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城外

现在没什么好介绍的.
正文

胡批三国

(2006-11-17 16:12:55) 下一个

我不姓胡,就不能胡批三国吗?! 

最早听到和三国有关的故事,还是4岁那年,我妈妈抱着我。现在回想起来,她给我讲夏侯惇吃自己眼珠子的那个段子,意图非常明显。“。。。夏侯把射在眼睛上的箭拔了出来。结果连眼珠子也带了出来。夏侯大吼一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然后,就把眼睛吃了。。。。。。”母亲其实是想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教育我,父母对子女的重要,以及亲人间的关系。但当时,我听着这个故事,觉得毛骨悚然,做了好几个晚上的噩梦。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是摸摸自己的眼睛还在不在。 

后来,也听过评书,看过原著以及小人书,电影和电视剧。但,所有的记忆都不如妈妈给我的学龄前教育来的重要。记得,妈妈最喜欢讲的故事就是赵云。以至于我都怀疑,如果妈妈生在三国时代,是否还会看上爸爸。唉,自古美人和英雄是相惜的,即使相隔万里与千年。。。。。。 

但是,我并不是特别喜欢赵云。小时候,好像更喜欢吕布。那方天画戟一挥,那两军阵前的洒脱;凤仪亭前怀抱貂蝉,被董卓追杀,这场面多像《泰坦尼克》里面,列昂那多被情敌追杀的场面呀。好感动,好感动的。吕布其实是个性情中人,但毁就毁在性情之中了。因为一切太随性,结果在大事上“拎不清”被刘备这个小人害了性命不说,千古传说中还背负了“三姓家奴”的恶名。真冤!害得我这个吕布的粉丝,到现在还是灰头土脸的,不敢公开承认自己崇拜吕布。。。。。。。呵呵。。。。。 

不过喜欢吕布是少年时代的事了。那时候特别不解的是,为什么有一种说法,“老人们看三国,到了走麦城就不再看了。更有甚者,把三国的书都烧了。”因为,他们太爱关羽关老爷了。我那时候,也看过小人书里的关老爷,觉得他是个大红脸,人长的又胖嘟嘟的,有什么好。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明白人们为什么那么敬重关云长了。问问自己吧,那千里走单骑,如果发生在自己身上;当曹操又是封爵,又是赠袍,可关老爷是怎么做的呢?!他把曹操赠的新袍穿在外面,而刘备赠送的旧袍仍然穿在里面。一个战士生存的最高境界就是赢得你的敌人的尊重。关羽赢得了曹操的尊重。抗战的时候,张自忠将军赢得了日本士兵的尊重。所以,人可以有各种活法,虽然也会有走“背”字的时候,但是,还是那句话: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此为大丈夫。当然,民间的另一种说法为:滚刀肉。呵呵。。。。。。。看来什么事在不同的人嘴里,说出来的味道是大相径庭的。所以,让他们说去吧。。。。。。。。!

 

京剧对三国的演绎是传神的。它拥有影视所无法创造的意境。影视的东西,一切来的太实,反而给人脸谱化的感觉更强。让观众失去了想象的空间。而京戏的写意,是其他艺术形式所无法替代的。还记得马连良的空城计吗?舞台就那么巴掌大的地方,却让观众的心中充斥着千军万马。两个老兵,在城墙外扫着地,谁都知道那戏里的城墙是三合板糊的,但没人关注这个。马老板这时候,摇着他的羽毛扇,开始了他那独特的西皮流水。一个字:帅!告诉大家,帅这个字,在李宇春出世之前就存在了!因为对马老板演绎的诸葛佩服的五体投地,小时候特别懊悔,为什么我妈妈没给我生成个大舌头。因为,马老板就是个大舌头,所以唱腔独特呀。莫,莫,莫!错,错,错! 

还记得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李法增来我家,告诉我爸爸央视选中他演诸葛亮了。姐姐的反应没把我乐死:“什么,你演诸葛?你那么瘦!”。李老师很奇怪,“瘦为什么不能演诸葛亮了?”后来,姐姐告诉我,她嘴里说着“诸葛亮”脑子里想的却是“猪八戒”。呵呵。。。。。其实,记得那天做演员的李老师是来征询做导演的爸爸,希望爸爸给他一些建议。我记得他当时说,他想让诸葛不留胡子以此来区别京剧里的诸葛。“想创新,是好事!”。我心里想了,但没胡子的诸葛有点像个二乙子。也许,李老师当时就预谋着演完这个角色后,可以给“飞利浦”剃须刀做广告呢。也许广告词都设计好了:“演诸葛我登金銮宝殿,剃胡子我只用飞利浦剃须刀!” 

周瑜是我喜欢的另一个三国人物。那份喜欢,更多的是来自于苏东坡的词:“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雄姿英发,羽扇官襟谈笑间,强弩灰飞烟灭。”于是,在很小的时候,我就开始留意身边,哪个女孩子长的更像小乔。 

昨天,从网上下载了一出戏:珠帘寨。讲的是古城会。那出戏总能让我想起长征时候的朱毛会师。说来好像有点讽刺,但历史有时候就是那么惊人的相似。 

(西皮导板)
昔日有个三大贤,
(原板)
刘关张结义在桃园。
弟兄们徐州曾失散,
古城相逢又团圆。
关二爷马上呼三弟,
张翼德在城楼怒发冲冠。
耳边厢又听
(流水)
人呐喊,
老蔡阳的人马来到了古城边。
城楼上助你三通鼓,
十面旌旗壮壮威严。
哗喇喇打罢了头通鼓,
关二爷提刀跨雕鞍。
哗喇喇打罢了二通鼓,
人有精神马又欢。
哗喇喇打罢了三通鼓,
蔡阳的人头落在马前。
一来是老儿命该丧,
二来弟兄得团圆。
贤弟休回长安转,
就在这沙陀过几年,
落得个清闲。

 http://www.maidee.com/program/79311 

“瑞士三百年的和平只出了许多著名的报时钟;而整个欧洲动荡了300年,却诞生了文艺复兴。”我忘了这是哪部电影里的台词。但我觉得,我上辈子一定是生在三国时代的!好了,好了,不写了,“。。。耳听得风声起,从东而降。。。。趁此时返夏口,再做主张”。。。。。。(借东风)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