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修集

阅人间事,读圣贤书
个人资料
为人父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博文

当时的市郊合作总社只有两个负责业务的经理部,一个叫供应经理部,一个叫供销经理部。供应经理部只负责向农村提供生产资料,比如马、牛、犁杖、车轮子,大车这些农具,供销经理部则是收购和销售农民的手工产品,比如麻绳、麻袋、草袋子等等生活生产用的物品。 母亲被分在供销经理部,很快被提拔为一个业务股的股长,属于级别最低的干部,那年母亲十八岁。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我喜欢唐静安的文字,是因为她的文字直白简练,而且用词精准,没有废话。比如小说《朱小红》就是个很好的范例。 小说的开场就直入主题,一点不啰嗦。“我在秋风中河边的树下坐着,看了几段时事新闻,想起朱小红来。”。 这种笔法感觉像读鲁迅的小说,一句话就把人带入一种沉重的气场中。让人不得不读下去。 对第一次见到朱小红的情景描写,显露出唐[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张国强和何冰都是我非常喜欢的男演员,俩人都是正经演技派。在张国强和殷桃及孙海英演的电视剧【无贼】中,张国强把一个职业扒手演的活灵活现,那眼神一看就是贼溜溜的。而在【士兵突击】中,他演的连长则英姿飒爽,一身英武气。他和何冰都是那种演啥像啥的好演员。 在【分界线】里,他饰演的是一个靠送水为生的下岗工人,为了给女儿治病,铤而走险,抢劫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950年11月初,正在苏家屯做支前工作的农委宣传队接到通知,立即交接工作,返回农委接受新的任务。原来是市农委决定成立市郊供销合作总社,母亲所在的宣传队的人大多数都被吸收到新成立的市郊总社里。其实那时宣传队已经走了很多人了,母亲回忆说,修机场的时候怕苦走了几个人;搞土改纠偏时也有人受不了每天都要风吹日晒地丈量土地而走掉了;抗美援朝后又有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这是个美剧,虽然只有六集,但剧情紧凑,比垃圾剧十二集的内容都丰厚。该剧是以美国一真实案情改编的,让我惊讶的是,剧中演员竟然与真实案例中的人长得酷像。尤其那个连环杀手演员,长得简直和真实杀手一模一样。 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一个毒贩被抓后,被人诱骗主动认罪,以为可以轻判,没想到在法庭上还是被判了十年徒刑。这让他怒不可遏,十年对他来说无法[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母亲讲,土改纠偏之后一段时间,农民真是全心全意支持共产党,热爱新中国的。这在之后的抗美援朝中充分体现出来。同时,沈阳城市的治理也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黄赌毒被全面禁绝,祸害东北近百年的匪患也被扫除殆尽。妓女们进了培训班扫盲,接受革命价值观的教育,学习劳动技能。毒贩都被惩处,吸毒者被送去戒毒。流散在市内的乞丐也都被收容发回原籍。城市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宣传队最活跃的是陆平陆叔叔。陆叔是陈云带来的四千名干部之一,老家在黑龙江,很小就参加了北满解放军,属于部队里的红小鬼。陆叔在军队里是宣传员,负责宣传鼓动工作。母亲说,那时陆叔戴个杜鲁门帽子,穿个美军马甲,扮演美国鬼子,部队行军时有掉队的战士,他就过去跟他们握手。战士不愿意跟美国鬼子握手,就赶紧往前跑。他就是用这个办法让掉队的战士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打开门后,只见来人抖落身上的雪花,摘下狗皮帽子对郭玉芹说:你不认识我了?我是你李老师啊。郭玉芹仔细一看,可不,这不是班主任李老师吗。看着郭玉芹疑惑的样子,李老师解释说:我本来是共产党,在学校时就想发展你入党的,可后来被委派别的任务就离开了学校。现在沈阳解放了,军管会和党组织委派我参加沈阳的城市接收和政权建设工作,政府工作特别多,非常[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八一五光复后全家最高兴的一件事,是二舅突然回来了。到家那天,把大家吓了一天,以为来了个乞丐。蓬头垢面,破衣烂衫的二舅进门的第一句话是:要饿死了,给我弄点吃的。姥姥一眼就认出了儿子,哇的一哭了起来。好长时间都没有二舅的信,家里人一直担心他出了什么事。原来二舅是逃跑回来。 母亲是后来听二舅给大家讲他是如何逃跑的,才知道事情的原委。 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1943年沈阳大旱,很多农田都颗粒无收,秋天就闹起了饥荒。因为日本将存粮都运走当了军粮,老百姓只能吃橡子面度日。那些日子,母亲每天都跟我大舅妈去北陵挖野菜。野菜挖回来用水煮了,然后攥成菜团子,把玉米面撒在案板上,再把菜团子在玉米面上一滚,沾点面后再到锅上蒸。可我母亲吃不下,尤其是小根菜的浑气味,母亲一闻就恶心,不到饿的挺不住就说啥不吃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
[11]
[12]
[13]
[14]
[1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