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Gone with the wind - 也谈'飘','乱世佳人'

(2015-07-17 12:23:01) 下一个
初一那年的暑假,第一次读到了'飘',从此每年暑假都要把这本书翻出来读一读,当然也没有放过后来的'乱世佳人'的版本,以及续集'斯佳丽'和Vivien Leigh的电影。相对于'飘',我更喜欢'乱世佳人'的翻译,平直,比较符合原文的语言环境,让读者能自己品味理解其中的真义。

青春期的女孩大概大多会被Scarlett吸引,至少我是这样,就象书里的Ashley说的,谁能抗拒这样火热的魅力?她热情,无畏,单纯,鲜活,甚至她的自私也带着一种天然的不加修饰的坦诚。用现下的话来说,她一直顺从本心,顽强的象棵杂草 (当然是花样的杂草)。

她是个天然的叛逆者和现实主义者,战争前她修饰着自己,生活在南方淑女的边缘。战争改变了一切,蛮荒中求生不需要淑女,很自然的,她在新世界中如鱼得水,尽管她习惯性的看不起身边这种文化缺失和新生的'没文化'的富有阶层。

Vivien Leigh完美演绎了这个角色,Gone with the wind,是我最爱的电影,没有之一,所有的场景,音乐, 演员,除了完美,我无法用别的词形容!但必须承认,电影更象是对书的锦上添花,只看电影还是不能完整的品味这部作品。

很奇怪,这本书被很多人定义为言情小说。曾在一本小说里看到这本书被定义为'讲一个女人在几个男人之间飘来飘去的故事'。书中的感情描写当然引人入胜,但简单的把这本书如此定义很让人怀疑他们是否真的看过这本书。

起初,这本书于我是一个女孩的成长史,尽管直到书末尾她也还没有真正了解她自己,更或许永远也无法了解Rhett Buttler。Scarlett的出身使她不可避免的成为一个矛盾体,母亲是典型的南方贵族淑女,父亲是热爱土地,奔马跨栏,直爽,接地气的爱尔兰人,她本能的尊从内心自由奔放的爱尔兰血液,却同她的父亲一样追随母亲推崇的文化。或许是因为这样,她才会那样迷恋Ashley(南方绅士的代表),不仅仅是因为小女孩得不到心爱东西的不甘心。也是因为如此,她不会把自己对Rhett的坦诚,依赖和心动当成爱,因为Rhett根本不是她憧憬和认知中会爱上的男人类型。说她不懂爱,但又有多少人在那样的年纪能真的认清自己,懂得爱和不爱呢?

读过几遍,爱情和生存不再那么抓住眼球的时候,我看到了那些型型色色的配角们,和他们所代表的那种逝去的文化,是的,gone with the wind。12橡树曾经的繁华,对比战后故地的断壁残垣;优雅沉稳的Ashley,变得意志消沉如同囚鸟;曾经策马扬鞭的少年们大多逝去,留下的多成了仇恨北佬和黑人的3K党; 即使是预言了战争失败,嘲笑南方傲慢土包子的Rhett在亚特兰大的沦陷面前亦不能承受,决定螳臂挡车,从军而去。

旧南方的毁灭,新秩序的形成,其中的伤痛岂是一句'无可奈何花落去'能代表的。唯一不变的是Melanie,她是真正的南方精神的代表,也是书中最睿智,懂爱的女人,她对Scarlett和Ashley的了解和包容一度让我觉得这个角色并不真实, 或许那正是因为我已无法见到那消逝的世界和文化。

透过文字,作者的那种无奈,遗憾和追忆跃然纸上,无论好或不好,对或不对,是否应该被历史和时代的车轮碾压而过,在那片土地上,曾经有这样一群人这样的生活过,虽然那一切最后随风而逝…

"明天是新的一天",是Gone with the wind的完美结局,逝去的文化,带着希望的明天。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