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博文
2006-02-17瞭望东方周刊 中国应该发展大型飞机产业 建议在全国人大设立专门的“航空产业发展委员会”,以法律的形式制定航空产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和规划 大型飞机产业链涉及国家大部分工业行业,它的发展将会对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大型飞机所涉及的科学技术范围几乎覆盖整个航空科学技术领域,是推进中国科学技术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军事和气象历来有着紧密的联系,从诸葛亮借东风火烧曹营开始,人类历史上利用气象条件在战争中打击敌人保护自己的例子层出不穷。而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气象条件对于战争又有怎样的影响?面对越来越多正在研制、在未来可能应用于实战的气象武器,我们应该持一种什么态度?带着这些疑问,记者采访了解放军理工大学罗坚副教授和王伟民副教授。   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6年伊始,世界军事变革风起云涌,主要国家从各自的战略目标、国家利益和安全需要出发,纷纷展开面向未来的军事战略大调整,并将军事变革纳入21世纪的远期国防发展战略,大力进行军事改革,使高新技术革命与世界军事变革日新月异,世界军事战略调整如火如荼,展现出勃勃生机。   美国揭开军事战略新面纱   美国国防部2月3日公布了新的国防战略指导[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近几年,日本本来较为温和、善于周旋的一些政治外交家让位给了五类态度强硬的人物   ●在五类日本强硬派中,双料强硬派注重日本传统价值,认同欧美价值观念,在日本政坛占据主流   ●日本这种对华强硬的趋势与周边关系恶化、“争常”失利等呈相互促进的关系,与日本社会保守化的趋势、反美反华情绪的积蓄成正比   ●日本对华态度强硬,恰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林治波   中日关系恶化到底赖谁?中日两国哪一方应该承担责任?主要应该由哪一方采取措施来改善中日关系?最近,日本外务省发言人在华盛顿一个中日关系论坛上阐述了日方的答案。他对记者说,当前的中日关系恶化与中俄再结盟有关。冷战时期,为了对付苏联,中国和日本关系曾经很好。   这分明是将中日关系不好的责任一股脑儿推给了中国。这种说法,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马英九:后年若赢得总统大选,国民党将恢复两岸对话 【伦敦消息】正在英国访问的马英九14日,在伦敦经济学院发表题为“跨越对立:东亚和平的构思”的40分钟演说时,一开始就指出,“台湾必须尽力与中国大陆达成可能的和解”。 马英九强调,2005年前国民党主席连战赴中国大陆进行破冰之旅,是“一次伟大的和解行动”。国民党也依据连战与中共总书记胡锦涛达成[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中日东海之争,日本方面现在已经越来越泛政治化,技术和资金以及运输方式放在政治后面。如果日本得逞,拎一桶油回去都是胜利。   中国现在是只做不说,对于冲突升级也有准备,“你要战,便战”,把战斗力状态最好的“现代”放出去,就是准备真打。了解海军的都知道,一条舰真的能打,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中国提出的“合作开发”是说这油田中日都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中新网2月15日电国民党中央14日在《自由时报》头版刊登广告,首度白纸黑字将“独立”纳为两岸未来的选项之一。这被视为国民党两岸政策出现了历史性的重大变化。      据台湾媒体报道,国民党前主席连战曾坚定主张,“台独不是选项”,马英九在竞选党主席时,最重要的政见之一亦是“台独不是选项”。      特别的是,这次的广告中强调,“台湾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军事文摘2006年1月27日   当庞大的郑和舰队在历史的长河中消亡,中国失去了曾经傲视全球的海权力量,几陷万劫不复绝境。19世纪中国现代化的努力和成果即40年的洋务运动,就是直接被甲午战争中国在海权上的失败而葬送。只有完成了海权力量现代化建设,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才算走上不可逆转之路。 当庞大的郑和舰队不再出海远航而在时间中消亡后,中国的历史发展方[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东亚峰会后,日本紧急出台新策略,加速构建其设想中的“东亚共同体”。美国对此神经紧绷,使东亚地区合作的政策环境更趋复杂。 2005年12月26日,首届东亚峰会闭幕不到两周,日本政府紧急召开“经济财政咨询会议”,拟定争取在2010年前分别与中、韩、东盟签订包括自由贸易协定的“经济伙伴关系协定”(EPA),构建事实上的“东亚共同体”。 作为手段,日本首次提[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341]
[342]
[343]
[344]
[34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