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读书心筆

写日记的另一层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来,夜深人静,借境调心,景与心会。有了这种时时静悟的简静心态, 才有了对生活的敬重。
个人资料
不忘中囯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文章来源:橫眉人生如梦,这句话被不少人认为是颓落、无病呻吟的一种人生观,包括自己在内也曾是如斯理解。
在我父亲撒手人寰的一瞬间,握着他的手﹔看着他咽下最后一口气,从此阴阳相隔,忽然觉得人生确确实实象一场梦﹔自我来到世上,就觉得是与生俱来,理所当然地伴随、呵护着我的父亲就这样消失了,从此不会再有。恍然自己很快也会随之而去,惊回首,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文章来源:mobai美学上好像有这么一个定律:距离产生美。
距离太远无法产生美感。因为我们已无法辨别对象的细节,再漂亮的事物都会变得含混不清。横竖不分,自然难有美感。但距离近了呢?
随着距离的接近,我们会看到更多的细节,或者说更接近事物真实的本身。所以我们才需要显微镜、望远镜,乃至电子显微镜、射电望远镜----因为我们总是试图走近真实。
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文章来源:逍遥子随着时间的推移,好多事都已经淡忘了。只是令我最难忘的是我因逞一时之勇而给母亲带来的负担。直到我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大学,当我打点背包坐在入学的列车上向母亲挥手告别的时候,泪水禁不住模糊了视线。我掏出手绢擦了擦沾在眼镜上的泪水。旁边一个小女孩儿笑着跟她的妈妈说:“瞧,那个大哥哥真没出息,那么大了,还舍不得家……”我没有理会[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文章来源:归舟《九月的高跟鞋》(四)走进人间烟火
曾经突发奇想地问他,穿几号鞋。他打着问号,还是宽容地回答了我。我原以为,用脚穿行过过几乎半个中国的他,该是有一双大号的铁脚板。连他的一双手,也是线条柔和的,绝不象西北的天气一样棱角分明。他一直以来就用不紧不慢的声音和我说话,我握着话筒,常常不敢相信。也许是,阅尽千山万水,以静制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文章来源:归舟《九月的高跟鞋》(五)紫竹烟雨
早上醒来,听到了窗外滴滴答答作响,好像已经落了一夜的雨。拨开窗帘,树叶在微微地点头。九月的秋雨,竟也会像江南的春水,抽抽泣泣,宛若闺中莫名的少女。江南,我的故乡,我听惯了这般的软声细语,此刻,不由得想走进它的玲珑。身在北国,又何处有玲珑?不忍在房中帘后虚度了光阴,我央他来陪我出去走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文章来源:归舟《九月的高跟鞋》(七)与君一醉一陶然
写下这个题目,想起那里一对生死青冢,葬着冰雪一样的爱恋,泪不禁涌上来。这样一个庆春时节,难道要用悲来淹湿?记不得我们当初为什么会选择了去那里,去了,见了亭水湖光,偏又撞上了那对玉碑。也许是,十几年前,在泪光里听了《石评梅传》,就埋下了见见他们的愿望。这个愿望揣了十几年,一直没有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文章来源:by心言已经近二十年与文学绝缘,一阵冲动拿起笔来,立即发现思维果然停留在二十年前。作家不是为时尚为金钱来写作的,而是为了生活为了灵魂!不是吗?我二十年不写,突然要写必是有话要说,因为我实在不愿意让自己的灵魂,自己的人格在滚滚世尘中埋没。我是做为一个人来写给我人的灵魂,写给我同类们的灵魂,因为我爱他们!我用心声来呼唤迷失的灵魂[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文章来源:淡淡微风午夜倦书,起身走到窗前,打开,邀些新鲜空气进来,意外发现,有雾弥漫。雾气沁人,不由得心下起意,披衣出门,踏雾去也。
  雾气颇沉,飘飘然若凌虚飞渡,夜色亦浓,竟似看不清脚下。出园时,不小心碰了墙边的芦苇,一手的水,原来露水这般的重。顺手往脸上一抹,大有清心之感,身心为之一振。悄悄关了园门,免得惊扰了邻居,你有赏雾[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文章来源:兰叶今天,我最应该感谢的人是-----我母亲,若干年前的今天,是她,给了我生命。我一直不喜欢突出任何一天,总觉得,岁月一天天如流水般逝去最好。但是,生日可以不过,对母亲的感谢,却是不能省略。
幼年时不在父母身边,听母亲说,那时的父亲工作非常忙,当时母亲专业是内科,却分配在产科当医生。这一上产房,下班就没了钟点。到了下班时间若赶上[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文章来源:落叶漂零一阵轻风,响起了一串风铃。虹仔细端详着垂在窗外的风铃。风铃是木制的,几根褐色的细细线,均匀拴在一个褐色的木圈上。细线上,均匀地点缀着看似有些笨拙的刀刻的褐色星星。线的下方,缀着一些大小各异形状接近的椭圆形木蛋。说是木蛋,不如说是木条,两头圆滑的粗矮木条。风过,木条快乐地起舞,相互轻盈地碰撞,沉闷,空洞又悠长的声音,[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
[456]
[457]
[458]
[459]
[46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