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

走遍千山万水,只为寻找初心。
个人资料
lily0824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青青瑞士行(16)-富裕的邻国

(2024-03-16 07:20:20) 下一个

坐拥阿尔卑斯山、瑞士高原和侏罗山的瑞士常常被人们被称作“欧洲的屋脊”。它凭借着平均海拔1350米的高度俯瞰着曾经是“一家人”的德法意这三个邻居,同时俯视着另外两个邻国-奥地利和平均海拔1080米的列支敦士登(Liechtenstein)。虽然名不见经传的列支敦士登国土面积只有160平方公里,人口也不到4万,但这个弹丸小国却是全球最富裕的国家之一,2021年人均GDP高达18万多美元,遥遥领先于声名赫赫的德法意、奥地利和瑞士,仅次于藏在法国羽翼下的袖珍小国摩纳哥。

那么,人们不禁要问,对很多人来说都很陌生的列支敦士登到底在哪?它凭什么会富得流油呢?

列支敦士登

列支敦士登

列支敦士登

它坐落于阿尔卑斯山的莱茵河谷中。西欧的“母亲河”莱茵河是它跟瑞士的边界,而阿尔卑斯山脉的山峰则是它跟奥地利的边界。因为瑞士和奥地利都是内陆国,因而同样是内陆国的列支敦士登被称为双重内陆国,它是世界上除了乌兹别克斯坦外仅有的双重内陆国。别看它被瑞士和奥地利“夹”得死死的,也没有出海口,但它的西面却是西欧第一大河莱茵河的最上游。换句话说,如果列支敦士登有能力掐住莱茵河的最上游,那靠莱茵河吃饭的国家,特别是德国,就会分分钟对列支敦士登俯首称臣。可是,列支敦士登有这个能力吗?

当然没有。不仅没有,今天的它还是瑞士的一个小“跟班”。整个国家连个机场也没有,进出只有唯一一条连通瑞士的公路,因而它被人戏称为“一个国家一条街”。至于彰显国威的军队,影儿都没一个,国家边防全部由瑞士担当。这还不算,列支敦士登把外交事务也拱手交给瑞士掌管,并与其签订了关税条约,甚至使用瑞士法郎作为货币,一点儿主权国家的样子也没有。可是,德语是官方语言,在德语中是“发亮石头”意思的列支敦士登在历史上可不是跟瑞士“穿一条腿裤子”的,它的历史可以用“源远流长”几个字来形容。

列支敦士登

列支敦士登

列支敦士登

列支敦士登

考古学家们说,公元前5千年后,列支敦士登所在地便有人居住。到公元前15世纪时,凯尔特人成了这里的主角。当罗马帝国的触角延伸到这里后,列支敦士登跟今天瑞士莱茵河上游和博登湖地区及德国巴伐利亚南部等地同属一个行省,这奠定了它跟德国和瑞士本应“相亲相爱”的基础。西罗马帝国崩溃后,此地在公元500年左右被日耳曼部落中的阿勒曼尼人占领。随着查理曼帝国的横空出世,列支敦士登也成为了法兰克人的“盘中餐”。在查理曼帝国被一分为三后,它又成了东法兰克王国的一部分。可是,当东法兰克国王奥拓一世于公元962年被教皇加冕为神圣罗马皇帝后,东法兰克王国便正式消亡,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神圣罗马帝国走入了历史的舞台。从这时起一直到18世纪,作为贸易路线上重要节点的列支敦士登都作为神圣罗马帝国的一份子而存在,但没有使用列支敦士登这个名字。

18世纪前后,家族起源于下奥地利列支敦士登城堡的列支敦士登大公买下了列支敦士登所在地的两块采邑。于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于1719年赐这两块采邑为列支敦士登公国。从此,该地便以列支敦士登这个名字入住神圣罗马帝国的“大花园”。等拿破仑在1806年占领这里的时候,他为了肢解神圣罗马帝国,让列支敦士登成了主权国家。可拿破仑前脚失败后,列支敦士登后脚就加入了德意志邦联。这个邦联的成员几乎都是神圣罗马帝国的成员,其中以奥地利帝国和普鲁士王国为主导。等德意志邦联于1866年解体后,列支敦士登才借机宣布独立。

列支敦士登

列支敦士登

列支敦士登

列支敦士登

“翻身做了主人”的它由于国小民寡,像个婴儿,只能继续找“奶妈”,当时的奥匈帝国无疑是最佳人选。等到一战结束,奥匈帝国瓦解后,列支敦士登审时度势,立刻去抱瑞士这个中立国的“大腿”,还宣称自己为永久中立国。这一次,列支敦士登的大公跟他的祖先在神圣罗马皇帝鲁道夫二世和其弟弟争权夺势中站对队一样,做出了正确选择,随着瑞士“起舞”。虽然瑞士不能在国际社会上呼风唤雨,但它的地理位置和战略地位却让欧洲的任何一个国家以及美国都不得不对它高看一眼。靠着瑞士这颗“大树”,列支敦士登成功躲过了二战的浩劫,并在二战后,效仿瑞士,闷声发大财。它以低税率吸引世界各国的公司在此注册,成为全球企业的避税天堂。

除此之外,列支敦士登还以金属加工、机械和仪表制造等闻名于世。作为世界上最小的双边关税协定签署国,列支敦士登让自己成为了一个理想的进出口平台。同时,它的邮票业、旅游业和金融业也很发达,被称为“邮票王国”,其印有宗教、文化、历史的邮票品种之全为世间罕见。仅仅邮票业这一项,就占列支敦士登每年GDP的10%。而银行业跟瑞士的一样著名,这里的银行被誉为世界上最安全和最保密的银行之一。

列支敦士登

列支敦士登

列支敦士登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小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假牙制造地,有着“世界假牙之都”的称号。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为了吸引全世界的眼球,列支敦士登于2011年推出了“国家出租方案”,只要花7万欧元,就可租下整个列支敦士登,享受一天“统治”国家的快感。在这一天里,“承租人”不但可以调动国家的警察为其服务,而且可以享受大公私人酒窖中的红酒,还可以参加政府举办的滑雪活动、观看焰火和坐马车游览首都的街景,甚至可以在临时货币上印上自己的头像。这让你觉得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虽然列支敦士登的林林总总让我们既惊喜,又意外,但吸引我们来到此地的,并不是这些,而是被称为西欧“母亲河”的莱茵河。我们对它的爱恋,就像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作家安德烈·纪德在他的小说《窄门》中写的那样:“因为抱着与你重逢的期待,因而在我眼里,最险峻的小道也总是最好的。” 为了莱茵河,从圣加仑出来的我们,穿山越岭,向它奔去。

列支敦士登

列支敦士登

列支敦士登

若要接近列支敦士登所拥有的莱茵河,得经过瑞士的阿彭策尔(Appenzell)小镇,该镇是瑞士最小行政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当我们从圣加仑开往这个小镇时,我们最爱的青青牧场又重回我们的眼际。此时天空是阴的,些许云彩游荡在舒缓的山岗上,给如画的田园风光增添了世外桃源般的仙气儿。而1403年才独立于圣加仑修道院,以农牧业为主的阿彭策尔就在这“仙气儿”中。如果站在离小镇不远的森蒂斯(Säntis Massif)山上,可以尽赏阿尔卑斯山、博登湖、莱茵河谷和小镇的绝美风光。

拉丁语中意为“庄园”的阿彭策尔跟列支敦士登一样,也曾是阿勒曼尼人的地盘,之后被圣加仑修道院和神圣罗马帝国轮番掌控。不过,这里每年4月最后一个星期举行的传统群众露天选举大会(Landsgemeinde)却是瑞士直接民主形式的原型。此露天选举大会什么时候开始的,不得而知,人们只知道第一个有正式记载的大会于1294年举行,此时瑞士雏形的老三州联盟已成立了三年。

阿彭策尔

阿彭策尔

阿彭策尔

阿彭策尔

阿彭策尔

我们把车停到城外免费的蓝线区域,然后穿过狭窄的小巷,走进了没有汽车喧嚣的中心街道。让我们没想到的是,全部讲德语,大部分是天主教徒的这个小镇中心跟莱茵河畔的施泰因一样,粉刷着亮丽色彩的房屋墙上也到处是湿壁画。只不过,这里的湿壁画主要以花草为主,但也给小镇增添了无限的生气。让我们没想到的还有,流经小镇的莱茵河支流居然是浑浊的,那滚滚奔腾的浑浊河水让我们恍惚间回到了黄河的壶口瀑布。它是以清清碧水闻名的瑞士所有河流中的异类,也是我们此次瑞士之行唯一看见的不是清澈见底的河流。

离开如诗如画的阿彭策尔,我们“搂草打兔子”,沿着莱茵河畔去了同样位于山坡上,也同样美如画的韦尔登(Werdenberg)小镇。跟阿彭策尔不一样的是,在瑞士版图内的韦尔登是欧洲最小的小镇,也是瑞士唯一没有遭受战争和火灾破坏,并完整保留了中世纪城镇特色的木制建筑定居点。小镇前有一个小小的湖泊,山丘的斜坡上都是绿意盎然的葡萄梯田。更不一样的是,小镇上方有一个建于13世纪的城堡。站在城堡上,小镇立体的画图跟莱茵河谷一起跃入眼中,那是一幅让我们流连忘返的画图。

韦尔登

韦尔登

韦尔登

韦尔登

韦尔登堡

韦尔登堡

这个小镇跟列支敦士登是邻居,隔莱茵河相望。我开过莱茵河上的大桥,驶入列支敦士登,想着我在奔向莱茵河的最上游,心中莫名地雀跃。进入列支敦士登,也就进入了崇山峻岭中,迎面即是高耸入云的山峰。云朵在山峰中浮游,带我们进入神仙的国度。我们穿过列支敦士登的首都瓦杜兹(Vaduz),拐入盘山道,停留在静卧于莱茵山谷正中的特里森贝格(Triesenberg)小镇,那是我们酒店的所在地。

特里森贝格是列支敦士登最漂亮的小镇之一,只有一条公路与外界相连。我们的酒店恰好在路边的制高点上,从酒店的餐厅便可俯瞰美得让人心醉的莱茵河谷和莱茵河,而我们房间外便是翠绿绿的山坡和山坡上的小镇。虽然位于海拔近1千米山坡上的特里森贝格人口只有2千多人,但它却是列支敦士登最大的市镇,此地以独特的德语方言而闻名,这种方言可以追溯到14世纪初。不过,对于只会中文和英文的我们来说,不管是正宗德语还是德语方言,我们一律听不懂,但这并不影响我们探索这个如珍珠般纯洁无暇的小镇。

特里森贝格

特里森贝格

特里森贝格

在去探索小镇的路上,一直被乌云笼罩的天空露出了些许蔚蓝,临近黄昏的暖阳照在小镇的青草地和房屋上,呈现出柔和的色调,但温度是低的,我们得穿羊绒衫去逛小镇。小镇的标志是跟我们酒店一路之隔的教堂,教堂之上的山坡上零零散散地分布着类似瑞士的彩色房屋。站在教堂的高坡上,依然可以欣赏到远处的阿尔卑斯山和其下美丽的莱茵河谷及蜿蜒流转的莱茵河。我们太爱、太爱这样的美景,于是不顾山高路陡,沿着斜坡走入了小镇深处,所到之处都是盛开的鲜花、绿色的原野和德国的名车。看到这些名车,我们开始相信,列支敦士登这个似乎与世隔绝的方寸小国,的确是拥有惊人财富的。

我们走遍了小镇的每一处,还走进了镇中的一个森林,里面有潺潺的流水和微型的瀑布。透过森林的缝隙,我们可以看到莱茵河谷的俊俏模样。我们真想走进莱茵河谷底部,跟我们心心念的莱茵河相依偎,可怎奈无路可去,我们只能悻悻然爬陡坡返回,途中刚好遇到日落西山。我们枕着教堂的钟声入眠,不知道夜间下了雨。第二天早晨起床,天阴阴的,我透过窗口,看见大雾从窗口正对的山上铺天盖地飘下来,然后变成丝丝的白云,在青翠的山坡草地上飘,我恍惚间觉得住在了仙界。

特里森贝格

特里森贝格

特里森贝格

特里森贝格

酒店自助早餐品种丰富,景色更是超一流。我们刚到时,忽然发现莱茵河谷的画风变了。仙仙的云雾在莱茵河上空慢慢飘动,俯瞰的视角让这景色看起来绝美。之后大批的浓雾从山峰上涌下,迅速填满了莱茵河谷。浓雾过后,轻纱般的云雾笼罩在整个山谷,似梦似幻。它们或停留在那里,或慢悠悠地,变换着形状随风而去。在“轻纱”中,一条丝带般的云雾,就像仙女衣裳的飘带,迎风舒展在莱茵河上空,先把莱茵河像婴孩般紧紧裹住,然后再轻轻松开,慢慢飘远。而别的云雾又开始聚集,慵懒地飘荡在莱茵河谷的各处,画龙点睛般点缀着河谷,使其仙气飘飘,更迷人眼。

远处的群山在雾气中似隐似现,给这幅动人的山水画添加立体的背景。偶尔,阳光会穿透云雾,星星点点洒落在绿色的山峦和草地及谷中的房屋上,让它们“笑靥如花”。但在这山谷中,云雾始终都是主角,而青山和莱茵河以及山坡上小镇的房屋则是它的背景和配色。这些时隐时现的云雾或给山峰画上浓妆,或给山峰画上淡妆,无论哪种妆容,山谷都是立体的风景画。而我们眼中魅力无限的莱茵河,不管有没有明媚的阳光,都优雅地,不急不缓地向下游流去。这是一幅动态的,超然宁静的人世间最美的景色之一,也是我们此次瑞士之行最经久难忘的场景之一。

特里森贝格

特里森贝格

特里森贝格

我们没想到,列支敦士登的景色如此变幻莫测,如此令人目眩神迷。望着这幅“天光云影共徘徊”的如诗般画卷,我们的脚像生了根一样,再也挪不动半步。本来吃完早饭就该奔赴下一程的我们在餐厅中一边喝着咖啡一边品赏着盛景,直到中午11点餐厅关闭才离开酒店。虽然我们在列支敦士登停留还不到一整天,但它令人艳羡的美景却“留在梦田里,永远不散场”,没有预兆、没有声响地占据了我们的漫漫温柔。

路线

 

[ 打印 ]
阅读 ()评论 (6)
评论
lily0824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初心依旧' 的评论 : 谢谢。
初心依旧 回复 悄悄话 @cager812,这位老兄应该多看看欧洲历史,否则会被贻笑大方。 就算这70年的和平也是在老美的保护下实现的。
lily0824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cager812' 的评论 : 先谢谢你的赞美。我不想反驳你的观点因为每个人对世界的认知都不一样,但我想说,瑞士的战略位置非常重要,这一点我在瑞士第一篇《凯撒的船头》中有过详细的介绍。
lily0824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cxyz' 的评论 : 不客气。我跟你一样,也喜欢青山绿水的瑞士。
cager812 回复 悄悄话 很遗憾,文章写的很好,但一句“占据xx可以掐住什么人的脖子”,破坏了这篇文章。
欧洲大都是小国,如果都这么想,欧洲能有70年和平吗?国人的“与人为敌”的思维深入骨髓。青山绿水是要与人为善的,去过瑞士几个月,那里人放松,法国人德国人等等都进出自由,没有什么防范,开开车就过去了。多少年以后国人可以轻松踩着油门就出国去,可能吗?
小妹妹,被洗脑的太深而不自觉。
cxyz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分享。喜欢大山,喜欢青山绿水的瑞士。希望有一天我也可以跟你一样,坐在可以看到风景的房间里,闲啜咖啡一杯。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