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露妈的闲言碎语

过普通人的普通生活,力争不做乏味、油腻的中年女人
正文

开朗豁达多才多艺的廖公

(2018-11-08 07:15:09) 下一个

 

廖承志1908年出生于日本东京,父亲是国民党元老廖仲恺,母亲何香凝。他曾经担任过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长期做统战工作,通晓五种外语,善书画、艺术。1983年去世。

我认识廖承志同志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那时他是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廖公”。年龄大一点的还叫他“小廖”。

1963年3月,我开始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做政治外事记者,经常参加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陈毅等的活动。廖承志作为外办副主任经常要参加领导人的活动。当时我主要跟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时事政治组组长陈寰老大姐出去采访。廖公与陈寰非常熟悉。1949年来北京前,在西柏坡时,廖公是新华社社长负责新华广播电台工作,陈寰是他的部下。廖公性格活泼、爱开玩笑。他一见到陈寰就开玩笑说:“什么时候请吃喜糖?”也不管周围有什么人,就给陈寰大姐找婆家,说完就呵呵一笑。有时候,看见我跟在陈大姐后面,就说:“哦,带徒弟了。”假如没有见到陈寰去采访,他就问我:“陈寰嘞?”每次都是这样。廖公那随和、善良的性格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粉碎“四人帮”后,我见到廖承志的机会更多。他担任国务院华侨事务办公室主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他当了中日友好协会会长以后见的次数更多。廖公多才多艺,会演戏,会画画。有一次,在人民大会堂南门,见了外宾以后,对外友协秘书长孙平化等几位同志请廖公泼墨题词,这时我才看到廖公的画和字。就是因为他会编墙报、绘画,张国焘才允许他戴着脚铐长征。

廖公爱开玩笑,总像一个老小孩。有一次,在汽车上,警卫员小李睡着了,他就让小狗去舔警卫员的鼻子。小李也想了个“报复”的办法。廖公生病了,小李给他洗脚时,轻轻地挠廖公的脚心。官兵之间谁也不生气,反而相处得很好。

1979年5月,廖承志率一个600人的中日友好之团乘万吨级轮船到日本访问。他手里有几个机动名额,六个子女,他一个也不带。本来日本友好人士早就盼望着曾在日本长大的廖公的姐姐廖梦醒随团访日。结果,有一位民主人士要求去,廖公说:“只好减共产党员的名额,要减只好减姐姐了。”

廖公会俄语、英语、德语、日语和粤语。他父母在海外的亲戚有许多,用他自己的话说:“仅同辈的表亲就能坐10桌。”但廖公的六个子女没有一个出国留学的,也没有一个到海外探亲的。

廖公的革命征程十分艰险。他曾对夏衍说:“我一生坐过七次半监牢。”

怎么叫“七次半”呢?解放前坐过七次:

1927年,廖公在日本因参加革命活动,两次被捕。

1928年他又被捕。

1928年到1932年,他在国际海员工会工作,在荷兰、德国被捕。

1933年6月,他和罗登贤同志在上海被捕,后经宋庆龄先生和互济会的大力营救才保释出狱。

1933年8月,廖承志加入红四方面军,任川陕苏区省委常委。1934年长征时,因反对张国焘被拘捕,经周恩来的解救,险度难关。

1942年,在广东乐昌被国民党关押拘捕达五年之久,至到1946年1月,党中央才把他营救出狱。

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时,“四人帮”到处抓人、斗人。周恩来为了保护廖公,把他软禁了五年。廖公说:“这算是半次。”

文化大革命期间,他最恨“四人帮”。他对夫人经普椿说:“都是那个戴眼镜的在捣鬼(指江青)。好人死了,我们都戴孝,戴眼镜的那个人死了,我们都戴红花。”

1966年底,我与贺龙的妻子薛明同在贵州空军五七干校劳改,但我们不在一个中队,不认识。在动荡的日子里,贺龙的三个孩子鹏飞、晓明、黎明当时无家可归。廖公保护了他们。黎明就在廖家住了下来,一有动静,就让黎明躲到何香凝屋里。何老夫人是周总理交代过的人物,不准任何人到她屋去。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