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熊

白熊,达拉斯人。干科研的,是个爱运动的基督徒,也爱唱歌,热爱生活,愿我的博客能交很多朋友!
个人资料
正文

演出的话

(2014-02-14 07:13:22) 下一个

演出的话

                                      --- 唱《岁月甘泉》所想起的 …

  Sugarland Baptist Church  Houston TX . 5-18-

St.Andrew Methodist Church Plano TX. 3-1-2014

 公元2014年三月一日,一群旅居北美的华人在达拉斯的一座教堂的演唱大厅里,将演唱《中国知青组歌 ---岁月甘泉》。对演唱者来说,很多是第一次参加演唱,有的则是第二次演唱了,有的是第三次,….,甚至是第九次!在看看这些演唱者,他们如秋风中的劲松,傲然挺立;岁月已经把沧桑留在了他们的脸上。然而,一种难以言表的豪情显露出来。此刻,豪情与歌声齐飞 岁月拌记忆流淌!他们永远年轻。歌唱者们不仅来自大陆,也包括港,台以及海外的华人;他们是曾经的知青,和知青的同龄人,知青的后代,以及所有被《岁月甘泉》感动的人。

 
  一.没有怨恨
 从20世纪生活过来的中国人,他们中很多是相当于美国战后“婴儿潮”的一代人。给他们留下不可磨灭印记的,当然是自己生活的岁月了,是一次次接连不断的政治运动和动荡。最让他们难忘的就是文化大革命和上山下乡的经历了吧。那会儿的丰华正茂的小树,如今岁月已给他们留下可观的年轮。从这些年轮中,你可以读出的是人生的跌宕起伏,辛酸苦辣,你能够看到的是五色斑斓的朝霞,晚霞和艳阳天,或是惨不忍睹凄风冷雨;你能体验的是《岁月甘泉》,或是《岁月苦泉》。而我看到的,听到的,体验到的是《岁月甘泉》。为什么同样经历《岁月》,却有着甘泉和苦泉不同的感受呢?我无意评论他人的苦泉心理,只想说说个人的甘泉情怀。那就要从我的个人经历说起吧。

 我出生,成长的国度,在20世纪经历了巨变。我目睹了他历经沧桑和苦难,从一个赢弱的大国向一个世界强国的蜕变。曾经是红领巾,红卫兵,和下乡知青,与我有相同经历的人是整整的一代人。我们体会到什么是和平年代的动荡和不太平,那是一个“革命年代”,这个不太平的“革命年代”持续很多年,很多年,直到革命结束。我们更体会到改革开放后的的蓬蓬勃 蒸蒸日上。正是借着这国运升腾之机,有幸跨出国门,走向世界。有这样幸运的普通的知青,不仅仅是一个人,而是一大批人,虽然他们相对于知青总体来说是很小的一个百分比,但他们仍是一大批人。我身处在这样一批人中,个人的经历一直踏着国家命运和时代的变迁的拍节,叫我怎能不心怀感激?再看看我的国家。

 今天的中国,已经今非昔比。贫穷落后的画面,早已沉淀在年轮的沟回里,已经没有人怀疑中国什么时候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什么时候也只是个时间问题。铸造了中国今天辉煌的几代中国人中有知青一代人。这是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吧?知青一代人是一些怎样的人呢?

 据我的观察和亲身体验,在文革期间,有大约1700多万年轻人从城镇,流向农村,边疆,带着他们的热情,理想,知识和干劲儿去的。那会儿的中国农村社会是什么样呢?落后,封闭,一潭静水,生产力十分原始。知青去了,搅动了这潭水。知青在农村, 在边疆在军垦都干什么呢?不仅仅是劳动力,是军垦战士,还干小学,中学教员,赤脚医生,会计,当广播员,唱歌演戏当宣传队,他们修水库水电,建沼气池,当汽车司机,他们科学种田科学育种。凡是需要文化人干的事,以前没人干,他们来了,有人干了。更有本事大的当上农场,农村干部,参与管理,规划农村的长远建设。当时还看不出来有什么变化。然而,知青带去的东西在发酵,在沉默中等待着爆发!
 

虽然,经过了很多年,下乡生活的艰苦磨难,使很多知青心灰意冷,热情消退,理想破灭。文革结束后,他们终于像潮水似的退去了,回城了。这时的农村还是原来的样子吗?农村人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农村的妈妈再苦也要让自己的孩子读书,因为他们看到了城里来的孩子的样子,坚信有文化才能有出息!要做文化人,要做城里人。知青的到来,知青的贡献是有形的,看得见的,为几十年后中国的经济腾飞奠定了基础。又过了很多年,大批的中国学子奔向海外留学。留学生不仅出自大城市,也出自偏远的地区和农村。这时,透过来自农村孩子的妈妈的眼泪,一定闪烁着对那群知青孩子们的记忆。

        几亿农民工流向城市,特区和工厂。 中国和平年代最大的人口流动

起初是1700多万城镇知识青年到农村,边疆去,而以后的中国历史记载了,几亿中国青年农民从农村,从边远地区流入城市,流向沿海地区,成为创造了中国经济奇迹的农民工。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人力资源的流动,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流向转变吧?显然不是!

 若你想了解当代中国,你想认识创造了今天中国经济奇迹的中国人,你就不能不了解,不知道这群人。

这群人中的代表不仅有习近平,王岐山,他们在台上,他们的表演,天天可见,你可以平头论足。还有苏炜和霍东龄,以及他们的作品《岁月甘泉》。而《岁月甘泉》更贴近我们,听《岁月甘泉》演唱会,让你能走进知青一代人的心灵。

 2007年,当年的海南知青苏炜和霍东龄结伴重返下乡的山村,寻根,访亲,采风,为了创作《岁月甘泉》搜集素材,酝酿感情。当时他们有很多的感慨,唯独没有怨恨。可是今天《岁月甘泉》问世了,却有人说什么,《岁月甘泉》是为文革翻案?是歌颂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偏偏要把那个年代,知青的经历,以及知青们对青春的美好回忆和什么怨恨连接起来。

啊,问题找到了。唯独没有怨恨!有怨恨必有苦毒,就心理黑暗,怎能不怨天尤人。没有怨恨,就能看到五色斑斓的朝霞,晚霞和艳阳天,而心中满是怨恨的眼里除了凄风冷雨,还会有什么?没有怨恨,当年的磨难,于今回味,怎能不变得甘甜呢?

 毋庸置疑,《岁月甘泉》是有争论的。就是某些参加《岁月甘泉》演唱的人都说,我们能有60-80%赞同就不错了,但是我们仍积极地参加了演唱!2013年5月18日,《岁月甘泉》在休斯顿的演出时,一位亲临现场的听众说,“ 起初,我也不看好《岁月甘泉》,认为是粉饰文革的作品,只是抱着去听听的心态,来看了。谁知音乐跌宕起伏,一下子把我卷进来,令我回忆起自己的难忘岁月,尽管有很多苦难和泪水,尽管也是满腹的怨恨,我流泪了,《岁月》写的是我的生活,是我的青春,我不能不承认。”可以想见,1700万人卷入的上山下乡运动,历时十几年,从天南到海北,情况和经历差异巨大!《岁月》记述的海南岛的军垦生活,而我经历的是山西雁北的插队生活。但共同点是,那个年代是我们最美好的青春岁月!在政治上,可以否定文革,否定上山下乡运动,但无法否定我们自己,我们自己的经历。这个经历就是我的生活,我的青春,我的生命!

 
 昨天,今天,明天

 就我个人而言,在下乡插队时的经历,和全国千千万万的知青一样。我既不会夸大它,更不会粉饰它。那个日子很苦,苦的刻骨铭心!插队时,我受过冻,挨过饿,亲眼见过邻村的知青因病死去。

 

但是,我体验到的苦不就是中国人民的苦吗?感谢人生给我机会,让我知道了中国农民的苦,让我接了“地气”,认识到真正的中国。知青的经历与体验是书本中不可能得到的。我曾问过插队所在村子里的青年,你们觉得苦吗?得到的回答是,苦个啥?吃饱了就不觉得苦!就你们城里来的娃会问这个问题!是呀,和北京的生活相比,山西雁北农村的生活苦,可人家农村人世世代代生活在那里,我一个北京来的就比人家优越吗?苦不苦是相对的,只看你的感觉。那会儿,知青们个个年轻,身强力壮,好胜心强,没过多久就适应了。还有一个不能不提到的时代因素,就是“榜样”的力量。那个年代,是有“英雄”,有“理想”的年代,别人能做到,我为什么不能?尽管,后来理想不复存在,我们不得不面对眼前的现实。

 

我们经历过的一切,无非是人所能受的 。现实与生活,没有让苦难过于我们所能忍受的  在忍受艰难困苦的时候 ,还总要给我们开一条出路 ,叫我们能忍受得住 。正是这种体验和心理,让我心存希望,总有希望。很多年后,我读到一本书,哥林多前书,在书中的1013 有着几乎相同的论述。

     

把知青经历和生活“妖魔化”,是妖魔化中国的一种表现。    

                                   

知青年代是我的昨天。我的今天如何呢?     

 

今天,当年的知青都已经不在年轻了,看看你自己,你身边的美国“婴儿潮”一代的同龄人,是不是已经处在晚霞若金的情景?就像来到了“金色的池塘”边

今天我是一个马拉松爱好者。而人生何尝不是一场马拉松呢?“走过了千山和万水 我们不再年轻 …., 是《岁月甘泉》的歌声激励着我,跑了一个又一个的马拉松。迄今我已跑了十几个半程马拉松,和5个全程马拉松了,我的目标是要跑50个或更多的马拉松!我要一直跑下去!当我置身在马拉松的人流之中时,是怎么想的呢?

 我一边跑,一边想,马拉松的艰难还少吗?我有怨恨吗?我能埋怨途中坡陡,路长,天气有风有雨,气候变化无常吗?为什么马拉松这么艰难却让那么多人趋之若鹜乐此不疲 ?为什么今天的马拉松热风靡全球?在跑2014年WACO马拉松的途中,看看我见到了什么?一块尼采语录牌:

   

        To live is To Suffer, to Survive , to Survive is to find some   

        meaning in the suffering.   Fridrich Nietsche 

 

我们也就在suffer 马拉松的痛苦中,在寻找着这痛苦的意义!尼采说的好,我们要从体验苦难中找到苦难的意义。

 我相信,这一切都是上帝的安排,有他的美意。尽管我们可能一时不理解他。他的美意是,不论经历什么苦难,让我最终找到他!

 对于今天,《岁月甘泉》第六章 “山的壮想”中的话,最好的表述了我的心情:“ …. 品尝过峥嵘岁月千般甘苦,最知道什么是幸福滋味!”

正是因为有了昨天受苦的经历和思考,我对今天的幸福体验得特别真切。我们赤身出于母腹,又将赤身离去,人生一世,生带不来什么,死带不走。若不把对今天的认识告诉世界,留给后人,那真是白来一趟了。那么我对今天的认识是什么呢?这一切都是上帝的安排,在你不知道的时候,你就已经在他的计划中了。

明天,我们的明天将如何呢?我知道人人都会变老,都会化烟,烟气腾空!当构成我们躯体元素的碳,氢,氧,氮又回到大自然的循环之中,为新的生命所利用时,那个新的生命应感觉荣幸,因为他/她摄取的元素曾经为一个乐观的生命服务,这个乐观的生命曾经唱《岁月甘泉》感念人生,像划过夜空的流星,留下光辉。可以想见,我曾经摄取过乐观的元素,那么就让我们也贡献出乐观的元素吧?

 

三.第三只眼看《岁月甘泉》
 

将近三年前的2011年2月11日,《岁月甘泉》在北美的首次演出,是在耶鲁大学的乌斯理大厅。那时的《岁月甘泉》合唱团就有很多洋面孔!洋面孔肯定没有《岁月甘泉》的知青经历啦,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他们也卷入《岁月甘泉》的排练和演唱呢?难道仅仅是艺术的魅力吗?

 耶鲁大学作曲家兼指挥家汤姆多菲先生

 

原来在艺术的魅力之外,人类心灵的沟通,还有着其他的途径。那就是生活本身!你可以生活在不同国度和环境,但青春的美丽是共同的。让我们看看几个和知青的故事发生在同样年代的人,那时,他们在干什么?而我在干什么?以及他们的感言吧!


1966-68年,当大陆的文化革命如火如荼的时刻,我是一个红卫兵,后来的知青。那时,汤姆·多菲Thomas Duffy)先生,是美国的一个在读的大学生。几十年后,他成了经常抛头露面的耶鲁铜管乐队的指挥。他说,“《岁月甘泉》让我想到了自己曾经投身的反越战、争民权的那个年代的音乐。” 说到那时代的音乐,使我想起了嬉皮士--- 1970年代美国反抗习俗和当时政治的年轻人。一个是中国的红卫兵,一个是美国的嬉皮士。虽然中美两国间只隔着一个太平洋,这两个人却似乎是在两个星球上,毫无关系。

                                         

《岁月甘泉》对汤姆多菲先生来说,这完全是另一个时代、另一个世界的旋律和歌唱,为什么她还是能那样打动汤姆多菲先生?” 

 

回答这个为什么的是另一个耶鲁人。耶鲁大学指挥系主任,耶鲁爱乐乐团的指挥,咸信益。他是一个韩裔美国人,永远精力超群、号称踢足球比当指挥更是他的专业梦想,2008年他曾带过耶鲁爱乐团为北京奥运演出。

 

他说,“这样的旋律,这样的情绪气氛,让我想到我自己早年在韩国服兵役的年代。”“那个年代就是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 正是《岁月甘泉》描述的知青时代。《岁月甘泉》的作者苏炜问咸信益 “ 按说,这是纯粹的中国调子,中国的故事,与你在韩国当兵的生活,扯不上关系呀!”  “就因为这个——青春。青春,不管放在哪里,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都是一样美丽的。”咸斩钉截铁地说。


而甘志刚,一个台湾青年,1967年从亚热带的台湾来到寒冷的威斯康星留学。1968年,我去了山西雁北农村插队。而他开始了第二年的留学生涯。1969年,当我在雁北农村,与牛一起用力,耕耘着农村的土地时,阿姆斯特朗的脚印留在了月面上。我是从VOA的广播里得知的,而甘志刚却有幸观看了人类登月的电视转播。当我在插队知青的土屋里,用电唱机播放《梁祝》小提琴曲时,他也在威斯康星唱片商店的橱窗里发现了《梁祝》的唱片。

 40几年后,在休斯顿和达拉斯的舞台上,他和我站在一起演唱《岁月甘泉》。经历截然不同的两个中国人,同样对《岁月甘泉》如醉如痴!他说,2013518日和达拉斯四十多位歌友参加了休士顿《岁月甘泉》大合唱, 让我产生极大地震憾,原来在文革发生后的十几年中, 中国大陆有一千多万的中学生被送到了农村, 受到了极其严酷的训练, 甚至许多宝贵的生命牺牲在西北的黄土中, 或北大荒的冻原, 或海南的蛮荒丛林里。 承蒙过来人不弃容我混杂其中做一个冒牌知青, 让我也夹在里面一起高唱「不再年轻」 ,让我在分享知青的喜怒哀愁,和参与演唱霍东龄和苏炜两位所作的好听的歌。音乐没有国界、省界;也没有时光的界限,好歌是永恆的。

 你看,汤姆·多菲先生,一个当年的嬉皮士;咸信益指挥,70年代的韩国士兵;以及甘志刚,来自台湾的留学生,他们三人,在茫茫的人海中和我不会有交集,本来没有关系的,就是因为《岁月甘泉》,我们的心灵相通了!

 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一开始就以简单的急促的似叩门声的  3  3  3  1 ∣ 2 2 2 ∣把所有人的心灵震撼一样,《岁月甘泉》也让颂赞青春之美的人们有了共同语言!这里没有了民族,肤色,国度的差别。有的只是共同的心声—— 青春的美丽。青春,不管放在哪里,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都是一样美丽的。

 
 .   时代的责任

 我自豪地是,我们德克萨斯州,群贤毕至 少长咸集,人杰地灵,让《中华旋律  岁月甘泉》,从修斯顿唱起,一直唱到达拉斯。我们没有别出心裁,而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为我们德州的华人争光添彩。这期间,王微 萧楫 甘志刚 陈建等做了推动性的工作,集合了德州的资源和人气,创造了德州版的《岁月甘泉》演唱会。在北美的《岁月甘泉》九场演唱中,有我们德州的两场。

 我们今天的工作将写进历史 ,因为演唱者们担负着时代的责任。

 我们这一代人将亲眼看到海峡两岸的坚冰融化,亲手铸造中华民族的统一。几年前,黄河大合唱在台湾公演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最初唱《黄河》的年代,面临民族的危难,那时天不分南北,人不分左右,守家保国人人有责。我们华夏子孙团结像一人,才有了抗战的胜利。今天海内外华人同唱《岁月甘泉》,感悟曾经的苦难让我们华人的心更贴近。盼望着,有一天把《岁月甘泉》唱到台湾去。可见好的文艺作品是我们的民族灵魂!像发源于巴彦可拉山脉的长江,黄河之水,孕育了我们中华民族一样。我们的中华旋律也滋润着华夏子孙的心田 ,那么,每一个《岁月甘泉》的演唱者都是在为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统一做贡献。

  
 五.不要忘记我们的约定

  2013年休斯顿《岁月甘泉》演唱会之后,参加演唱的达拉斯歌友仍然充满激情,意犹未尽,心底憋着一股劲,我们要扬帆远航,在达拉斯演唱再唱一次。到如今,这不再是梦想,而是现实,近在咫尺!真是梦想成真!还记得吗?我们曾有约定,在有生之年再聚会。尽管那时廉颇老矣!

 虽然,我们没有成文的规定,只有心灵的约定,在14年之后,在知青上山下乡60周年之际,再唱《岁月甘泉》。到那时候,穿好你的演出服,再拿起你的歌谱,站在台上,随着指挥棒的起伏,“朝---霞,朝霞似锦…..”的歌声,将再次响起。我们期待着那一天!

 

 

 

参考

1)苏炜:《岁月甘泉》耶鲁缘

http://www.sygqchorus.org/Pages/TheCantataAndYale.aspx

 

2)甘智冈  介紹《梁祝小提琴協奏曲The Butterfly Lovers》  2/08/2014 B9

http://www.agdct.com/News_DCT_Sat/DCT_Sat_B.html

 

3)甘智冈  哲学家帝王  2/12/2014 B4

  http://www.agdct.com/News_AG_Wed/Ag_Wed_B.html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