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学点医学知识,也许会救自己一命

(2016-03-06 00:09:49) 下一个

生死别离是人生必须的经历,无论我们愿意不愿意。我失去的第一个朋友是我小学同桌和邻居,那年我11岁。不过,前不久得知N离开的消息,我好久好久说不出话来。她是那么年轻,那么漂亮,那么有才华,那么高傲。得知自己身患绝症以后,她没有告诉任何人,跟自己的孩子和她爱过的那个男人一起度过了最后三个月的时光,直到最后一刻,她才告诉了几个好友,但是谢绝了所有人的探望。活的潇洒,走的潇洒。

那天,谈起N的时候,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她可以接触到最好的医生最好的医疗设施,为什么所有的检查没有能够早发现问题?也许以她的性格忽视了某些警告信号,没想过自己会有问题?也许因为她如此年轻,医生也从没怀疑过她会有危险?是不是我们都过度信赖和依赖医生了?

医生是个特殊职业,人们对于医生的期待和信任大概超过了所有其它职业,也许这个期待和信赖到了不切实际的地步。既然是职业,就会有局限,有失误,有水平差异。有时候,我们去修车,都会几经折腾才会找出问题,人体的复杂性岂是车可以比的?记得很多年前,还在中国,我身体不适去医院检查,医生说是流感。我说,医生,我觉得不是流感,我怀疑自己是腮腺炎。医生哈哈笑了,说我还没有见过这么大岁数得腮腺炎的。我说,第一我小时候没有得过腮腺炎,第二我最近接触过腮腺炎病人,第三我觉得我的症状像腮腺炎。医生听完后说,我再给你查查。后来,确定是腮腺炎。

医生每天接触很多病人,虽然有过专业训练,但是面对每个病人时,要确定确切病因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为很多疾病都有类似的症状,即使有了现代化的仪器,病人的信息反馈依然是最重要的。如果你有一些医学知识,对自己的身体和病历的了解比其他人更多,可以提醒医生做针对性的检查,可以减少失误,做出早期判断。

我已经多年没有自己去过医院了,不过有时陪老人去看病。不少时候,从年轻医生的肢体语言就可以看出,他们实际不知道问题在哪里,冥思苦想,最后要不开点抗菌素了事,要不让你再去做更多检查。有时看他们着急挺替他们难受。记得那年朱令的故事,她在北京几家大医院都住院检查,一直找不到病因,后来朋友在网上发布了她的病情,向全世界求救,最后一位美国医生提醒可能是铊中毒。多年以后,化学博士在美国投毒丈夫,医院查不出原因,从中国来的一名护士想到朱令,提醒可能是铊中毒。

学点医学知识,不是为了当医生,也不是打算代替医生,但是对于自己的健康也许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反正,上网聊天八卦同样耗费时间,网上打架骂人也是闲的无聊,何不转移一下乐趣,多关心一下自己的健康?要知道,医生只是帮你看病,并不对你的健康负责,在乎你自己的应该是你自己,也只有你自己。

关注健康,多点医学知识,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4)
评论
秋远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silversky1234' 的评论 : 银色的天空,很有诗意的名字,谢谢你来访
silversky1234 回复 悄悄话 非常赞同!
秋远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风酥酥' 的评论 : 谢谢
风酥酥 回复 悄悄话 说的太对了!
秋远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cxyz' 的评论 : 是的,你的总结很精辟,不是我们比医生更了解专业,是更了解自己。
秋远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potion' 的评论 : 养生当先修身养性,仁爱之心,真诚,明辨是非,是每个人都要修行的课程,有没有现代医学都这样,是不是?
cxyz 回复 悄悄话 说的对, 最了解自己身体的那个人应该是自己。
potion 回复 悄悄话 被所谓的”现代医学“强行洗脑,都洗残了很多人的大脑。

秋远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靈小抓' 的评论 : 医学干涉的目的是延长寿命和减缓痛苦,很多病目前都是无法根治的,也有不少事不可能根治的。比如说,肺炎高烧,高烧本身不是病,是人体免疫反应引起的,但是高烧需要控制。可以说,退烧本身并不治病,因为这对引起感染的病毒细菌毫无杀伤,但是依然是必要的。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控制,并不治病,我们甚至不知道病因是什么,怎么治?但是控制可以减少并发症,降低生命危险,所以不应该否定其意义。这也是健康不能靠医生,还要靠自己的原因。谢谢你!
靈小抓 回复 悄悄话 如何理解会看病?根除才算?觉得有些人连起码的常识都没有,更觉得博主说得中肯。
秋远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potion' 的评论 : 严格来说,高血压和糖尿病都不是一个病,因为病因和机理都不同,可以说是一个内分泌代谢综合症。目前,这类疾病只能控制,不能医治。
potion 回复 悄悄话 现在的医生会开药,甚至会开刀,就是不会看病,比如连最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也治不了。
秋远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一呼一吸' 的评论 : 谢谢,很多健康问题就是因为发现晚了,被忽略了。比如说,很多人年年体检,为什么癌症被发现的时候已经是晚期了?
一呼一吸 回复 悄悄话 说的太对了,医生不可能面面俱到,会有疏忽的时候,做为病人特别是慢性病人要多学习多于病友交流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