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美二十多年了,为了生计,生活总是在忙忙碌碌中度过。按太太的话,干什么都是在“赶”:去shopping,去旅游,去party,总是算着时间安排。美国是生活在轮子上的社会,家里两辆车,老爸老妈除了上班必须各自行动外,就是在家也常常各开各的车,各忙各的事。常常连shopping也只能一个人去完成。当生活被当成了一种任务的时候,常常会问:生活到底是为了什么?就[
阅读全文]
太太的侄女和我女儿年龄相差不多,比女儿晚一年大学毕业(女儿跳了一级)。大学毕业后当了公务员,按她的话说:最底层的了,就相当于居委会的大妈。工作了一年多,决定自费来美国参加来美念书的同学的毕业典礼,顺便也来看看我们。查了网上的票价,再让我们看看美国订票的价格。发现美国定票便宜很多,就请求姑姑姑父帮她定票,她会把钱带过来还我们。我给太[
阅读全文]
上个月女儿休假一个礼拜,回来陪爹地钓鱼。聊起弟弟的将来和爹地的担忧和考虑。爹地说最担心的是弟弟的independent的意思不够;除了game,对干什么都兴趣不大;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思路,今后想干什么。。。女儿说:Letmegiveyouahand.Howaboutlettinghimvisitmeforaweekortwo.Iwillshowhimhowbeautifullifecouldbeonceheisindependentandearnshisownmoney。。。
网上看了几天便宜的机票,给十五岁的儿子定票还蛮[
阅读全文]

中西部的六月太美好了!从四月就开始的钓鱼季节走过了whitebass,walleye的fishing季节,终于在六月初盼来的crappie的fishing季节。昨天又和渔友再次出发,虽然没有上个礼拜那么丰盛,也有六十多条crappie的收获,外加一条walleye。唯一的遗憾是一尾largemouthbass在渔友的惊叹声里,跳出水面,拉直了我的弯钩:那么大的头呀!少说也有三斤。清理时,儿子看见了那条walleye,问老爸:可[
阅读全文]
退休了,能动的时候,怎么过?我在比较三种生活方式的选择:1。卖了房子,RV云游美国。这种生活就象无根的浮萍,开到那里住到那里。这种方式的好处就是能尽情尽兴地游玩,没有房子(水灾啦,火灾啦等等)的后顾之忧,也能在找到好的地方再落地生根。不好的地方就是孩子要来看老爸老妈还得先约好地方,自然只能住旅馆了。生活没有根,不知道会不会很快就厌倦了[
阅读全文]
这次是新来的助理教授。据说来美国后还没象样地钓起过鱼。上周末约好一起去,我接他的时候,一看武器比我的先进多了,据说当年为海钓准备的直杆,我车的后车厢根本放不进去,只好放进车里,从前排座位伸到后车窗。我说你这么好的杆可能用途不大,就上个蚯蚓扔得远远的,等鱼上钩吧。他说:那不成啊,今天要钓不到鱼回家,老婆下次就不让我出门钓了。我说:你[
阅读全文]

生物博士后穷啊,买不起钻戒,看着那资生堂的护肤品的天价也只能望价兴叹。黄脸婆在日出日落的劳作中越来越衰老。怎么办?不是学生物的吗?这么点小事情还没有科学的办法来解决?哦,对了,不就是那点胶原蛋白么!
老婆,你等着!周末,开上博士后的招牌车烤肉啦,一个小时赶到鱼塘,抡起钓杆,风雨中十几斤crappie就进了cooler。回家一清理,这crappie腥味最淡,[
阅读全文]
时间真快,马上都25周年了。我家马大哈是不会记得这样的日子的。等她从国内回来了,我们该去餐馆庆祝一下。我连她喜欢的意大利moscatod'asti都买好了。想想也是,25年前她自己开的未婚证明,自己从抽屉里拿出公章一盖,就去领证了。到现在我还不知道她当时是不是真的未婚呢。不过不怕,25年估计也过了追诉期,没人能抢走了。我们的结合违背了许多现今和传统的婚姻法[
阅读全文]
太太回国两礼拜,留下我们父子俩。走之前,怕我们没有时间象平常那样准备饭菜,准备了很多应急的食品:包好了荠菜饺子放在冻箱里;还买了几包速冻饺子和小笼汤包;快餐面也贮存了好几袋。还和我的邻居酒友开玩笑--中间去看看我们是不是饿着肚子呢。。。太太走了一个礼拜,看看我单身爹的日子是怎么过的。周末周末老爸看着儿子长得象鸡窝的头发,又长又乱,就说[
阅读全文]
老被酒友批评,不让儿子去学校的舞会。他家儿子是积极参加者,而我家儿子却和几个玩得好的男孩子一起,每隔一个礼拜聚一次,电影呀,游戏呀,sleeepover。。。其实对儿子的social活动我家还是很鼓励的,也知道儿子比较shy,但在熟悉的人群里还是能放得开的。但对学校舞会的没兴趣一直让我和太太迷惑。
观察了一阵,觉得是不是在衣服上没有赶上儿子期望的。这些年儿[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