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ndunke

自由是教你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
正文

五千年前的彩陶、羌人文化和圆圈舞---谈谈舞蹈文化 伦敦客 2009-03-03

(2014-01-21 13:55:51) 下一个


五千年前的彩陶、羌人文化和圆圈舞 ------- 谈谈舞蹈文化              伦敦客 2009-03-03                


                                     


 


     


当您在悠扬乐曲中翩翩醉舞的一刻,是否浮幻过原始社会的舞姿?一个偶尔机会让我对出土彩陶产生兴趣,经过一番业余研究,总算有点头绪,喜爱标准社交舞的我第一次过了把考陶瘾。        


 


 


 


彩陶的历史


 


 


 


 彩陶是各类彩色陶器的统称,是在磨滑的橙红陶坯上,以氧化锰、赭石作呈色,用矿物颜料描绘,将其烧后出现黑、白、赭红等色的纹样图案加以协调达到装饰精美的一种陶器。


 


它从距今10000年前诞生到距今4000年前结束共延续6000年历史,是原始社会发展到新石器时代最基本的特征之一,是先民在渔猎采集农牧农耕生育打仗等生活中或进行宗教祭祀、图腾崇拜时形影不离的器具。制作者以简独的美工方式塑造艺术型状,浓缩载录了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                                                     


                               


 


 


 两陶的发现


 


 


 


1924年因瑞典人安特生第一个在甘肃临洮县马家窑村发现遗存彩陶而定名马家窑文化。


 


它诞生并结束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5300年至4050年),共延续1300年历史。


 


它东起甘肃渭河上游;西至河西走廊和青海东北部;北达甘肃北部和宁夏南部;南抵四川北部。涵盖中心在当时制陶水平高、产量多的黄河上游兰州至西宁相连的水域。


 


1973年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舞蹈纹彩陶盆(简称大通盆或前盆)和1995年青海同徳县宗日舞蹈纹彩陶盆(简称宗日盆或后盆)就出土在那里。


 


马家窑文化是仰韶文化(距今7000年至5000年,以黄河中游豫陕地区为中心,延续2000年历史)晚期向西部渗入转移的一个分支。它传承了仰韶文化在制陶方面最成功经验,使其制陶技术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                                     


 


马家窑、半山和马厂三个类型分别代表早中晚期马家窑文化。早期(距今5300年至4900年)的彩陶以造型新颖、内彩发达、纹图精美、动感多变等优点著称于世。上述两件陶盆具备了这些优点,并且它们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个发现在彩陶中绘制舞蹈人像和舞蹈人像最多的稀世国宝。这对深入研究原始艺术、原始宗教、尤其对探明舞蹈起源、传承、演化、发展有着重大价值和意义。


 


两盆的发现,轰动过国内外许多人,我就是被轰动后才带着探奇和求知的心情来业余体验考陶感受的。  


 


                              


 


 大通彩盆


 


 


 


 大通盆高14.1厘米,口径29厘米,底径10厘米,橙红陶胎,口微敛,腹稍鼓,小平底,内外黑彩。


 


盆口及外壁绘有水波纹和斜纹。内壁绘有四道平行的圆周纹,第一道圆周纹紧粘着三组(每组五人共十五人,均为男性)牵手连臂表演集体舞的舞者略弯曲的脚。


 


舞者似发辫的头饰飘于左侧,似兽类的尾饰飘于右侧,一致面向,一致走向,向左转舞。每组的第一人和第五人的外侧手臂是用两根呈长口钳的条纹绘出,以示区别其他舞者。


 


另用五至八道弧纹旁加一幅以圆点纹为中心斜行45度的叶子图案,将每组隔开,组成等边三角形位置对称即人像弧纹叶子呈等边三角形对称的自然协调的规则纹案。    


 


                               


 


 


 宗日彩盆


 


 


         


 


宗日盆高12.5厘米,口径23.8厘米,底径9.9厘米,比前盆略小,盆色造型质地及内壁的四道圆周纹与前盆相似,所不同的是:沿盆口上绘有呈“十”字型对称的四段水波纹,水波纹之间有小斜纹间开,外壁绘有一些竖立的小须纹和三道圆周纹及两个对称的形如绳结像某物的纹样。


 


盆的内壁分别绘有两组舞者纹,这些舞者有个突出显眼的肥圆臀部,其腿为两类站型:一类锥立状,一类分腿状。24人被四道弧纹隔成两组,一组11人,一组13人,均为女性,宽大头饰,下穿裙子,牵手连臂,位置对称。


 


两组弧背之间又绘有相互对称的两组图案:每组由呈45度斜行叶子型纹样与一个斜上方45度和一个斜下方45度的实心圈组成,比例恰当,这样构成了两个排列次序相同的组合(一):实心圈—叶子纹—实心圈以及组合(二):两组舞者纹。两个组合在立体空间上清楚地呈“十字型对称。  


 


                              


 


两盆凸显的西羌文化 


 


                     


 


两盆的出土表明:制盆者是古羌人。《说文》记:“羌,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


 


最早的羌人为西羌,以游牧放羊为生,散聚于西北高原,后来聚落在陕西渭河上游以农耕为主的水域,该位置恰巧在仰韶文化最西源和马家窑文化最东源。


 


当仰韶文化发展到中期(距今6000多年,古羌人是该文化参与者之一),大批古羌人沿渭黄两河西迁甘肃青海的黄河上游支流的湟水、大通河、洮河、大夏河等水域,积极开发当时一片文化空白的“甘青处女地”,到距今4050年为止的2000多年中,既传承晚期仰韶文化精华,首次将发明种植黍稷(抗旱力强生育期短的粮食)技术带进该区,大力推进农耕生产;又独立创造了黄河上游即西北地区最大文化干系—马家窑文化。


 


我认为此丰功可令考古界考虑将此文化改名为西羌文化,这样更能佐证古羌人是该文化独创者的地位和作用。  


 


                  


 


炎帝----华夏民族的先祖


   


 


比这批古羌人距今5300年诞生早期马家窑文化再早200年(距今5500年),聚落在渭河上游宝鸡的以姜姓炎帝为首领的古羌人顺渭水、黄河中下游两岸向陕豫晋鲁冀及淮河水域全面开发,诞生了先于华夏文化即中华文化的姜炎文化,历经500年。


 


《帝王世纪》说:“神农氏,姜姓也,人身牛首,长于姜水,有圣徳,以火德王,故号炎帝。”《说文》称:“炎,火光也。”这个被羌人奉为世界上第一“火神即“太阳之神的炎帝不负众望,首开一系列农业革命先河:发明并推广粟的种植,将马牛羊猪狗鸡六畜饲养家化,降低采集渔猎者地位;革新石器农具,发明耕地的耒耜,扩大耕种面积,提高农业生产力;建造固定居所,将半地穴屋发展为地面上的红烧土屋;大力推广陶器使用,倡食蒸煮食物;尝味百草药,首创草药治病先例等。


 


五百年中,炎帝各世靠农业经济支柱强盛起来成为中原各部落的领袖,也为以后华夏族的诞生打下牢固经济基础,被羌人加称为“农业之神和“医药之神。炎帝“传八世,合为五百二十岁


 


末世楡罔与从陕西北部东迁入居河北的以姬姓黄帝部落决战阪泉,因战败后与黄帝融合联盟,后败杀蚩尤,收复天下,组为华夏族,“炎黄子孙中华文化由此得名。之后,炎黄又融合淮河在内的黄河中下游的东夷集团和长江中下游的苗蛮、百越等集团共组多元化汉民族,故炎黄又堪称中华民族始祖。


 


炎黄联盟余部后来西迁和南迁,与当地土生居民融合,成为汉藏语系汉羌以外其他民族的先民;那个曾经独创了马家窑文化的西羌部落,因距今4000年前地球暴寒造成干旱缺雨,大批农田荒漠,迫使他们弃农转牧并不断沿渭水东迁中原地区或沿岷江金沙江等水系南迁川藏滇黔桂地区,也与当地土生居民融合,成为藏、彝、纳西、白、哈尼、傈傈、普米、景颇、拉祜、基诺、怒、独龙、阿昌族等民族的先民。


 


今日羌族是古羌人保存下来的一个分支,居住在川西北的茂汶、汶川、理、黑水、松潘、北川等县,人口20万。20085月的大地震就发生在那里。


 


饮水思源,没有古羌人,就没有马家窑文化和西北文明,也不会有炎帝;没有炎帝,也就没有姜炎文化和华夏族,更不会有中华文化和汉族今天。


 


所以在这点上,与其说我是“炎黄子孙,不如说我是“西羌子孙更为准确。                                


 


先后相隔二百年诞生的姜炎文化和马家窑文化是古羌人独立创造的在整个黄河流域曾经辉煌过的两颗文明之星,这充分展现了古羌人的勤劳勇敢和聪明智慧。羌人创造了彩陶;彩陶描绘了舞蹈;舞蹈旋回了人生。三者形成特殊的渊源和因果关系,顺着这个关系,我认为可以从下面的叙述中,寻回两盆中五方面的舞蹈风采和神韵来:


 


               


属于原始宗教祭祀舞蹈


 


 


这是以太阳为对象以求福为目的的原始宗教祭祀舞蹈。


 


原始宗教产于原始社会,祭祀源自原始宗教,舞蹈是祭祀活动最重要又最盛行的形式之一。


 


圆圈舞是古羌人在长期崇拜太阳中逐步创造完善的一种原始宗教祭祀舞蹈。


 


古羌人认为:天神带来火耕;火耕带来火种;火种带来光明;篝火带来温暖;锅火带来食香;坑火带来佳眠;火塘带来神圣;火祭带来福运,太阳是火之源,崇拜火就是崇拜太阳, 求太阳庇佑,除灾祛病,逢凶化吉,五谷丰登,人畜平安。


 


所以,此舞特点是:牵手连臂、围圈作舞、围火而跳、踏地为节、边唱边跳,具有西北高原耕牧并举以耕为主的粗犷舞风。“围火而跳是围火塘、火堆、火池、火把、火盆、篝火、锅火、坑火等带火的物体而跳,是将这些看作太阳化身而崇拜起舞并且围住不放不停地狂舞吼吆,以求太阳恩赐福运。此“围火而跳的舞风一直流行五千年至今不衰不逊色。


 


古羌人的后裔民族将“围火而跳的传统舞风继承发扬并演化成自己特色的祭祀太阳的活动:如宕昌羌人羌语“尼玛”指太阳;用白石砌成的“尼玛堆”是太阳台;去朝拜的“尼玛神”即太阳神;跳的“羌巴舞”是崇拜太阳的舞。彝、白、纳西、拉祜族每年举办盛大火把节,跳“都火舞”,祭火驱邪,求长出谷穗像火把一样粗实;


 


两盆中的“叶子图案”也是舞者祈求太阳赐给丰收的实物表示;傈傈族的“跳火舞”和基诺族的“太阳鼓舞”是专门献给太阳的;


 


炎帝出生的宝鸡地区至今流行闹社火,放焰火,办火龙会,用火避邪祛病;由“崇火”派生“尚红”,“尚红”就是“尚火,婚庆之际全是红色,以求太阳带来好运;


 


有学者将宗日盆中呈字型对称和两个实心圈比作象征太阳的图案和将舞者锥立状比作面对太阳迎接太阳升起的祭祀太阳的观点,我表示十分赞同


 


这种以太阳为对象以求福为目的的原始宗教祭祀的圆圈舞应宗教而生,因祭祀而舞,始终以庄重严肃闻世。虽然羌族薩朗舞和藏族锅庄舞改良了它的舞风如今变成自娱自乐性质的“喜舞,但所幸的是“围火而跳的最大特点五千年依然未变,足以证明宗教舞蹈具有强大生命力。


 


           


                      属于原生态舞蹈


  


 


这是展现西北高原“缘水而居”、“一顺边”等特点的原生态舞蹈。


 


两盆制作的年代,正是古羌人沿黄渭水域完成先东后西两次大迁徙后聚定在黄河及支流湟水、大通河、洮河、大夏河等水源十分丰富地区的年代。


 


这种“逐水草而居”、“缘水而居”的出现,是古羌人原生态的最大特点。


 


就像太阳被奉为天神一样,水被古羌人奉为水神福星。


 


他们认为:有水就有草;有草就有羊;有羊就能生存,所以,哪里有水,哪里就有古羌人的身影。


 


因此,两盆中“四道平行的圆周纹”很可能表示河水边,水滩边,,水池边,水洞边等水流之处;宗日盆中“四段水波纹”和两盆中其它水波纹很可能表示水流处中水的波纹。


 


可以想象,当劳累一天的制盆者与伙伴们牵手连臂,围着半圈或大弧圈,面对水流,淋浴夕阳,踩草作拍,吆喝哼唱,跳起祭拜水神的圆圈舞时,岂不是另一种休闲?


 


古羌人身着宽肥衣袍脚穿软底长靴以适应甘青藏高原缺氧温差大的特点;他们不用手提肩挑,将重物负于后背,当踏地时,身体重心会自然向迈脚的一侧倾斜,双手也随之摆向一侧,以适应高原崎岖陡峭山路和减重避跌险。这样慢慢形成负重行走时,身体重心必倾斜于迈脚一侧的体态“一顺边”现象,这是古羌人又一种原生态特点。


 


当它被带入圆圈舞后,便是后来羌族薩朗(羌语唱起来摇起来意思)舞中的胴体摇动式“一顺边“舞形和藏族锅庄(藏语称薩朗为锅庄,是圆圈意思,与薩朗舞舞风相似)舞中的波浪式“一顺边”舞形。两舞除突出身体一侧倾斜外,还着重突现多脚步和重脚力即“脚动为拍、重顿猛踩、频换双脚、幅大快捷”的特点。此脚步声与吆喝声、唱歌声、欢呼声、自然界响声等交汇在一起,成为高原上最美妙的原生态舞蹈的伴奏曲。


 


 


                


属于民间舞蹈


 


 


 


这是母系社会形成原始审美观的民间舞蹈。


 


两盆制作的年代,也是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即将完成的年代,又是古羌人源于猎牧生涯产生原始审美观并逐渐演变的年代。


 


从羊到牛的图腾崇拜表明:古羌人崇尚的美是由窄到宽、由瘦到肥、由细到粗的美;再从外貌看,他们崇尚的美是从温顺驯服、五官顺眼、家养生畜演变到凶猛难驯、张牙舞爪、庞大野兽的美。


 


因此与现代人崇尚的脾情平和、五官端正、高瘦细白的美完全不同。于是,庞大的并不端正,凶猛的并不顺眼,张牙舞爪并不恐惧,成了那个年代审美的原始特征。


 


难怪西方人至今不明白为什么张牙舞爪的龙是华夏族的崇拜图腾后来又正式成为中国各民族象征的原因所在。


 


您瞧,她们从高原陡坡缓缓走来,宽肥衣袍拖飘着长袖,肥臀随身体重心倾斜于迈脚的一侧,左一晃,右一晃,频频转晃,在似胴体摇动式的“一顺边或似波浪式“一顺边”的拧动下,整个身躯犹如牦牛负重不堪。这就是宗日盆中舞者的“肥圆臀部”!这正是那个时代古羌女性追求的美姿。


 


您偌鄙视这种美,您就犯了一个低级错误,因为您不知此美中还有原始性开放的隐秘:每到春耕时,古羌家妇们在土屋里跳着裸体舞,那一个个摆动的肥圆臀部向斜前方突起了胯,在昏暗丝光下一起一浮,一浮一起地回现她们曾经产婴的每一细节,生命源自裸体,裸体舞才是最美最原始的民间舞蹈。


 


源自动物的原始审美观还着重体现对图腾动物的模仿上,大通盆中的“似发辫的头饰”、“似兽类的尾饰”和宗日盆中的“宽大头饰”很可能与流传千古的青海西王母神话有关。


 


越来越多史料证明:西王母确有其人,她是距今5000年前聚居在青海湖附近以虎齿豹尾为部落图腾的女酋长,这与两盆制作年代相同与制作地点相近。西王母与古羌有着相同的原始审美观,只不过虎豹图腾比牛图腾更威武一些罢了。


 


西王母将老虎作为自己面部装饰,将豹子尾巴作为胯下的装饰,就是炫耀自己威严,让人们尊敬她。制作者很可能将其形象“植”入盆中,这个头饰是全虎像或虎面像,这个尾饰是豹子的尾巴。


 


古羌人的圆圈舞就是:借兽取美,用兽显美,人兽毗美,越趋越美。这才是有着原始审美观的民间舞蹈。  


 


 


                 


 属于最原始的规范舞蹈


 


 


 


这是迄今为止(在彩陶中)世界上第一次出现的舞程线源头或雏型的最原始的规范舞蹈。


 


在现代类舞中,舞者必须按逆时针方向行进,这条行进的路线就称舞程线,它呈现四线八面,各有其称。由于是逆时针行进,舞者必须严格遵守自右向左的规则缓缓而移,似车水马龙,如行云流水,次序井然;如果有人顺时针行进,必然相互碰撞,舞池大乱,甚至发生跌踩事故。


 


大通盆中舞者是“一致面向,一致走向,向左转舞,这正是沿着两盆中的“四道平行的圆周纹”逆时针行进的,这不是舞程线是什么?它应该算是迄今为止(在彩陶中)世界上第一次出现的舞程线源头和雏型。


 


因此,古羌人的圆圈舞与现代类舞遵守一个共同原则是:都沿着舞程线的一个方向一致行进,绝不允许在同一时间逆顺双向行进。所不同的是:现代舞程线把一个方向严格限死在逆时针单一方向里,绝不允许逆顺双向选择行进。但圆圈舞除遵守共同原则外,却允许逆顺双向选择行进,这可能是“牵手连臂”的特定集体舞型造就了此舞(例如薩朗舞和锅庄舞)可以逆顺双向选择行进的原因,这是古羌人的舞与现代类舞最大区别所在,也是大通盆中的“舞程线”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的原因所在。


 


几千年舞蹈的传承演化发展表明:舞程线科学合理原理已被越来越多舞种接受,逆行进舞动呈压倒趋势取占顺行进舞动(某些民间舞除外),尤其比赛性的和非集体式的舞蹈更是如此。


 


但不管怎样,五千年前的圆圈舞始终遵守“一个方向一致行进”的原则流传至今,是向世人凸现其神奇的原始艺术生命,仅这点上,它就称得上最原始的规范舞蹈。


 


 


                      


属于神奇舞蹈


 


 


这是具有三种新特视觉的神奇舞蹈。


 


其一:大通盆中舞者的头饰尾饰飘于左右两侧是由于自右向左的旋转产生真空涡流造成的,此飘状给人一种正在旋转的动感视觉。在静态平面上活现出虚拟旋转的人物动感,是制作者静动,实虚,实意相结合的构思和熟练制技达到一定高度的体现。


 


其二:该盆中两根呈长口钳条纹显然是制作者特意留出的舞者高低摆荡,前后移动,左右倾斜所进行频繁往复运动的空间距离,这样的“空距”被看作是三维立体空间,给人是三维立体空间的视觉。这是制作者在动感视觉基础上进一步发挥超常想象力,用既写实又寓意手法突现立体视觉的别具一格的艺术创造。


 


其三:您是否留意到,当陶盆盛满水时,它会怎样?盆中的舞者们自然地将自己和自己的倒影相映成伴,按照物体在水中折射原理,定会浮现一种似舞非舞、似人非人、似彼非彼、无规无则的哈哈镜视觉。随着水的晃动,会另有一番情趣,其视觉定会更新特。


 


这不正是五千年前古羌人的梦已经变成了五千年后一种如此神奇的舞蹈吗?    


 


      五千年前的羌人是这样伟大,这是汉人永远不忘的祖先;


 


五千年前的彩陶是这样精彩,这是后人永远伴随的文明;    


 


五千年前的圆圈舞是这样简单,这是舞蹈爱好者永远旋进的起点。


 


 


200933为纪念抵达伦敦14周年而作


 


  


 




 


 


 




 


 


-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