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宁

热爱硅谷生活的人们,欢迎关注我的博客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数码群英

(2018-03-05 07:53:57) 下一个

       数码群英   .        .

80年代末,一批國内精英来到美国。他们作为最早的一批垦荒人,在低迷的经济环境下敲开高科技行业的大门。他们工作兢兢业业,得到业内上下的高度认同,为中国人在高科技领域开拙了新天地,为后来人创造了无数契机。而他们的另一半,在国内也有出色的学历,受限于美国法规,暂时不能工作,持家育子,与职场渐行渐远。

九十年代后期,电脑开始普及,网络兴起,硅谷就业机会大增。不少人走出家庭,踏上了勇敢者的道路,顽强奋进,成为软件业中的小英小芳,大咖大拿……

一. 赢在起跑线上

姗蒂,60后,80年代技校毕业,后在国内通过自学考试获得了大学的文凭,在一家电子厂做技术员。在出国潮中,她很努力地学习英语,通过了托福GRE的考试,被几所美国大学EE专业录取,可是EE极少有奖学金。记得那时,美国签证对国内顶尖名校或有奖学金的才开绿灯,更别说自费留学的未婚女青年了,她没能获得签证。

90年代初她陪读来到美国。几年后,她随先生来到了硅谷,先生在一家初创公司任职。接着是漫长的申请绿卡的过程。家里的第一个孩子出世了,她相夫育子。有空闲的时间,她就到附近的学校学英文,学一些职业培训课程。

当时,有许多完全没有电脑背景的年青人通过短期学习培训,或到社区大学取得了专业的证书,进入了高科技公司,进入软件测试和网络管理行业,成了初级技术人员。按一般的求职路线,姗蒂也会走过这一程。

姍蒂的先生是系统工程师,在公司招聘软件工程师的面试中,他接触了许多前来应聘的求职者,发现掌握新技术的不多,知识陈旧,合格者不多。当时公司急需有网络相关工作经验的领头羊,或著名学府的电脑专业新毕业的快枪手。他发现职场对掌握新技术的软件人才将有极大的需求,便全力支持鼓励太太,调整目标,提高起点,获取美国名校高学历,学习职场急需的JAVA等课程,同时让太太实现美国校园梦。

姗蒂选择了硅谷私立的圣塔克拉拉大学。这所学校电脑专业美西排名靠前,学生少,可选课多,进度快。国内的大学学历可以折算一部分学分,入学门槛不太高,但要近年的GRE成绩。众所周知,对那个时代的许多人来说它是拦路虎。姗蒂为了重新通过GRE考试,连续半年每天早晨六点半出门,赶到学校图书馆,晚上十一点多才回到家,当时不知是那种力量支撑着她。同时,一年的学费(不含生活费)要3万多美元(现在是4万多)。这么高的学费对这个家庭是一个不小的负担,许多人望而却步。

2000年以前硅谷的房价刚刚开始起飞,平均房价从二十多万升到三十多万(而洛杉矾,西雅图是二十万左右)。是先买房还是先读书?他们果断地作出抉择,将准备买房的钱先让姍蒂读书,以尽早进入高薪职场,以双薪家庭的实力去买更好的房。不久,家里二宝出世,这没有阻止姗蒂读书的欲望。她坚信,一个平凡的人必须加倍的努力,没有人随随便便的就能成功。在父母支持下,她义无返顾,走进校园。

JAVA是近年一直热门的编程语言,应用广泛,深受业界亲睐。难学吗?我向行内人了解,回答是对有些人难,对有些人不难,或者说知者不难,不知者难。看对数学和逻辑的悟性和兴趣。什么人适合学编码?看他们对电脑一类新科技是积极进取,还是潜意识地抗拒排斥。概括来说,要有兴趣,有毅力,有自学和实践的能力。一般一年可以完成培训。有意的朋友去百度一下,可以获得全面的资讯。

有在社区大学的热身,她克服了紧张和恐俱。开始也感到压力很大,要理解大量的专业术语,与老师同学交流沟通,独立自主,从小程序入手,逐渐深入。在教授的鼓励下,增强自信,坚持努力,逐步走入佳境。

一年课程以后,她被一家软件公司录用为实习生,收入可以支付一部分学费了。她一边工作一边读书,学用紧密结合,遇到问题回到学校再向老师同学请教。期间她试着投送简历和面试,有好几家公司给她发了offers。

当她两年后完成了硕士学业,具备了比较全面的编程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实践经验,名正言顺的被一家公司录用,正式成为JAVA工程师。那一年在硅谷软件工程师新人的起薪是全美前三名。

十多年过去了,姗蒂已是资深的软件工程师,项目的领军人了。

 

二. 现在转行很难吧?

一位退役的女运动员,陪读来到美国,凭着坚韧不拔的毅力,跨入了码工的行列。一些国内学政治,新闻,中文的文科生,自费来美读研。被硅谷的神话吸引,经人指点,转入了电脑软件专业,以前对软件专业的冷漠,神秘,曲解,全都被强烈的求知欲颠覆……小马过河,方知深浅。她们成功加入了征战高科技的千军万马,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在硅谷,每天都在上演这样的精彩系列剧,机遇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

2017年,高科技行业持续升温,公司招来了一批新人。朱丽,一位阳光聪慧的南方女孩,是Pathon的编程初级工程师。她刚刚硅谷的一所私立大学硕士毕业。

闲聊中得知,她在国内本科读的是会计专业,没有工作过,大学毕业后选择出国深造,直接申请了这所学校读CS硕士,并被录取。她以学生身份来到美国。这所学校排名不高,学费不算贵,学生入学一年后,可申请助教,减免学费。她对数字和逻辑有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学习很努力刻苦。两年,她顺利地完成了学业。由于近水楼台,学校与硅谷一些大公司有联系,学生毕业就业率较高. 虽然有些方面比不上名校的毕业生,这对有志在软件业发展,从国内来的新人,加入软件行业,多了一个选择。

在硅谷,我碰到更多的是已经有了美国本科或以上学历,非电子电脑工程专业,已经在公司其它部门工作,(或是失业后),通过编程进修培训,取得了结业证书,向软件主管申请,通过面试合格,转行做软件的。这种形式的转行,个人不必再考英文办身份,公司对内部员工知根知底,加上人缘口碑,都有帮助,相对容易些。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团队主管,他认为你行你就行,没经验会教你,从易到难,扶你上马,还送上一程。这种现象在印度人中盛行,而老中貌似公正,谁也不服谁,别奢望会出手相助。

而职场如战场,并非处处莺歌燕舞。办公室的政治斗争,暗潮汹涌。有些部门表面平静,桌子底下拳脚相加。看似是铁面无私,肚子里把求职者视为来抢饭碗的竞争者,处处刁难。切勿急于表现自己抢了别人的风头。一旦被视为异类就麻烦了。我曾眼见着组里走马灯似地换人。干掉一个是一个,先下手为强,毫不留情。碰上这种狼窝,战斗鸡,只好自求多福,叹为观止了。一一不好意思,跑题了。


三. 从头越,自学闯雄关

在网上,曾看到过这么一个故事。《12个月,如何从"小白"变成硅谷的软件工程师?》,说的是一位二十岁对编程一无所知的年青人,怀着强烈的求知欲,自学苦读的奋斗经历。

他没有钱去正规的大学,就在网上选修免费编码课程,与网友合作,边学边用,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编程项目。他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不停地学习,实践,充实自己。有些公益组织,需要义工创建网站,他积极参与,以积累实战经验,与素末谋面又志同道合的网友组成团队,分工完成一些小公司的项目。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被软件公司录用,实现了自己的硅谷梦。

以下是原文链接:

http://www.sohu.com/a/146194378_114778

(图片选自互联网)


2018.3.5

[ 打印 ]
阅读 ()评论 (8)
评论
zhiyan 回复 悄悄话 问好。 都是硅谷精英,个人奋斗的典范。 写得好看。
夏圓 回复 悄悄话 谢谢乔宁分享。
你获芳华奖了,有空去圆宅领。;)
乔宁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寒一凡' 的评论 : 万事开头难。谢谢来访。
乔宁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erdong' 的评论 : 个人的主动性起很大的作用。
寒一凡 回复 悄悄话 很佩服他们,改行不容易。
erdong 回复 悄悄话 转行改行不简单。
乔宁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是的,没用真名。
菲儿天地 回复 悄悄话 真人真事啊:)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