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我素

清清白白做人,平平淡淡生活。
个人资料
匆匆客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为什么二百五、十三点是骂人的?

(2016-03-05 07:44:08) 下一个

 二百五,十三点,这些骂人数字都是怎么来的?关于二百五这个数字的由来,有以下一些历史传说。

 源于历史故事

战国说客苏秦遭刺杀身亡,齐王为了尽快捉拿凶手想出了“引蛇出洞”的妙计。他下令把苏秦的头割下来悬挂在城门口,张贴出黄榜,上面写着:“苏秦是个大内奸,齐王下旨重赏,奖励黄金千两,请义士来领赏。”竟有四人前来领赏,而且他们都一口咬定:苏秦是自己杀的。齐王问:“这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人怎么个分法?” 四个熊孩子立即回答说:“这好办,每人二百五。”

齐王拍案大怒:“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据说是秦国派来的杀手,早就逃回秦国去了。从此民间便留下了二百五的说法。

 源于民间传说

从前有一个秀才,年少不得志,连个孩子也没有。到了晚年,老秀才终于心灰意冷淡泊名利了,反而喜得双丁。秀才回想一生成败,不由得感慨万千,于是给两个儿子起名:一个叫做成事,一个叫做败事。一天,秀才吩咐妻子道:“我要去集市上逛逛,你在家督促二子写字,大儿子写三百个,小儿子写二百个。”秀才赶集回来之后询问二子在家用功如何,老妻回答道:“写是写了,不过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两个都是二百五!”

 源于推牌九

牌九系一种赌具,其中有“二板”(四个点)和“么五”(六个点)两张牌,这两张牌配在一起就是十个点,在推牌九这一赌博活动中,被称为“毙十”。它在牌九里是最小的点,谁都比它大,它什么牌也“吃”不了,所以后来人们就用“二板五”(二板和么五的简称)这个词来戏称什么事也做不好,也管不了的人。时间久了,就把“二板五”叫成了“二百五”。

 源于中国的货币计量单位

过去的银子10两为一锭,500两为一封,250两即为“半封”,谐音“半疯“。时间长了,民间渐渐用”二百五“(半疯)来形容那些愚蠢、莽撞之人。

二百五在影视剧中也多次提及,有时候二百五不是代表的骂人。1949年,上海大同电影公司摄制了电影《二百五小传》,描写一位正直憨厚、爱打抱不平的评戏艺人,其绰号“二百五”。此后,“二百五”的“名气”更大,几乎传遍全国。

 

接下来我们说十三点。

对于十三点壹读君(yiduiread)最先想到的就是装十三这个词,因为壹读君曾经萌萌哒的问过别人为什么不是装12、11、而是13.后来才知道是英文字母B。壹读君被自己蠢哭了。其实B这个词是根据十三点的意思之后派生的同义词。十三点”是上海市井俚语,1922年《上海指南,沪苏方言纪要》中释痴字共十三画,沪人以“十三点”隐指痴。

十三点也有一段因为爱情的戏说。《梁山伯与祝英台》中“十八相送”一折戏中,祝向梁暗送秋天的菠菜,梁傻乎乎的无动于衷。上海人口中的梁山伯与“两三八”谐音,这三个数相加是十三,讥讽梁山伯是“十三点”。“侬真是梁山伯,伊主动对侬有意思,侬还格能憨搭搭”

十三点,二百五这样的词语在互相看不顺眼的两人对话中有可能引起一场格斗。但是在关系好的异性间跳出来,它的意思就会变的暧昧起来。在热恋中你女盆友笑眯眯的抛一句“十三点”效果是不是跟娇羞的说一句“讨厌”效果是一样一样的。

这是个可爱版本的十三

(上海白相)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匆匆客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荔枝100' 的评论 : 这个是从台湾那里过来的?以前没有听说过。
匆匆客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coppertown' 的评论 : 谢谢来访,汉字简体化是古来有之,现在的痴字在“行书”中就有,民间用得比较多的是俗化字。

漢字的簡化由來已久,早在唐宋時代就出現了。「國」字的簡化字出現於唐朝時期。在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中就已經出現了「劉」的簡化字「刘」字的寫法。
近代的漢字簡化行為,始於太平天國。在太平天國控制的地區內,實行了簡體字政策,以一批簡化了的漢字,取代原來的漢字。這批簡化了的漢字,部份是傳統沿襲下來,部份則由太平天國新造出來。這些字並不依照漢字原來的六書系統,也不依從歷來的漢字字體演化。但筆劃比原來漢字減省。
到近代的1909年,陸費逵在《教育雜誌》創刊號上發表論文《普通教育應當採用俗體字》。這是近代中國的發展和變遷里,首次公開提倡使用簡體字。
在五四時期,錢玄同積極宣揚漢字筆畫太多,過於繁複,在學術和教育界使用時諸多不便,開始了把漢字簡化及拼音化的研究。1928年,胡懷琛出版《簡易字說》,收簡體字300多個。
1930年,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出版劉複、李家瑞合編的《宋元以來俗字表》,反映了一千年來簡體字的發展情況。
1932年,國民政府教育部公佈出版國語籌備委員會編訂的《國音常用字彙》,收入不少簡體字,並指出:現在應該把它(簡體字)推行,使書寫處於約易。
1934年,中國圖書館服務社出版杜定友的《簡字標準字表》,收簡體字353個。徐則敏在《論語半月刊》發表《550俗字表》。錢玄同在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提出《搜集固有而較適用的簡體字案》。
1935年,錢玄同主持編成《簡體字譜》草稿,收簡體字2400多個。同年8月,國民黨政府教育部採用這份草稿的一部分,公佈“第一批簡體字表”,收字324個,雖然在第二年的2月又通令收回,但畢竟是歷史上由政府公佈的第一個簡體字表。也就是在這一年,上海文化界組織“手頭字推行會”,發起推行「手頭字(即簡體字)」運動。
1936年10月,容庚的《簡體字典》出版,收字達4445,基本上本自草書。同年11月,陳光堯出版《常用簡字表》,收字3150個,約一半本自草書,一半來自俗體字。
1937年,北平研究所字體研究會發表《簡體字表》第一表,收字1700個。
抗日戰爭爆發,簡體字運動才被迫停頓,而主要在共產黨統治區繼續發展。共產黨奪取政權後,立即著手繼續推行簡化漢字。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社會教育司編制《常用簡體字登記表》。
1951年,在上表的基礎上,根據“述而不作”的原則,擬出《第一批簡體字表》,收字555個。
1952年2月5日,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成立。
1954年底,文改委在《第一批簡體字表》的基礎上,擬出《漢字簡化方案〔草案〕》,收字798個,簡化偏旁56個,並廢除400個異體字。
1955年2月2日,《漢字簡化方案〔草案〕》發表,把其中的261個字分3批在全國50多種報刊上試用。同年7月13日,國務院成立漢字簡化方案審訂委員會。同年10月,舉行全國文字改革會議,討論通過《漢字簡化方案〔修正草案〕》,收字減少為515個,簡化偏旁減少為54個。
1956年1月28日,《漢字簡化方案》經漢字簡化方案審訂委員會審訂,由國務院全體會議第23次會議通過,31日在《人民日報》正式公佈,在全國推行。以後這個方案根據使用情況而略有改變,1964年5月,文改委出版了《簡化字總表》,共分三表:第一表是352個不作偏旁用的簡化字,第二表是132個可作偏旁用的簡化字和14個簡化偏旁,第三表是經過偏旁類推而成的1754個簡化字;共2238字(因“簽”、“須”兩字重見,實際為2236字),這就是今天中國大陸的用字標準。
很多人認為繁體漢字的書寫過於煩瑣,如果當年政府沒有推行簡化字,那麼中國的以減少文盲為目標的掃盲運動則無法達到效果,即中國長時間內仍將有大量文盲。
荔枝100 回复 悄悄话 还有“三八”呢 :)
coppertown 回复 悄悄话 民国时期的痴字可是用繁体字哟,可不是13笔画,所以这个传说是假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