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四明

浙东山川、风俗、人物述说。
正文

一名偷渡客的自述(六):密谋逃离监狱

(2020-06-26 01:06:50) 下一个

竺绍平是我相处近20年的一位朋友。在茶余饭后,他经常谈起偷渡到香港的之事。有一天晚上,我突然想起,在奉化近50万人中,有这样经历的人虽然极少,但它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经济现状和老百姓追求幸福的心理。因此,我花了二个半天与他交流,并形成了以下材料。

内容概述:1980年5月到8月,竺绍平先生因生活所迫、穿越边境线、偷渡到香港、遣送回大陆、旅途被押送、逃离收容所,故事起伏跌宕、曲折离奇、惊心动魄。回家后,他还是继续过着那非常艰辛但又无奈的生活。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领域的不断扩大,他的生活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火车到达江西萍乡站以后,所有江西籍的“犯人”都在那里下了车,移交给当地的公安部门,浙江籍的仍留在车上,火车继续向浙江方向开去。

  8月16日晚上9点,我们到达了金华火车站。经过20分钟的路程,我们被押送到金华收容所,遣送、押解我们的广州警察开卸了我们的手铐,将我们移交给金华收容所的警察。

  在金华收容所里,我们20几个人一起被关在一间牢房里。那天晚上,我们大家根本没有睡,是在商量着如何逃离收容所的计划。

  在我们当中有几个是金华本地人,他们曾经几次在那收容所里被关押过,不但熟悉该收容所的地理环境、布局和警察的活动规律,而且还认识几个警察。所以,先由他们描绘出整个收容所的建筑布局,而且标明围墙、大门、岗哨、警察办公楼和我们牢房所处的位置,然后大家一起商量如何逃离收容所的方案。

  在商量逃离收容所方案时有人提到,那里的习惯一般是由2个人来送饭,而且是打开牢房让大家在院子里一起吃饭的。其中一个是警察,有枪和警棍,另一个是食堂人员,挑着饭和菜,他是与管“犯人”不搭界的。如果这个院子里面人关得多了,他们先让第一批人吃完,再去挑来给第二批人吃。另外,院子的一道铁门和收容所的大铁门平时是关着的,但大铁门中的小门在一般情况下是开的,外面只有2个人站岗。

  根据整个收容所的布局和他们送监饭的规律,我们商量以后,统一了逃离收容所的方案:首先,决定在明天吃中饭时就逃离收容所,在金华警察还不了解我们这些人、也许是广州警察与金华警察还没有完全办好移交手续时就来他个实然袭击,这样,金华警察肯定不会预计到。第二,争取第一批吃上中饭,吃饱了饭才有力气逃离收容所。在他们第二次挑饭菜进来的时候,采取突然行动,主要是制服、控制那个警察,将他绑起来。但是,决不能使用警察的枪支,将枪扔到远处,更不能打死人。第三,制服、控制警察以后,大家一齐向收容所大门方向冲去,从小门逃出。第四,所有成功逃离收容所的人员,在金华火车站向东一公里处集合。

  1980年8月17上午,大家睡了个好觉。时至中午,我们养足精神,齐心一致,蠢蠢欲动,为实施逃离收容所计划作最后的准备和分工。

  中午开饭的时间到了,真的来了一个警察、一个挑着饭菜的食堂人员,并为我们开了牢房的铁门。大家面面相觑,心照不宣,踊跃走出牢房,争着去抢饭吃。我们院子里有两间牢房,我们牢房里的人,大部分第一批都抢到了饭菜。

  当警察打开院子的铁门,第二次挑饭菜进来的时候,我们牢房里的人一起行动,打倒了那位警察,扔掉了他的手枪,一齐向收容所大门的方向冲去。但是,当我们冲到收容所大门时,不但大门紧闭,而且小门也已经上锁了,大家无法逃出去。

  这时,传来了一阵阵的哨子声、抓“逃犯”的喊叫声,警察发现我们逃离收容所的行动了。我们只能又掉转头,大家分头向较低的围墙处冲去。紧接着,又传来了几声枪声。在无奈中,大家只能各自逃命。在险急中,我和其他几个人,爬上了一道2公尺多高的围墙。

  那围墙上虽然没有铁丝网,但是,它的墙顶是尖型的,而且在尖端镶着许多向上的铁钉,我的脚被铁钉扎伤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格利 回复 悄悄话 惊险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