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归档
正文

“尘世无常,性命终将老去;天道好还,人文幸得绵延” --- 民国走出的大师-钱穆

(2020-03-30 08:09:43) 下一个

     在台北阳明山脚下古树环绕中有一栋依山而造,被绿色藤萝环绕着的小楼,拾径而上,小楼四周的院子里盛开着紫色的花,小楼简洁素朴,这就是钱穆先生在台北居住多年的“素书楼”。

      钱穆先生故居外墙

 

      坐落在进门口的钱穆故居石刻

 

       门上写着“素书楼”

通往“素书楼”的石阶

       钱穆(1895730-1990830日)字宾四,近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钱家历代注重教育,在钱穆十二岁丧父后,母亲虽含辛茹苦地供他读书,最终还是因为各种原因,在他十七岁的时候从学校缀学,进而改为自学。钱穆没有光鲜的学历,跟胡适博士的35个荣誉博士相比,他最耀眼的就是1960年获得耶鲁大学人文学荣誉博士。但他是以低学历成就大学问的一代宗师,用国学泰斗形容钱穆先生一点都不为过。在素书楼二楼的门口有摞起来196cm的《钱宾四全集》实物照片,这个高度远远超过宾四先生的身高,事实上把宾四先生的所有作品加起来,又远远超出196cm这个数字。

             一本一本摞起来的《钱宾四先生全集》

 

      钱穆先生从早起的小学教员到后来的北大教授,教学中一直备受推崇和喜爱,据说当年他在北大教授的中国通史一直为学生们所喜爱,能与之媲美的也就是胡适先生了。先生利用课余时间对《史记》的补遗和修正,以及巨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的出版,对中国传统文化、历史、经济、政治和社会的研究都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先生生前的最后一节课

 

      大陆对他的学术研究并没有多加以推崇,大众对他的熟知度也往往只存在于业界人士中。如果说到侄子钱伟长和同宗不同支的钱钟书,大家一定不陌生。据说先生当年写了《国学概论》以后想请钱钟书的父亲钱基博先生作序,由于工作繁忙,并想借此机会考考儿子钱钟书,钱基博先生就让儿子钱钟书写的序。也正是通过这序,展露了钱钟书的绝世天才(出自杨绛之口)。事实上,钱穆先生一生的成就绝对不亚于钱伟长和钱钟书。 那么,外界为什么对钱穆先生了解甚少?这跟钱穆先生一生坚定的反共立场不无关系。   

 

      当年钱穆的族叔钱基成(钱钟书的伯父)劝其留下,钱穆反问道:君治古文辞,靠军队渡江的那篇报道,有无大度包容之气象?钱穆正是从那篇出自毛泽东之手的布告看出了毛的心胸和气量,决意离开共产政权下的中国。

 

      钱穆先生曾亲口对蒋介石说到:读书人不从政,各司其职便罢。但他一生秉承读书人必关心政治。后来在中国历次运动中,钱穆先生也一直大声痛斥中共政权,其中包括195784日发表的历史真理与杀人事业,指出。。。。。然而毛泽东却单凭马克思的那一条线来清算中国人,清算中国历史,中国人死于此番清算之下者,至少也过千万。。。。。难道中国历史和中国人便不会清算毛泽东?毛泽东所凭的是一条历史真理,但我们得告诉他,好杀人,敢杀人,多杀人,决非历史真理。若果杀人成为历史真理,世界将不会有人类,人类将不会有历史。。。。。。” 1969年在金门,钱先生对官兵发言时说到:大陆政权正如一块大石头,在很高的山上滚下,越接近崩溃的时候,其力量越大。。。。。。 当然,共产政权没有倒下,只是钱穆先生在大陆一直被列入了被帝国主义及其发动政府所控制的走狗,以至于学术上一直无法给予公正的评价。

客厅旁边的圆桌是先生给学生上课的地方,黑板上写着“认识时代”

 

      无关钱穆先生的政见,先生对中国国学、历史、文化和思想方面的贡献是任何政党都无法忽视的。钱穆先生于194910月创建了新亚书院,学院校训选自《中庸》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也就是天地万物以诚为本运作。诚,是大自然的真理。达至诚,是人人应做的。一举一动合乎诚,就无不明白了。明白了,不仅能成就自己,也能成就万物。达到诚明,需要通过信息后坚持。博学、求教、思考、辨别、实行,是学习的方法;能够坚持学习,明白自身和万物的本性,我们能获得真正的智慧,与天人合一。(出自维基百科)新亚书院以复兴中国文化为己任,在知识教育、人格教育和文化教育方面曾培养了不少有影响的人才。

 

      钱穆先生在新亚书院期间得到蒋介石经济上的资助,后来也是应蒋氏之邀来了台湾。这座位于东吴大学内的“素书楼”乃钱穆先生来台湾后,大部分时间都居住于此。当年为了这楼还有段故事:蒋介石听说钱穆先生买了这块地准备建屋,于是指派专人帮助建造了这楼。在1989年陈水扁做立法委员的时候,指出这是“政府财产,不当占用”, 要求钱穆先生夫妇搬出“素书楼”,经过一番交涉未果后,钱穆先生夫妇于1990年6月搬出此楼,三个月后,先生离世。

 

      在“素书楼”钱穆先生故居的客厅中,供案上方挂着“立修齐志,读圣贤书,静神养气“,里面文字说明介绍说,先生生前捐出去了自己的大部分藏书,但是故居中还是留下了很多的藏书,可见先生一生致志于读圣贤书,并从中成就了先生在学术方面的造诣和教学方面的成果。

故居客厅中堂上方挂着“立修齐志,读圣贤书,静神养气“

                               钱穆先生闲暇时爱下围棋和吹箫

      故居在家庭方面的介绍比较简单,除了墙上的年谱记录了先生的三次婚姻和五个孩子外,其余也就是为数不多的他与第三任夫人的生活照。

            (张一贯女士    图片转自网络) 

      在此不得不提到的是钱穆先生的第二任夫人张一贯女士,在她所处的那个年代里,绝对算得上名副其实的知识女性,比著名物理学家吴健雄女士高一届毕业于明德女校,后进入江苏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深造。嫁给钱穆后,随着五的孩子的相继出生,她选择在家照顾钱穆的母亲和他们的孩子。是张一贯为家庭的全心付出,维护了家庭的稳定和圆满,同时也奠定了钱穆先生早期的学术地位。遗憾的是张一贯女士因留在家中照顾孩子而没有跟钱穆先生一起离开,留在了大陆,后来因为钱穆先生的关系,仅仅工作了两年后,就失去了工作。张一贯女士一生都在等着先生回家,一直等到去世都没能见到先生一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