争第四次战役第一阶段作战要图(1951年1月25日——2月16日)<br><br><img src=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8-01/11/xinsrc_3120105110843031383612.jpg><br>抗美援朝战争第四次战役第一阶段作战要图(1951年2月17日——4月21日)<br><br> 中朝人民军队进行坚守防御和反击作战 <br><br> 1月25--28日,西线美军第1、第9军先后在野牧里至骊州地段发起进攻,每日均在大量坦克、飞机、火炮的支援下分多路轮番攻击。位于该线防御的韩集团,依托临时构筑的野战工事,顽强坚守每一要点,战斗异常激烈。至2月7日,将联合国军阻于汉江以南的内飞山、文衡山、武甲山、杨子山一带,使其14昼夜只前进18公里,并付出很大伤亡代价。这时,汉江开始解冻,汉江以南作战地区狭小,韩集团为避免背水作战,于7日晚将在汉江西段的第50军主力撤至汉江北岸组织防御,留一部兵力坚守南岸桥头阵地;将在汉江东段的第38军仍留于汉江以南坚守原阵地,继续牵制联合国军主要进攻集团,以保障东线反击作战得以顺利进行。人民军第1军团主力也撤到汉江北岸进行防御。 <br><br> 联合国军自2月8日起,向汉江逼近,10日占领仁川。 <br><br> 东线,联合国军集中8个师,从1月31日起从原州、武陵地区向砥平里、横城方向发起进攻。志愿军邓集团和人民军金集团各以一部兵力节节阻击,诱敌深入。与此同时,邓集团主力则分从高阳、东豆川里、金化地区向阳德院里及洪川以南地域迅速开进,准备进行反击。至2月9日,南朝鲜军和美军一部已进到砥平里、横城、下珍富里、江陵一线,其中,南朝鲜军第8、第5、第3师前进至横城以北约10公里,态势突出,翼侧暴露。中朝人民军队决心乘此有利时机,采取两翼突击和正面攻击相结合的战法,实施横城反击作战。 <br><br> 2月11日17时,邓集团多路向横城以北之南朝鲜军发起反击:第42军第124师攻占上物安里和531高地后,继向鹰峰、石子洞、广田攻击前进;配属该军的第39军第117师经仓村、昆矣洞向横城西北方向进攻,一夜前进30余公里,前出至鹤谷里、夏日地区,将横城西北南朝鲜军第8师的退路切断,造成歼灭该敌的有利态势;第125师主力经居瑟峙、下物安里、石花村进至横城西南之回岩峰,截歼了来自横城方向的逃敌一部。第40军由正面下高垡、新垡里发起突击,第118师割断由朝鲜军第8师的防线,迅速前出至广田、碧鹤山、下草院里地区;第120师攻占圣智峰、梨木亭等地,牵制当面之敌,支援第118师向纵深发展。第66军第198师由五音山突破后,向草塘突击,歼敌一部;第196、第197师突破后,向横城东南方向突击,在红桃山、国士峰受阻。12日,邓集团已将南朝鲜军第8师大部包围于下加云北山、鹤谷里和广田地区,经一天激战,将其3个团全部歼灭。由于向横城东南方向突击的部队,到达指定的曲桥里、德高山地区较晚,未能切断敌军退路;同时,已进至回岩峰的部队未能及时渡过蟾江,因而使横城地区的南朝鲜军第8师师部、第3师大部和美军第2师一部得以逃脱。人民军第3、第5军团在横城东北向釜洞里、花田里、铜山地区之敌发起攻击,于13日进至横城东南之鹤谷里、下安兴里地区,歼灭南朝鲜军第3、第5师各一部,有力地配合了邓集团的反击作战。中朝军队在横城地区共歼南朝鲜军和美军1.2万余人。 <br><br> 此时,东线联合国军除在砥平里的部队驻守未动外,其余部队被迫撤至原州、宁越、平昌、旌善等地。邓集团决心歼灭砥平里之敌,而以一部兵力前出原州予以配合。人民军部队向平昌、旌善方向扩张战果。砥平里有美军第2师第23团和1个法国营、1个炮兵营、1个坦克连,共6000余人,构筑了较坚固的防御工事。13日晚,邓集团以6个团的兵力进行攻击。由于对其兵力和工事估计不足,仓促投入战斗,加之参加攻击的部队建制多,通信联络不畅,协同动作差,火炮又少,弹药也不足,以致当夜未能解决战斗。14日,邓集团调整部署,以6个团再次进行攻击,虽然将联合国军压缩在不足2平方公里的狭小地区,仍未能歼灭。1 5日,联合国军的增援部队到达,原州地区之敌也已集中。邓集团鉴于歼敌时机已失,遂于当晚停止进攻,逐步向北转移。人民军在横城反击作战后,即向东南方向发展进攻,收复平昌,逼近旌善,有力地配合了正面作战。砥平里战斗后,人民军也逐步向北转移。 <br><br> 在东线进行反击作战时,西线志愿军第38军和第50军1个团始终坚守在汉江以南,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抗击联合国军连续进攻,有力地配合了东线反击作战。砥平里战斗后,该两军部队先后向汉江北岸转移。 <br><br> 中朝人民军队以运动防御将联合国军阻止在三八线附近 <br><br> 2月17日,中朝人民军队决定全线转入运动防御,准备用两个月时间,集结兵力,补充兵员,改善交通运输,囤积作战物资,待联合国军深入后再行反击。防御部署是:第一梯队由西向东依次为人民军第1军团主力,志愿军第50、第38、第42、第66军和人民军第5、第3、第2军团,共8个军(军团),在西起汉江口,沿汉江北岸经杨平、中元山、横城、烽火山、酒峰至下珍富里一线展开,并要求在纵深25--30公里的防御地幅内抗击1个月。第二梯队为人民军第1军团1个师和志愿军第26、第40、第39军共3个军1个师,在西起汶山里,经议政府、铸锦山、青雨山、座防山、洪川江北岸至洪川、丰岩里一线展开。 <br><br> 2月19日,联合国军首先在东线发动进攻,在中朝人民军队的节节抗击下,进展缓慢,至3月6日推进到杨平、横城、下松滨迄东海岸之江陵一线,将东西战线拉平。7日,联合国军在西线以5个军共14个师又3个旅、2个团的兵力,发动大规模进攻。中朝人民军队根据汉江南岸防御作战的经验,采取兵力配置前轻后重,火力配系前重后轻的战术原则,实施宽正面、大纵深的运动防御。从10日起,按预定计划将第一梯队各军逐步向北转移,由第二梯队继续进行运动防御,14日晨主动撤离汉城。联合国军15日进占汉城,16日以后继续采取主力靠拢、等齐发展的战法和磁性战术向北推进,至23日,进占高阳、议政府、加平、春川、瓦野里、注文津一线。中朝人民军队采取重点设防、梯次配备、扼守要点、以点制面的部署,以阻击结合反击、伏击、袭击等各种手段,依托每一阵地节节抗击,予敌以大量杀伤。志愿军第26军在议政府铁原地区防御战斗中抗击美军第1军主力进攻,作战38天,毙伤俘敌1.58万余人。其间,美军空降第187团用飞机100余架次,于汶山里地区伞降了约4000人和少量坦克、火炮,企图切断正在向北转移的人民军一部的退路。由于该部人民军此时已撤至临津江以北,致美军企图落空。28日,美军进攻旺方山时,第一次使用直升机1架载步兵30余人,实施机降,攻占了2个班的阵地。 <br><br> 战至3月底4月初,中朝人民军队全线转移至三八线以北附近地区,联合国军再次越过三八线。4月15日,志愿军第3、第19兵团已经入朝,分别在伊川、铁原、平康地区和南川店、市边里、兔山地区完成集结,原在元山地区休整的第9兵团也在平康、洗浦、淮阳地区完成集结。联合国军发觉志愿军后续兵团到达,加上连续作战部队损伤严重,因此除在铁原、金化地区继续发动进攻外,在其他地区基本上停止了进攻。4月21日,联合国军被阻止在开城、长湍、高浪浦里、文惠里、华川、杨口、元通里、杆城一线,第四次战役遂告结束。 <br><br> 此役,中朝人民军队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进行坚守防御、战役反击和运动防御作战,历时87天,毙伤俘敌7.8万余人(其中志愿军歼敌5.3万余人),使联合国军平均每天付出近千人伤亡的代价才前进1.3公里。志愿军伤亡4.2万余人。中朝人民军队完成防御任务,赢得时间,掩护了志愿军后续兵团集结,为进行第五次战役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役也为劣势装备军队依靠一般野战工事进行防御作战提供了经验。 <br><br> --摘编自《中国军事百科全书》)
抗美援朝战争第四次战役
2008年01月11日 新华网
抗美援朝战争第四次战役
1951年1月25日--4月21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为制止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南朝鲜(韩国)军发动的攻势,争取时间掩护后续兵团到达,进行反击准备,在三八线南北地区进行的防御战役。
中朝人民军队由休整转入防御
联合国军在中朝人民军队第一、第二、第三次战役的打击[
阅读全文]
军发动的攻势,争取时间掩护后续兵团到达,进行反击准备,在三八线南北地区进行的防御战役。 <br><br> 中朝人民军队由休整转入防御 <br><br> 联合国军在中朝人民军队第一、第二、第三次战役的打击下,丢失汉城,退至北纬37°线附近地区。由此,美国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加剧,对朝鲜战争的战略问题,是撤是守,又一次展开争论,最后仍坚持不退出朝鲜的方针。为争取时间,恢复攻势,挽回其失败影响,美国操纵联合国大会第一委员会通过所谓立即安排停火的五步方案,同时在国内大力扩军备战,在战场上加紧作战准备,从美国本土和其他地区迅速抽调大批老兵补充在朝部队。1月15日,联合国军在水原至利川间采用磁性战术(始终与对方保持接触,以消耗战制约对方的一种战术)进行试探性进攻。当察觉中朝人民军队第一线兵力不足、物资供应困难时,决心发起大规模进攻,企图夺回汉城,将中朝人民军队压回到三八线以北。1月25日,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M.B.李奇微指挥美军第1、第9、第10军和南朝鲜军第1、第3军团共16个师又3个旅、1个空降团,计23万余人,由西至东逐步在全线发起大规模进攻。这次进攻改变过去分兵冒进作法,采取互相靠拢、齐头并进、稳扎稳打战法,将主力置于西线(南汉江以西),向汉城方向实施主要突击,以一部兵力在东线(南汉江以东)实施辅助突击。 <br><br> 志愿军接连取得三次战役的胜利,士气高涨。但由于连续作战,部队十分疲劳,兵员未得补充,物资供应不足。因此,中朝人民军队从1951年1月8日起转入休整,计划于3月发动春季攻势。当联合国军发起大规模攻势后,中朝人民军队于1月27日停止休整,转入防御作战。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根据当时部队困难和战争将是长期的情况,经与朝鲜人民军商定,采取力争停止敌人前进,稳步打开战局,并从各方面加紧准备,仍作长期艰苦打算的方针。在打法上,以一部兵力在西线组织防御,牵制联合国军主要进攻集团;在东线有计划地后退,待联合国军一部态势突出、翼侧暴露时,集中主力实施反击,从翼侧威胁西线敌人主要进攻集团,以动摇其布势,制止其进攻。此时,志愿军第一线部队有6个军21万余人,朝鲜人民军有3个军团7万余人。具体部署是:由志愿军副司令员韩先楚指挥第38、第50军和人民军第1军团(简称韩集团),在金浦、仁川及野牧里至骊州以北68公里地段上组织防御,抗击联合国军向汉城方向的进攻;由志愿军副司令员邓华指挥第39、第40、第42、第66军(简称邓集团),在人民军前线指挥部司令官金雄指挥的第2、第3、第5军团(简称金集团)配合下,在东线横城地区寻机实施反击。 <br><br><img src=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8-01/11/xinsrc_3120105110843515312513.jpg><br>抗美援朝战争第四次战役第一阶段作战要图(1951年1月25日——2月16日)<br><br><img src=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8-01/11/xinsrc_3120105110843031383612.jpg><br>抗美援朝战争第四次战役第一阶段作战要图(1951年2月17日——4月21日)<br><br> 中朝人民军队进行坚守防御和反击作战 <br><br> 1月25--28日,西线美军第1、第9军先后在野牧里至骊州地段发起进攻,每日均在大量坦克、飞机、火炮的支援下分多路轮番攻击。位于该线防御的韩集团,依托临时构筑的野战工事,顽强坚守每一要点,战斗异常激烈。至2月7日,将联合国军阻于汉江以南的内飞山、文衡山、武甲山、杨子山一带,使其14昼夜只前进18公里,并付出很大伤亡代价。这时,汉江开始解冻,汉江以南作战地区狭小,韩集团为避免背水作战,于7日晚将在汉江西段的第50军主力撤至汉江北岸组织防御,留一部兵力坚守南岸桥头阵地;将在汉江东段的第38军仍留于汉江以南坚守原阵地,继续牵制联合国军主要进攻集团,以保障东线反击作战得以顺利进行。人民军第1军团主力也撤到汉江北岸进行防御。 <br><br> 联合国军自2月8日起,向汉江逼近,10日占领仁川。 <br><br> 东线,联合国军集中8个师,从1月31日起从原州、武陵地区向砥平里、横城方向发起进攻。志愿军邓集团和人民军金集团各以一部兵力节节阻击,诱敌深入。与此同时,邓集团主力则分从高阳、东豆川里、金化地区向阳德院里及洪川以南地域迅速开进,准备进行反击。至2月9日,南朝鲜军和美军一部已进到砥平里、横城、下珍富里、江陵一线,其中,南朝鲜军第8、第5、第3师前进至横城以北约10公里,态势突出,翼侧暴露。中朝人民军队决心乘此有利时机,采取两翼突击和正面攻击相结合的战法,实施横城反击作战。 <br><br> 2月11日17时,邓集团多路向横城以北之南朝鲜军发起反击:第42军第124师攻占上物安里和531高地后,继向鹰峰、石子洞、广田攻击前进;配属该军的第39军第117师经仓村、昆矣洞向横城西北方向进攻,一夜前进30余公里,前出至鹤谷里、夏日地区,将横城西北南朝鲜军第8师的退路切断,造成歼灭该敌的有利态势;第125师主力经居瑟峙、下物安里、石花村进至横城西南之回岩峰,截歼了来自横城方向的逃敌一部。第40军由正面下高垡、新垡里发起突击,第118师割断由朝鲜军第8师的防线,迅速前出至广田、碧鹤山、下草院里地区;第120师攻占圣智峰、梨木亭等地,牵制当面之敌,支援第118师向纵深发展。第66军第198师由五音山突破后,向草塘突击,歼敌一部;第196、第197师突破后,向横城东南方向突击,在红桃山、国士峰受阻。12日,邓集团已将南朝鲜军第8师大部包围于下加云北山、鹤谷里和广田地区,经一天激战,将其3个团全部歼灭。由于向横城东南方向突击的部队,到达指定的曲桥里、德高山地区较晚,未能切断敌军退路;同时,已进至回岩峰的部队未能及时渡过蟾江,因而使横城地区的南朝鲜军第8师师部、第3师大部和美军第2师一部得以逃脱。人民军第3、第5军团在横城东北向釜洞里、花田里、铜山地区之敌发起攻击,于13日进至横城东南之鹤谷里、下安兴里地区,歼灭南朝鲜军第3、第5师各一部,有力地配合了邓集团的反击作战。中朝军队在横城地区共歼南朝鲜军和美军1.2万余人。 <br><br> 此时,东线联合国军除在砥平里的部队驻守未动外,其余部队被迫撤至原州、宁越、平昌、旌善等地。邓集团决心歼灭砥平里之敌,而以一部兵力前出原州予以配合。人民军部队向平昌、旌善方向扩张战果。砥平里有美军第2师第23团和1个法国营、1个炮兵营、1个坦克连,共6000余人,构筑了较坚固的防御工事。13日晚,邓集团以6个团的兵力进行攻击。由于对其兵力和工事估计不足,仓促投入战斗,加之参加攻击的部队建制多,通信联络不畅,协同动作差,火炮又少,弹药也不足,以致当夜未能解决战斗。14日,邓集团调整部署,以6个团再次进行攻击,虽然将联合国军压缩在不足2平方公里的狭小地区,仍未能歼灭。1 5日,联合国军的增援部队到达,原州地区之敌也已集中。邓集团鉴于歼敌时机已失,遂于当晚停止进攻,逐步向北转移。人民军在横城反击作战后,即向东南方向发展进攻,收复平昌,逼近旌善,有力地配合了正面作战。砥平里战斗后,人民军也逐步向北转移。 <br><br> 在东线进行反击作战时,西线志愿军第38军和第50军1个团始终坚守在汉江以南,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抗击联合国军连续进攻,有力地配合了东线反击作战。砥平里战斗后,该两军部队先后向汉江北岸转移。 <br><br> 中朝人民军队以运动防御将联合国军阻止在三八线附近 <br><br> 2月17日,中朝人民军队决定全线转入运动防御,准备用两个月时间,集结兵力,补充兵员,改善交通运输,囤积作战物资,待联合国军深入后再行反击。防御部署是:第一梯队由西向东依次为人民军第1军团主力,志愿军第50、第38、第42、第66军和人民军第5、第3、第2军团,共8个军(军团),在西起汉江口,沿汉江北岸经杨平、中元山、横城、烽火山、酒峰至下珍富里一线展开,并要求在纵深25--30公里的防御地幅内抗击1个月。第二梯队为人民军第1军团1个师和志愿军第26、第40、第39军共3个军1个师,在西起汶山里,经议政府、铸锦山、青雨山、座防山、洪川江北岸至洪川、丰岩里一线展开。 <br><br> 2月19日,联合国军首先在东线发动进攻,在中朝人民军队的节节抗击下,进展缓慢,至3月6日推进到杨平、横城、下松滨迄东海岸之江陵一线,将东西战线拉平。7日,联合国军在西线以5个军共14个师又3个旅、2个团的兵力,发动大规模进攻。中朝人民军队根据汉江南岸防御作战的经验,采取兵力配置前轻后重,火力配系前重后轻的战术原则,实施宽正面、大纵深的运动防御。从10日起,按预定计划将第一梯队各军逐步向北转移,由第二梯队继续进行运动防御,14日晨主动撤离汉城。联合国军15日进占汉城,16日以后继续采取主力靠拢、等齐发展的战法和磁性战术向北推进,至23日,进占高阳、议政府、加平、春川、瓦野里、注文津一线。中朝人民军队采取重点设防、梯次配备、扼守要点、以点制面的部署,以阻击结合反击、伏击、袭击等各种手段,依托每一阵地节节抗击,予敌以大量杀伤。志愿军第26军在议政府铁原地区防御战斗中抗击美军第1军主力进攻,作战38天,毙伤俘敌1.58万余人。其间,美军空降第187团用飞机100余架次,于汶山里地区伞降了约4000人和少量坦克、火炮,企图切断正在向北转移的人民军一部的退路。由于该部人民军此时已撤至临津江以北,致美军企图落空。28日,美军进攻旺方山时,第一次使用直升机1架载步兵30余人,实施机降,攻占了2个班的阵地。 <br><br> 战至3月底4月初,中朝人民军队全线转移至三八线以北附近地区,联合国军再次越过三八线。4月15日,志愿军第3、第19兵团已经入朝,分别在伊川、铁原、平康地区和南川店、市边里、兔山地区完成集结,原在元山地区休整的第9兵团也在平康、洗浦、淮阳地区完成集结。联合国军发觉志愿军后续兵团到达,加上连续作战部队损伤严重,因此除在铁原、金化地区继续发动进攻外,在其他地区基本上停止了进攻。4月21日,联合国军被阻止在开城、长湍、高浪浦里、文惠里、华川、杨口、元通里、杆城一线,第四次战役遂告结束。 <br><br> 此役,中朝人民军队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进行坚守防御、战役反击和运动防御作战,历时87天,毙伤俘敌7.8万余人(其中志愿军歼敌5.3万余人),使联合国军平均每天付出近千人伤亡的代价才前进1.3公里。志愿军伤亡4.2万余人。中朝人民军队完成防御任务,赢得时间,掩护了志愿军后续兵团集结,为进行第五次战役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役也为劣势装备军队依靠一般野战工事进行防御作战提供了经验。 <br><br> --摘编自《中国军事百科全书》)
抗美援朝战争第四次战役
2008年01月11日 新华网
抗美援朝战争第四次战役
1951年1月25日--4月21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为制止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南朝鲜(韩国)军发动的攻势,争取时间掩护后续兵团到达,进行反击准备,在三八线南北地区进行的防御战役。
中朝人民军队由休整转入防御
联合国军在中朝人民军队第一、第二、第三次战役的打击[
阅读全文]
,以备急需。 <br><br> 我们防守的逍遥山阵地在东豆川一带,那里有一个山沟,后来敌人就从那个山沟上来了,它的步兵上来了。我们伤亡很大,阵地就还有一个副班长和一个战士,一个排的兵力都差不多没有了,他们就这边打一下,那边打一下,没有枪,没有子弹,就用鸡窝式打法,最后他打的很成功,不但把敌人打下去了,他还活下来了。 <br><br> 主持人:在当时这个战斗,在逍遥山的战斗呢,咱们连队一共持续了几天? <br><br> 刘士品:一共持续了差不多十几天吧。 <br><br> 主持人:这十几天中,您所在这个连队战士伤亡的程度怎样? <br><br> 刘士品:除了我们连以外,还有重机枪连一个排,整个战斗下来的时候,还剩三十多个人。 <br><br> 主持人:也就是说减员达到100多人了? <br><br> 刘士品:有牺牲的有负伤的,也有失踪的,减员很大。 <br><br> 主持人:在这次战斗当中,给您留下的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呢? <br><br> 刘士品:一个就是刚才我说的用鸡窝打法的那个副班长 ,他这种打法,算是非常有智慧,非常机灵,非常积极的。我有一个炊事员,当时大概30来岁,算是老兵了,他平时也不怎么说话,背了一包子弹,就要到一线去,我想把他留在连部。 <br><br> 他不回去,我说你为什么不回去呀?他说同志们都在流血牺牲,我回去干嘛呀?我要跟他们牺牲在一块儿,后来我再也没看到过他,我估计他是牺牲了。 <br><br> 主持人: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战斗,敌人在我们阵地前的伤亡情况怎样呢? <br><br> 刘士品:敌人的好多尸体都没拉下去。 <br><br> 副班长被烧焦,刘士品当场情绪崩溃 <br><br> 主持人:在十几天激烈的战斗当中,您亲眼见到您的战友牺牲在您身边的这种情况多吗? <br><br> 刘士品:太多了。 <br><br> 我们有一个副班长,平时经常跟我交流,这个人非常好,非常有前途,本来他应该可以休息了,但是他又继续参加战斗。在战斗的最后两天,敌人在阵地上投燃烧弹,我们的战士们被烧了很多。后来我就打听他怎么样了,有人就跟我讲,说他在哪儿在哪儿,还叫我不要去看了。我说不行,我要去看看。一看,他就蜷缩着被烧死了,全都黑了,就像窝窝头烧的那样黑。当时我就受不了了。 <br><br> 主持人:在坚守阵地这么长时间里,最危机的时候是什么时候? <br><br> 刘士品:最危机的时候就是最后那几天,阵地还剩五个人,我们又组织了一些人,就在那儿反击。 <br><br> 主持人:当时反击战斗的经过大概是怎么样的? <br><br> 刘士品:我和连长组织了一些炊事员、卫生员、还有轻伤人员,分成两队,大概一共20人,连长去左边,我去右边。我们上去之后跟敌人交手,敌人一看见手榴弹和刺刀就害怕了,就想往下退,但是也没有来得及退,敌人伤亡也挺大,最后战斗就结束了。 <br><br> 主持人:也就是说我们是用手榴弹和刺刀,把敌人从阵地上赶下去的? <br><br> 刘士品:当时连手榴弹和刺刀都少了,就剩下洋镐了。 <br><br> 我当时就想,能把敌人打下去就打下去,打不下去,我也不回来了。这就叫阵地在人在,就是死也要死在一块儿,也要死在阵地上。当时我们连长不要我参加,说你参加谁来指挥呀,我说那不行,不去不行。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可能很难体会这种感情了。那天晚上撤下来了以后,我们就在山上到处找,就怕留下伤号,这是我们的一个纪律呀,不能丢掉伤号。我就到处找,后来找到了一个副班长,很久没有水喝,干渴得嘴都张不开。 <br><br> 主持人:咱们当时是晚上撤下来的吗? <br><br> 刘士品:晚上11点钟,上级有规定,必须在这个时间撤下去。到了下边以后,我们互相寻找呀,看看都是谁下来了,都流着眼泪拥抱,喝够了水,没有吃饭的把炒面吃了。 <br><br> 主持人:当时撤出阵地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情? <br><br> 刘士品:我觉得我没完成任务,我当时就觉得,我的人都牺牲在这儿了,我对不起死人,没有办法对所有人交待。当时我也不想回去了。回来以后,到了第三天,有一个事情发生了。我们发现炮兵班长掉队了,我们撤退的时候他应该还在阵地上呢,后来他自己很艰难地才找过来,找着我们的部队,一进门大家就抱头大哭,我当时非常难过。 <br><br> 主持人:他是怎么一个人回来的呢? <br><br> 刘士品:他说他就是顺着山翻过来的,避开敌人的控制区,走了三天才找到我们。 <br><br> 主持人:血战过后,战士们准备向后方撤退。他们驻足回首,向那些永远不可能再回来的战友告别。惨烈的血战,给刘士品留下了无限的追思,希望人们能够永远铭记和平的来之不易。<br><br> 感谢刘士品同志的精彩讲述,谢谢。)
志愿军指导员刘士品接受新华军事专访
2008年01月11日新华网
志愿军指导员刘士品
主持人:1951年2月中旬,抗美援朝战争的第四次战役中,志愿军与敌人在汉城北侧地区迎头相撞,38线以南议政府、东豆川地区的逍遥山,成为敌我双方争夺的要地,一场血战在这里展开。
今天来到我们演播室的嘉宾,就是当年血战逍遥山的亲历者,志愿军第26军78师233团1营2连指导员刘[
阅读全文]
数量更多,估计达250万之众。一旦战争需要,这些准军事部队只要按原制改编、换装,配发必要的武器装备和补充一定数量的现役骨干人员,即可转为现役部队。 <br><br><img src=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8-01/11/xinsrc_5820105110952921154015.jpg><br>越南空军的苏-27战斗机群 [资料]<br><br>重视海空力量建设,打造地区军事强国<br><br> 根据新时期“积极防御”和“全民国防”的军事战略思想,近年来,越南积极贯彻质量建军方针,并把海空军作为优先发展的军种,通过“向海洋要纵深”,加速海空军以及军港建设。 <br><br> 越军看到,重视海军建设,不仅关系到国防的巩固和领海、领土主权的完整,而且也关系到国家经济,特别是海洋经济的发展。为加强海军现代化建设,越南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制定了“海军10年发展规划”,拨出专款用于研制和外购新型的舰艇及其他武器装备,修建和扩建了中部及南部的一批重要军港和军商合用港口。 <br><br> 进入21世纪后,为适应未来作战需要,建设现代化海军,越南又适时推出了中期和远期的海军发展规划。计划在2010年前,努力增加新型舰艇,逐步淘汰落后的现役装备,发展海军潜艇及航空兵部队;在2050年前,形成独立的远海和立体作战力量,全面实现海军的正规化和现代化。 <br><br> 为了把近岸型的海军打造成现代化和远洋化的海军,越南可谓不惜巨资。不但买入了俄罗斯四艘“毒蜘蛛”级导弹艇等大型先进的装备,还自制了数艘导弹护卫舰和导弹艇。此外,还投入38亿美元,在越南东北部建造一座占地3000公顷、可停靠4万吨级战舰的大型军港。据估计,这个军港一旦建成,不仅能够缓解越南战舰只能停靠在南部金兰湾基地的困境,而且还极大地加强了越南海军的基础设施建设,将越南军队战斗保障能力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br><br> 越南军方人士称:“越南计划在2015年前建成一支现代化海军,届时,越南海军的远洋护航能力和海上作战能力,将达到现代化海军的要求。” <br><br> 按照越军目前的思路,依托越南南部“S”形海岸线与星罗棋布的南沙侵占岛屿,可以构成相对完整的防务体系,越南海军则能够“以点控面”,以地理优势发挥小吨位舰艇的战斗力,从而与本区域内的其他国家强势海军抗衡。 <br><br> 与海军一样,成立于1956年的越南空军,也随着越南经济改革所取得成效而不断发展壮大。目前,越南空军约有1.2万人,编有4个航空师、6个歼击机团、3个运输机团、1个直升机师(3个团)。装备有作战飞机394架,武装直升机47架。有报道称,越南可能在今后15年左右时间里对其空军进行大规模的现代化建设。在今后数年内,越南将重点改进和更换其战斗机及防空导弹。 <br><br> 随着一些先进武器装备的服役,近年来,越海空军多次组织有关部队举行了以保卫要地、支援南沙作战为背景的较大规模海空联合作战演习,主要演练课目包括:海空协同、对舰攻击、反封锁、反空袭、电子对抗及抗登陆等。从近年来越海空军的演习训练情况看,一些重大演习具有演习设想复杂、参演兵力多、兵种全、演练时间长、范围广、针对性强等特点。 <br><br><img src=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8-01/11/xinsrc_59201051109522652404916.jpg><br>越南海军水面舰艇仍以俄制导弹艇为主<br><br>抛弃意识形态分歧,谋求多元军事合作<br><br> 众所周知,很长一段时间,越南的军事力量呈“一边倒”的态势,十分依赖苏联。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由于经济困难而无暇关照越南。且随着经济改革和开放政策,越南也意识到,国家利益是其对外关系的核心,因此将对外军事合作的基点放在抛弃部分意识形态领域的分歧,最大限度地拓展本国利益上。 <br><br> 一方面,越南坚持国防与外交相结合,强调奉行“多交友、少树敌”的和平、务实外交路线,主张通过和平协商解决争端,坚持与世界上所有国家特别是周边国家发展友好合作,特别是军事合作关系,为经济和国防建设创造安全的外部环境。 <br><br> 作为东南亚军事实力最强的越南在1995年加入东南亚国家联盟,使得越南军力的持续增长并未给其他东盟国家带来恐慌。近几年,随着越战对美越关系造成的裂痕逐渐愈合,越南与美国的关系也逐渐正常化。2006年,拉姆斯菲尔德的访问更是为进一步拓宽两国军事合作打通道路。当时越南国防部长甚至公开表示:“我们欢迎他们(美国人)帮助人民军实现现代化。”如今,越南正在大力发展与俄罗斯、印度乃至美国之间的军事合作。 <br><br> 另一方面,针对武器工业落后,基础设施、设备及技术力量薄弱的情况,越南主张引进技术,加强合作,进行联合生产,以多种途径实现武装力量现代化的目标。除了坚持争取外援外,越南军方也十分重视外援与本国国防工业相结合,进而从根本上提高部队武器装备的现代化水平。并积极拓展武器来源,除传统的俄罗斯外,印度甚至还包括法国、波兰和乌克兰等都成为其军事装备供应渠道。而且以色列、比利时、德国、新加坡、韩国和英国也开始向越南的国防市场渗透。 <br><br> 可以预见,随着越南经济的不断腾飞,越南人民军将成为东南亚地区不可忽视的一支军事力量。 (孙晔飞))
变革中的越南人民军:重海空建设打造地区军事强国
2008年01月11日中国青年报
自胡志明在1944年12月22日创建越南武装力量以来,其先后经历了抗日、抗法、和平建设、抗美和出兵柬埔寨5个时期。冷战结束后,特别是随着世界范围内军事变革的深入,在东南亚,越南人民军的发展更是值得关注。
越南海军装备的俄制闪电级导弹艇
2007年是越南内政外交成果颇为丰硕的[
阅读全文]
戴旭:美想借反导套住日本挑拨中日关系昭然若揭
2008年01月11日环球时报
不久前,日本海上自卫队宙斯盾舰“金刚”号,在美国海军配合下成功进行了导弹拦截试验。这次实验有着非常深刻的政治寓意,在朝鲜核问题刚刚取得突破性进展,台海形势日趋紧张的时刻,美日突然进行的这场类似“核试验”的导弹拦截,绝不是偶然和巧合。福田上台以来,跟中国走得比较近[
阅读全文]
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反对美国图谋台湾的斗争
2008年01月11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抗日战争胜利后,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50年之久的台湾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可是,一直对台湾深怀野心的美国,此时却将其侵略的目标对准了台湾。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引导全国人民,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反对美国图谋台湾的斗争。
美国对台湾的野心由来已久
早在1844年7月,美国就逼[
阅读全文]
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反对美国图谋台湾的斗争
2008年01月11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抗日战争胜利后,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50年之久的台湾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可是,一直对台湾深怀野心的美国,此时却将其侵略的目标对准了台湾。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引导全国人民,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反对美国图谋台湾的斗争。
美国对台湾的野心由来已久
早在1844年7月,美国就逼[
阅读全文]
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反对美国图谋台湾的斗争
2008年01月11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抗日战争胜利后,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50年之久的台湾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可是,一直对台湾深怀野心的美国,此时却将其侵略的目标对准了台湾。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引导全国人民,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反对美国图谋台湾的斗争。
美国对台湾的野心由来已久
早在1844年7月,美国就逼[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