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全的教育

教育,自我教育,学中文,用中文,教中文,编著中文教材
正文

整全的教育(十四)

(2013-05-30 16:02:37) 下一个

第三章      逆水行舟用力撑──拼搏

 

他从祸坑里,从淤泥中,把我拉上来,使我的脚立在磐石上,使我脚步稳当。   

《诗篇》40:2

 

进城

初中毕业三年后,终于进了高中,使我与外界的接触距离又扩展了十多公里,由此带来的巨大改变之一是有机会住在城里。但本质上,仍然在家和学校之间做着往返的曲线运动,只不过距离更远,周期更长。当年,县城第一中学办了四个高中班──重点班一个,普通班三个,共二百多人。从农村和乡镇招收来的学生都住在学校的简易宿舍里。每个寝室大概有二十人左右,分别住上下铺。我第一次住进县城,零距离观赏城里人的生活,亲身体验城乡的差别。不敢妒嫉许多城里人生老病死有依靠的特权,只能羡慕他们有自来水,无须养猪。俗语说富不丢书,穷不丢猪。在当时的农村,养猪是农业生产必不可少的一环。尽管劳累,没有多大利润可图,但是不得不为之。我才仅仅争得了读高中的权利,就不再起早贪黑在庄稼地里奔忙,而是踩在水泥地上跟着都市的节奏旋转。可见,由专心读书而来的回报胜过一切说教。

然而,城乡的差别体现在各个领域、每个方面。比如说教育,不同于三年学制的城里中学,农村中学只有两年。况且师资的缺乏使有些课程比如说外语、生物无法开设,因此即使像我这样被选拔出来的尖子进城后也变成了矮子瘸子。就像初中三年级数学中的对数,城里的同学都学过了,所以老师不补习,我就只能自学。还有英语,连“眼屎(yes)”都不知道是何意。不懂外国话,也不会讲城里话,再加上穿着土气,课堂上被点名回答问题的机会都很少得到。巨大差距使我又一次在学习和补习的两条战线上同时作战。不利的是,这一次没那么幸运有良师益友来辅导,只能靠自己摸着石头过河。这是一个走弯路,耗时间的工程。当时城里的初中已经改为三年的学制,但高中还未来得及改,仍然是两年制。不用说,时间紧,任务繁重。我不仅要尽快补上初中的课程,而且要赶上一开始就不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同学。否则,难以在两年后的一锤子买卖──高考中取胜。为了解决如此严峻的问题,我必须想办法把有限的时间分配好。

除了节假日,一天当中,能够自由支配的宝贵时间就只有晚自习。受“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影响,我将晚自习的时间全部用在数学、物理和化学。其它的零星时间,比如说吃饭、走路、开会等则用于英语、生物、政治。在我看来,对付这三门课,除了死记硬背外,没有别的办法可想。另外一门特殊的课程是语文,顾名思义,就是语言和文学之意。语言也即平时说的话,需要讲究逻辑、人称、时态、语气、方式等,尤其是方式至关重要。父母常常说我们讲话“言之无物”,“说的不是言,道的不是语”,无疑是在教导我们话不可随意讲的道理。只要我们随时留意、推敲所要讲的话,我们的语言就会有长进。文学,即是文章的学问,就是关于文字的条理和规则之事的学问。文无条理,必然杂乱无章;有理,才会顺理成章 。俗话说,“人情练达即文章”,文如其人,都是在明示,要做好文章,首先要学做人。一个粗心大意、思维错乱的人难以写出流畅的文章,而那些脍炙人口的文章往往出自谨慎细微、条理清晰的人。

即使如此精打细算地安排,仍然觉得时间不够,因为晚自习只有两节课,其间还必须抽出一部分时间来完成当天的作业。八点过,晚自习就结束,之后半小时,执勤的老师就要敲响就寝的预备钟声,一刻钟之后熄灯。没有灯火的校园漆黑一团,唯有离寝室几十米远的厕所不在黑暗里。我悄悄地带上课本往那里去,在离地几尺高的路灯底下看起来。虽然当时改革开放的春风还没有完全吹绿偏远的西南地区,社会的许多领域和部门都是封闭的,但是所有的厕所却是开放的。夏天的高温使茅坑内有机物分子的运动加快、加剧,不动声色地四处游荡、飘散,让人鼻不忍闻。我不由得琢磨起化学来:化学,简单说来就是变化的学问。根据教科书的说法,变化分为物理的和化学的两大类。比如说,“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属于前者;“朱门酒肉臭”和酸碱混合生成盐属于后者。如果再进一步分析的话,就涉及到分子的运动、原子的轨道问题。如同人一样,有些原子相对活泼,有些原子惰性较大。为了记住他们,我把元素周期表随身携带,不久就完全熟记在心。只要一拿起化学课本,首先想到的就是周期表。

那厕所旁的路灯虽然昏暗,但足以照亮我争分夺秒要跑的道。因着它的慷慨大方,每天获得“格外”几个小时。在我的心目中,它其实显得璀璨、荣美,我暗自幸庆,并从心底里感激它的无私奉献。然而,好景不长,深秋之后天气变冷。虽然从厕所而来的气体的扩散活动渐弱,但是我也被晚间刺骨的北风吹回了宿舍。寝室熄灯后没有地方可去,就打着手电筒在被窝里补习初中三年级的对数。那时,电池不仅昂贵,而且紧俏。为了节省,每当看完一段,就关掉电筒,在黑暗里默想所读过的内容,由此,对过目不忘才有了一丁点体会。

城市的节奏似乎要比农村快,转眼之间,第一学期的半期考试就在眼前。为了更进一步节省时间,周末就决定不回家了,一个人住在空荡荡的宿舍里倒也自在。然而,学校的伙食团周末不营业,吃饭成了问题。第一个礼拜,鼓起勇气到街上去,想看看有什么可以买来当饭吃。当走到那卖卤鸭子和粉蒸牛肉的小摊时,我留连忘返,徘徊于跟前,把那香气闻了个够。最终还是强咽口水,一步三回头地离开了,幸好摊主没有朝我要钱,但那香味一直缭绕在当晚的梦里。第二个周末的时候,就不敢再去那些小摊,而是到四叔那里去蹭饭。当时公社建筑队在每个大队招了些人到城里建房子。四叔是木匠,因此有幸入选。建筑工地的环境虽然不如校园整洁,但是食堂里的馒头明显要比学校里的大,终于在那里吃了顿饱饭。更令人羡慕的是,工人们住的工棚灯火通明,彻夜不熄。我就用泥砖当凳子,木箱当桌子,在水泥包装纸的反面上解析几何题。

这种为了应付考试而加紧备战,临时突击的行为其实已经偏离了教育的本质,而趋向于一种希望在短期内就能看到明显效果的技能培养模式──训练,只不过是一种脑力劳动而已。事实证明,我的强制记忆、题海战术等办法在半期考试中,临场发挥了优势。综合成绩显示,在班上我从进校时的第四十六名上升到了第十六名。就考试分数而言,平均三天就赶超一个同学。与此同时,眼睛的近视度数也同成绩一样上升。父亲劝我不要打手电筒看书,省下买电池的钱为我配了副眼镜,他引用伟人的话说,“要奋斗就会有牺牲”。

从我的考试成绩,学校就如同发现了一支“优绩股”,赶快及时跟进,邀请我在全校的师生大会上介绍学习经验。那是我第二次成为“公众人物”。离第一次当广播体操“施令员”已经八年过去了。自己草草地准备了一份发言稿,本希望在开会前会得到修改与润色。但是没有人来过问,也就粪坑边上栽青菜──将就使()了。发言稿的文体与风格基本上是乡下人摆龙门阵的格式。除了强调一些大家都基本上知道的,具有普遍性的学习模式外,还礼数有加地向学校和老师道感谢、表忠心。

不知道让考试成绩好的学生介绍学习的经验始于何时,又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在我看来,第一,考试成绩好不一定就意味着会学习,就一定有学习经验可言。实际上,由于我们的教学和考试制度本身存在着很多、很大的问题。能否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在某种程度上,只能说明是否有好的记忆能力和应试才能,而很难说懂得正确的学习方法,更不敢言学习经验。在这方面,最典型的要算英语考试。小学开设英语后,中考要考,高考要考,大学要过四、六级,考研要考,考博要考,进外企要考,评职称要考,出国更要考。然而,十几年寒窗苦用功,许多人见了老外,金口难开,若要攀谈,一问三不知。有的人笔试成绩令老外自叹不如,但所学的一大堆词汇在语言交流中毫无用武之地,搜肠刮肚好歹蹦出两句,不是时态乱用,就是人称错位,反倒是那些老外把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英文单词发挥得淋漓尽致。

      第二,当一个人的学习经验(其实是考试经验)被肆意推崇、提倡,让其他人效仿、借鉴时,也许可以激发一些不甘屈居人下者产生努力向上的热情。然而,那样明目张胆的攀比无疑会制造出更多个人的内心冲突和群体之间的不协调、甚至矛盾。令一些人可能由此而来不能接纳自己,甚至失去本身的个性,导致错乱。教育不是训练、不是灌输,而是发掘,是要开启民智,培养各式各样人才,为此,学生和老师都要有不可动摇的自信心。最好的学习方法应该是如何帮助学生自己找到学习的动力,让他们自己把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调动起来,不要觉得上学校如同上战场或赴刑场。一个人有了学习的动力,投入到学的过程以后,他就会有经历,自然就有经验。坦白地说,我本人根本没有时间去寻找所谓的学习经验,即使有时间和精力也未必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模式和方法。对一个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人来说,最需要的是无所畏惧的胆量和竭尽全力的拼搏。

为了应付考试,好几个礼拜没有回家了,心中很是牵挂。自从年初以来,母亲一个人承担了里里外外的所有家务活。为了供给我们一张安静的书桌,她每天不仅要为人的食粮担忧,还要为猪的饲料发愁。置身在城里的我,每想到在农村的亲人或见到来学校看望农家子弟的父辈们,总会对人间的疾苦产生难以忍受的同情和怜悯。这样的感情有时像春风化雨,沁人心扉,滋润干渴的灵魂;有时像大雨滂沱,洗涤被都市的尘埃蒙垢的心田,催我自新。

我左右两肩各斜挎一个背包,犹如行军一样,兴高采烈地出了城,踏上了回家的路,一边走,一边默记英语单词。曾经的“开门办学”留给我的一个“财富”就是让脑袋还有足够的存储空间可供使用,没有因为过早、过多地被迫学习,从而对读书产生了抵制、排斥。刚走出二、三公里,就见天色开始暗下来,不由得加快了脚步。突然,一辆凤凰牌自行车从我旁边过去,在十几米远处停了下来。原来,骑车的人是学校里教初中班的杨老师。她家在离学校大约有六公里的镇上,也是正往回赶。我向她打招呼,她说:“天快黑了,我带你一段吧!”恭敬不如从命,我诚惶诚恐地横坐在车的后面,既不能离她太近又无法隔得太远。一边恭恭敬敬地回答她的礼节性问题诸如家住何处、有无弟兄姊妹等,一边为不能助她一脚之力而忐忑不安。还好,当我们穿过一个火车站的隧道时,遇上一个软脚坡。我立即从车上跳下来,跑步跟着她,直到上完坡开始下坡的时后才又坐上去。此时,车速不仅没有因为负荷的增加而减慢,而是越发加快。这是因为“质量大的物体惯性也大”使然。那是不久前才学到的物理知识,一下子就在自行车下坡──不睬()中得到消化和验证。“物理就是物质的道理”是知青马成敬的“名人名言”。言简意赅的一句话,让我不忘记常把把书本上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直到如今。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家里的庄稼获得了喜人的收成,树上的水果、地里的甘蔗和瓜类都为我存留。而我对家人的回报就是一张半期考试成绩单和说不完的城里见闻,其中之一是电视。那比饭盒稍大一点的塑料盒子居然可以让一大群人在里面晃来晃去。新鲜、惊讶的好奇心使我的眼睛瞪得比那荧光屏还大。当年第一部国产电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和第一部进口的西方电视连续剧,《加里森敢死队》先后在中央电视台播放。那挡不住的诱惑使许多住校的同学,在每次播放前早早地守在学校唯一的一部黑白电视机前,为的是要一饱眼福。我几次踏进电视室时,虽然有凳子,但还是一直站在墙边上观看,仿佛另外一只脚还在电视室外,随时都在准备抽身而退。因为电视播放的时间,还是农村里各家各户正忙的时候。在田地里劳累一天,收工回家的人们,既要烹调人的饭,又要准备猪的料。巨大的反差是我心不在焉、坐立不安的原因所在。

电视的发明就像酒一样,利与害并存。四千多年前,夏禹时期的仪狄发明了酒,把它献给大禹。大禹品尝后说:“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并下令仪狄停止造酒。电视最直接的负面影响首先是浪费时间,特别是使家人之间的交流时间减少了,其次是通过狂轰乱炸的商业广告,以排山倒海之势制造单一的价值观和消费取向;间接的作用是由于它通过直观的、快速的视觉效果引人入胜,使看的人来不及思考,因而变得懒惰、平庸。就如同美国喜剧演员弗莱得·埃伦(Fred Allen)所说:“电视机是一种神奇的装置,可以让一群没事干的人,看着一群干不了什么事的人。”

书与电视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是由文字组成。在经过长时间的演变后,大部分的文字成为抽象的符号。当人们在用眼睛阅读的时侯,还必须要用大脑思考,否则很难理解文字的意义。因此,读书是一件耗费时间的事情。当时,高中的学制仍然还是两年。第一年是新生的我们,第二年就成为毕业生,就要参加高考,决定去路。全校四个高中班,总共二百多人,按往届考上大学的比例来算的话,最多能考上十几个人。我虽然有了可喜的进步,但想要有考上大学的把握,除非将成绩提升至全年级的前十名左右。这无疑还需要更大的努力,说白了,需要更多的时间跋书山涉题海。然而,住在学校就要受到统一关灯、统一就寝的限制。自从进校以来,我就已经把别人走路和吃饭的时间都用上了,哪里会再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利用呢?除非搬到学校外面去住。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整全的教育 回复 悄悄话 回复梅兰松竹的评论:
“学习紧张想家不能回,只好扒着学校大门向外张望,见到同村的熟人路过,会欣喜不已打招呼。冬天晚自习下了课,城里孩子拿零用钱买碗热汤面果腹,农村孩子只有看着淌口水的份儿。。”

[想起来是那么遥远 仿佛都已是从前

那不曾扑灭的梦幻 依然隐藏在心间

是谁在默默的呼唤 激起了心中的波澜

也许还从未感觉 我们已经走过昨天 .....]

挨过冬的人才知道太阳的温暖,让这世界多一点体谅和关爱。

好几天没有进城了,谢谢梅姐妹的祝福。也愿神继续赐平安、喜乐给你们全家。读你那些言之有物,荣神益人的帖子,总会make my day.

梅兰松竹 回复 悄悄话 呵呵,来看黑白电视剧《加里森敢死队》,重温少年时代的记忆:))

农村孩子读书实在不易,不仅家里少了个壮劳力,父母兄弟需要一同支持,还要面对城里同学的歧视,考不上大学回去如何见人的压力。。。俺家先生也是这么走过来的,听他讲过一些求学时的故事---学习紧张想家不能回,只好扒着学校大门向外张望,见到同村的熟人路过,会欣喜不已打招呼。冬天晚自习下了课,城里孩子拿零用钱买碗热汤面果腹,农村孩子只有看着淌口水的份儿。。。喜欢你引用的CY Lewis那句雕刻石头的名言。玉不雕不成器, 人不炼不成钢。是那些苦难,造就了今天的成就。

噢,借帖祝姒弟兄全家端午节快乐,父亲节快乐!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