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科技财富节俭也许是一种美德,可是在大多数的发达国家,节俭越来越不时兴了。近些年
来,许多经合组织成员国的家庭储蓄率急剧下降。在盎格鲁-撒克逊国家,如美国、
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家庭储蓄率之低,全球无二。今天,美国税后
收入的人均储蓄比率不到1%,而1990年初期这一比率达到7%。在澳大利亚和
新西兰,个[
阅读全文]
来源:证券日报实际利率不寻常地低。在亚洲和欧美,实际利率及通货膨胀率不寻常地低,即使
当全球经济在过去七季经历了几十年来最强劲的增长,并且能源价格高企不下。
我认为是不断上升的全球储蓄持续压低了实际利率。新崛起大宗商品出口国的收
入随着商品价格上涨而提高,它们利用额外的收入修补其资产负债表,因此收入分布
变动提升了全球储蓄[
阅读全文]
来源:《国际贸易》2005年第4期进入新世纪以来,尤其是2004年之后,世界经济从疲软转入强劲增长以及各
国通货膨胀日趋攀升,所有这些均导致了世界各大经济体宏观调控发生新的变化,其
中,最引入瞩目的则是宏观经济政策的新变革,这在美国、日本、欧盟和中国表现得
尤为突出。诚然,因国情不同,其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但在宏观经济政策变革的基
[
阅读全文]
来源:金融时报访日本经济产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刘利刚
日本经济产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刘利刚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贸易在东亚
地区GDP中所占的巨大比例充分表明,汇率稳定仍然是一项重要的政策目标。为避
免汇率的过度波动,东亚有必要积极协调下一轮的汇率调整。
刘利刚说,目前世界经济正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之中。美国的“双赤字”[
阅读全文]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美国财政部有望在8月初宣布是否恢复发行30年期政府公债的消息一经传出,
立刻震动多国债券市场。这一出乎意料的举动,也将美国巨额赤字及长期利率低位运
行这两大难题再次推向了公众视线。
上周三,美国政府宣布可能重新发行30年期国债。但在此之前,包括财政部的
高级官员对外一致表示没有恢复30年期国债发行的计划。[
阅读全文]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联储是否加息并不是谜,继续加息到什么时候才是市场参与者们最关注的问题。
经济学界普遍认为“中性”的联邦基金利率应当为3%~4%。
如同市场普遍预期的那样,在5月3日的会议上,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
OMC)委员一致同意加息25个基点,这是2004年6月以来联储的第8次加息
,至此,联邦基金利率已达3[
阅读全文]
来源:经济参考报套用《天下无贼》的一句台词段提出以下问题:21世纪全球税收体制最需要的
是什么?
——“瘦身”。
面对累进税制衍生出的巨额附加成本,美国总统布什和英国首相布莱尔想必都会
给出相同答案。这并非有意称赞他们“英雄所见略同”,而是要郑重说明:包括美英
在内的一些发达国家在所得税体制上走到了非改不可的境地。
阅读全文]
来源:东方早报2004年,我国进出口贸易额首次突破万亿大关,达11548亿美元,成为
世界第三大贸易国。虽然我国与欧盟、美国、日本等主要贸易伙伴国地区格局稳定,
但前后位置已经发生微妙的变化。
欧盟东扩后首次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美国以微弱优势取代日本成为中国第
二大贸易伙伴,日本从原本的第一贸易伙伴位置上退到了第三。欧[
阅读全文]
来源:新华网/中国证券报美联储5月3日再次加息,将联邦基金利率调高25个基点,升至3%。这是美
联储自2004年下半年以来第8次提高利率。
从国际经济发展的形势来看,随着国际原油、煤炭、铁矿石等原材料价格的持续
上扬,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美联储仍有可能进一步加息。无疑,美国的利率调整不仅
对美国资本市场及其国内经济运行产生重[
阅读全文]
摘自美国《华盛顿时报》
美国官方日前公布的2月份贸易数字显示,其整体对华贸易数字虽降至138.
7亿美元,但由中国出口的成衣纺织品总值依然大增,前两个月总计增幅达62%,
2月份比1月份再增9.8%。为此,美国不断有人提出要对中国出口商品实施惩罚
性关税。但美国国内也有观点认为,政府此举限制和剥夺了消费者和小型企业在全球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