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专家:美国隐形战机威力有被神化倾向
2008年01月22日中国评论新闻网
中评社香港1月22日电/近日,美国空军参谋长公布了“未来美国空军战机分布图”。舆论认为,从这张分布图可以看出,美空军未来以F-22A、F-35A战机等为主力的隐形空军已经全面建成,其全球优势地位将更加明显。
新华网报道,隐形战机究竟有多大的威力?我们应如何看待美国发展隐形[
阅读全文]
越南求助印度恶补海军控制南海
2008年01月22日星岛环球网
【星岛网讯】越南近年来经济逐渐崛起,军事建设也开始加速,并把海空军作为优先发展的军种,加速海空军以及军港建设。在印度的帮助下,越南日前更提出要在2015年前建成一支现代化海军,以加强对南海区域的控制。
《星岛日报》海外版报道,越军看到,重视海军建设,不仅关系到国防的巩固和领海[
阅读全文]
上海青帮大亨杜月笙拒绝赴台定居内幕
2008年01月22日南方人物周刊
大陆解放之后,上海青帮大亨杜月笙远走香港,临老且病之时,即使蒋介石频频召唤,杜就是不愿意去台湾。他为什么不去台湾?恐怕与1949年7月间,国民党机关报《中央日报》一篇严厉批判杜的社论有关
特约撰稿唐人发自台湾
1948年11月1日,保密局呈给蒋介石一份密电,直接道出杜月[
阅读全文]
贝-布托遇刺案15岁疑犯称枪手仍活着
2008年01月22日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月22日电综合报道,消息人士22日披露,涉嫌暗杀贝-布托的一名15岁疑犯称,枪击前巴总理贝-布托的凶犯仍活着。英国伦敦警察局调查人员将对涉嫌暗杀贝-布托案的这名15岁疑犯进行审讯,他已于21日晚被移交给旁遮普省警方。
这位名叫艾特扎兹-沙阿的疑犯对审讯人员供称,他是暗杀贝-布[
阅读全文]
驻伊美军去年航空炸弹投放量比06年增加7.5倍
2008年01月22日环球时报•环球网
与2006年相比,2007年驻伊联军(主要是美军)空军部队在伊拉克投下的炸弹猛增7.5倍。
据美国环球战略网21日报道,跟据统计,2006年驻伊联军空军部队投下的炸弹是约200颗,2007年的数字则高达1500颗。
文章认为,造成2007年空投炸弹数量陡增的原因有二:
首先是情报部门的努力,发现[
阅读全文]
所依赖的侦察卫星和导航卫星炸成碎片。<br><br> 既然在太空里发生碰撞如此危险,既然太空军用和民用领域的分界线如此模糊不清,那为什么大国们一直没能像在地面上那样,通过磋商达成军备控制协议,哪怕仅仅是交通规则?就军备控制而言,原因在于美国疑虑重重。俄罗斯和中国曾经提出就一项禁止太空武器的条约进行磋商,但美国不确定这是否可行。<br><br> 譬如,我们该如何给武器下定义,因为任何飞行器都可以用来撞击其他国家的卫星,从而变成一种武器。<br><br> 另外,美国是头号太空强国,它雄心勃勃的导弹防御系统计划仍在实施过程中,所以美国人担心任何新条约都可能令它损失惨重,而俄罗斯和中国的牺牲要小得多。<br><br> 1月23日,一项国际裁军会议将在日内瓦重新召开,但它却一直卡在了这个问题上。美国表示,除非其他国家都同意通过磋商达成一项条约,停止生产用于核武器的裂变材料,它才准备讨论太空安全问题。由于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反对,这在短期内不大可能变成现实。<br><br> 美国不愿意签署任何可能危及自身国家安全的军备控制协议,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它甚至拒绝讨论太空武器禁令就有点儿太固执了。它自己也没有完全弄清楚,这样一项条约会令美国损失什么。美国人对太空的投入最大,一旦太空里发生战争或事故,垃圾弥漫,美国卫星被摧毁或成为睁眼瞎,它自己的损失肯定最大。<br><br> 至少也该制定一套交通规则。航天大国应该考虑就一些不那么正式的交通规则进行磋商。这些交通规则可以防止危险驾驶和保持安全距离,最重要的是可以避免对其他国家卫星的伤害。太空和地面上一样,监督道路交通的眼睛越多,大家就越安全。)
英国媒体:航天大国应制订太空交规避免冲突
2008年01月22日环球网
资料图:美国公布的中国导弹打卫星示意图
资料图:激光武器击中美国空军空间卫星的假想图
英国《经济学家》周刊1月1,9日一期题为“太空里的危险驾驶”文章敦促以美国为首的航天大国,应该制定一个太空交通规则,在进行太空活动时避免对其他国家卫星的伤害:
人类给道路、海[
阅读全文]
”型机动式战略导弹系统与俄罗斯“白杨”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分析比较。 <br><br> DF-31的研制成功是中国在核武器领域取得的一次重大突破。这种导弹的研制工作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主要用于替换老式的DF-4洲际弹道导弹。 <br><br> 在研制该弹的过程中,中国的研究人员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如何研制出一种可靠且高效的固体混合火箭燃料。正是受这一问题的影响,原定于90年代初进行的首次发射试验不得不被数次推迟。直到1999年8月2日,中国官方媒体才正式报道了成功试射新型洲际弹道导弹的消息。2001年1月1日,DF-31又成功进行了第三次飞行试验。 <br><br> 在1999年10月1日举行的国庆阅兵仪式上,从天安门广场还驶过了三辆搭载有导弹发射筒的HY473型重型运载车。专家们认为,在这些发射筒中的可能就是最新型的DF-31导弹。不过,军事分析人士指出,与俄罗斯的“白杨-M”机动式洲际弹道导弹系统所配备的运载工具相比,中国的HY473重型运载车的越野能力显然相当有限,还不能被称作是一中“货真价实”的作战系统。 <br><br> 到目前为止,DF-31的技术性能一直受到严格保密。专家们认为,这种三级固体燃料导弹的长度为13米,直径2.25米,发射重量为42吨。其装备有惯性制导系统,圆概率偏差在100-1000米之间。不过,大大多数专家都倾向于认为DF-31具有较高的打击精度,误差应在300米左右。DF-31可搭载一枚当量为100万吨的核弹头或是三枚当量在2-15万吨的分导式弹头。就投送重量来说,DF-31与俄罗斯的“白杨”和“白杨-M”大致相当,均在1.2吨左右。据估算,DF-31的发射准备时间在15-30分钟之间(包括从车库中驶抵发射阵地,将导弹竖起和点火发射所需的时间)。另外,DF-31可能采用了与俄制“白杨”相似的冷发射技术(在导弹被压缩空气弹射到30米的高度后火箭才开始点火)。 <br><br> 另外,中国还以DF-31为基础研制出了用于装备094新型核潜艇的第二代潜射弹道导弹——JL-2(巨浪-2)。据悉,JL-2的射程在7500-8000公里,每艘094潜艇可携带16枚。专家们认为,JL-2可携带三枚分导式弹道。 <br><br> 虽然DF-31和JL-2在性能上与美国和俄罗斯的新型洲际导弹还有明显差距,但它们的出现表明,中国在战略核武器研制领域已取得巨大的突破。 <br><br> DF-31的技术指标如下: <br><br> 长13米,直径2.25米,发射重量42吨,射程8000公里,采用天文惯性制导。(北斗))
俄媒称中国DF31误差300米可装3个15万吨分弹头
2008年01月22日东方网
1999年中国国庆大阅兵上亮相的东风-31型洲际战略导弹
中国东风-31型洲际战略导弹投送重量与俄制白杨M导弹相似
俄罗斯军事评论员列昂尼德·尼古拉耶夫日前撰文将我国“东风-31(DF-31)”型机动式战略导弹系统与俄罗斯“白杨”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分析比较。
DF-31的研制成功是中国在核武器领[
阅读全文]
贝-布托遇刺案15岁疑犯称枪手仍活着
2008年01月22日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月22日电综合报道,消息人士22日披露,涉嫌暗杀贝-布托的一名15岁疑犯称,枪击前巴总理贝-布托的凶犯仍活着。英国伦敦警察局调查人员将对涉嫌暗杀贝-布托案的这名15岁疑犯进行审讯,他已于21日晚被移交给旁遮普省警方。
这位名叫艾特扎兹-沙阿的疑犯对审讯人员供称,他是暗杀贝-布[
阅读全文]
上海青帮大亨杜月笙拒绝赴台定居内幕
2008年01月22日南方人物周刊
大陆解放之后,上海青帮大亨杜月笙远走香港,临老且病之时,即使蒋介石频频召唤,杜就是不愿意去台湾。他为什么不去台湾?恐怕与1949年7月间,国民党机关报《中央日报》一篇严厉批判杜的社论有关
特约撰稿唐人发自台湾
1948年11月1日,保密局呈给蒋介石一份密电,直接道出杜月[
阅读全文]
上海青帮大亨杜月笙拒绝赴台定居内幕
2008年01月22日南方人物周刊
大陆解放之后,上海青帮大亨杜月笙远走香港,临老且病之时,即使蒋介石频频召唤,杜就是不愿意去台湾。他为什么不去台湾?恐怕与1949年7月间,国民党机关报《中央日报》一篇严厉批判杜的社论有关
特约撰稿唐人发自台湾
1948年11月1日,保密局呈给蒋介石一份密电,直接道出杜月[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