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在blog已风行了很多年后,我突然有了开博的冲动。为了记录孩子的一些童言童语,也为了记录生活中的一些看似平凡的点点滴滴。
正文

2013 春游意大利 - 永远的威尼斯 (2)

(2013-07-23 01:04:24) 下一个
上一篇:2013 春游意大利 - 永远的威尼斯(1)

威尼斯是一个水城,没有汽车,只有数不清的桥和船。水上巴士是这里最方便的交通工具。大运河的风光也可顺带一览无遗。两岸的风景如画,古建筑群色彩风格各异,让人目不暇接。

两座钟楼遥相对望,右为圣马可广场,左为San Giorgio Maggiore。


站在Doge's Palace外面,隔水相望的San Giorgio Maggiore仿佛近在咫尺。Gondola在清晨的运河中随着水波荡漾,享受着游客到来之前的静谧。很喜欢威尼斯的路灯,因为记忆中只有威尼斯用粉红这么浪漫的颜色装点路灯,很特别。


Gondola船夫并非都穿着条纹海魂衫,戴着宽沿帽子,唱着动人的爱情歌曲。在这么寒冷的春天,他们大都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在大运河上讨生活。现实往往是和浪漫无关的。

上篇里提到了叹息桥。其实说到桥,里亚托桥(Rialto Bridge)应该是威尼斯辨识度最高的桥。白色的大理石,挑高的门廊,宽阔的桥身以及桥桩上的雕塑,都彰显着里亚托的美丽。精明的威尼斯人在桥上开了两排商铺,大都是卖威尼斯著名的玻璃艺术品,首饰和旅游纪念品。琳琅满目,很适合window shopping。桥的两边是眺望大运河风景的好去处,因而常常人头攒动,挤得水泄不通。只可惜商店背面的门板上满是涂鸦,煞风景得很。

里亚托桥几经重建,现在的这座石桥也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是横跨威尼斯大运河最古老的桥。它的前身坍塌后,威尼斯考虑过很多有名的建筑师及艺术家来重新设计,据说还包括米开朗基罗。最后花落Antonio da Ponte, 一个名字里有“桥”的设计师。这是怎样的一种因缘际会啊 。


里亚托一直是威尼斯人的market place, 见证了威尼斯的兴衰。曾几何时威尼斯作为东西贸易的枢纽,是欧洲最富有的地方。一时风光无两,是那么的意气风发。奈何好景不长,欧洲新航路的开发,结束了威尼斯多年的贸易垄断。威尼斯也逐渐走向衰落。 我对欧洲历史一点儿都不熟悉。但是总觉得世上万物都有因果,所以猜想若不是要极力摆脱被威尼斯垄断的困境,欧洲列国也许不会那么致力于新航路的开发,历史说不定就改写了。

里亚托附近停泊着很多gondola。船身都是清一色的黑,但是每只小船里的upholstery都不太一样,或华丽,或简约。黑红金是主打色,偶尔会看到大胆的宝蓝,镶着灿烂的金边,衬着船舷的雕饰,幽怨地诉说着流逝在岁月中的衣香鬓影。华服,面具,歌声,穿梭在暗夜水巷中的gondola,一年一度的威尼斯嘉年华是威尼斯人对过去的缅怀,更是在以旅游业为经济命脉的今天,为游客put on的一场盛会,多少有些无奈吧。早就答应过mimi要坐这两头弯弯的小船,既然逛累了,就挑了这离里亚托桥最近的小船满足小人儿的愿望吧。

尖尖翘起的船头,总是调皮地出现在镜头里。船舷的奔马,惹上了岁月的铜绿,仅有那骄傲的马头和奔蹄,还残存着曾经的辉煌。 船夫熟练地把小船划进了里亚托桥旁边的小巷子,避开了大运河上的熙熙攘攘。颜色各异的房子,斑驳的墙壁,小巧玲珑的桥,偶尔露出一角的白色钟楼,眼前的景象和大运河两旁金壁辉煌的建筑相比, 宛如小家碧玉般温婉可人。巷子大多狭窄,但是这里的船夫避让进退中都把船儿驾驭得如水中的鱼儿,穿梭自如。

在船上站起身,水边人家窗台上的玫瑰蜡烛触手可及。朵朵雕刻精细的玫瑰在窗内温暖昏黄的灯光衬托下显得异常洁白美丽。再往前行也能看到年久失修的窗棂在水氲的侵袭下已开始腐朽,无奈地放下端庄,朝外面的世界咧开了一条缝。水巷中有许多的桥。桥上往往挤满了看热闹的游客,对经过的gondola友好地挥手,拍照。而我们也常常将桥上的他们收入镜头里。船上观桥,桥上观船,四十多分钟的gondola ride,流逝在看与被看的交替中。

那天下船后按着地图寻到了the Frari,心情有些抑制不住的激动。虽然Titian长眠于此,我却是一心一意要来pay homage to Canova的,Titian大师就只能屈居第二了。一直非常喜欢并尊敬Canova,没有什么原因,就是直觉地被Psyche Revived by Cupid's Kiss惊艳了。这个sculpture太美, 每次去卢浮宫,都是贪婪地直奔它而去。Frari原则上不准拍照,还是忍不住向工作人员央求拍了Canova的monument留作纪念。

这墓原本是Canova为Titian设计的,采用了少见的金字塔造型。半开的木门里,埋葬的是Canova的心。这颗心的主人是那么才华横溢,现在和它近在咫尺,我能做的就是静静缅怀。其实这偌大的monument埋葬的又岂止是 一颗心呢。

多年前去萨尔斯堡时,觉得这个奥地利小城很美,只是有些过度消费它最著名的市民 - 莫扎特。放眼望去,到处是印着莫扎特头像的旅游纪念品,还有许多质量不算高的音乐会打着莫扎特的名头招揽游客,让人有些失望。作为韦瓦第的出身地,威尼斯没有犯这个错误。在威尼斯几乎没有人用韦瓦第做卖点。虽然很欣慰在我心中近乎完美的韦瓦第没有被廉价的旅游营销策略污染,却又忍不住为他有些抱不平。这次去威尼斯特意买了《四季》音乐会的票,算是表达对韦瓦第的敬意吧。

听了无数次的《四季》现场听来让我有意想不到的感动。看到在琴弦上跳舞的弓,传递出那么美好的声音,我竟有种想哭的冲动。Mimi最喜欢《春》。听到春天里牧羊犬汪汪叫的那一段,她在黑暗里拽了拽我的衣袖,仰起了她的小脸,朝我满足地笑了。相反的我最喜欢《冬》。那一段暴风雪,被琴声表达得慷慨激昂,酣畅淋漓。“暴风雪”来临之前,mimi将她温热的小嘴凑到我耳边说“妈妈,你的favorite就要开始了”。说完便爬到爸爸腿上正襟危坐,等待着欣赏那一段再也熟悉不过的旋律。我被小人儿的善意提醒逗笑了,心里暖暖的 - 有这么个善解人意的小家伙陪伴我们,真好。

在威尼斯的最后一夜,定到了圣马可广场上的Quadri。因为有Michelin 两颗星的rating,所以作为吃货的我们对它有一定的期待。也许期望过高,反而觉得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出色。


当晚全套菜式都在照片背景里那个红色烫金卷筒里,是送给我们作纪念的。当时想着回来后如果怀念那美食了,就拿出来看一下。不过至今还没拿出来看过,相比之下我更怀念巴黎的Le Diane。看来食物的惊艳程度,与Michelin的星级不一定有直接的联系。

在威尼斯的三天,每天看着大批的游客在清晨涌入,入夜后,又如潮水般退去。几乎看不到挽着菜篮子买菜的太太,也看不到背着书包上学的孩子。大部分的当地人已经被飞涨的物价逼出了他们原来的家园。这个迷人的水城,如今更象一个主题公园。虽然公园里的历史都是真实的,但是没有locals生活的历史,更象博物馆里的陈列品,失去了应有的生气。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遗憾。 离开威尼斯,我们即将启程去佛罗伦萨。上船前,mimi对威尼斯有万般的不舍。爸爸对她说,我们还会再来的,那时的mimi应该长大很多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8)
评论
匆匆一瞥 回复 悄悄话 @笑薇. 我不是作地质研究的,更没有什么理论。:)纯粹只是看从新闻上得到的消息,据说以现在的下沉速度,还有至少几百年。我猜想若是只有六十年,应该会有更大的动静和恐慌吧。。。当然现下的新闻也不定准确,若是你有专业的数据,请和我们分享。谢谢你的comment。
笑薇. 回复 悄悄话 回复匆匆一瞥的评论:
奥? 你不认为那些地质学家讲的60年的事可能发生? 你也在地质领域里做研究吗? 可不可以share一下你的理论? 我去威尼斯大学参加讨论...
匆匆一瞥 回复 悄悄话 @ytwadk, 谢谢来访。

@笑薇. 是的,威尼斯在下沉,亚得里亚海的水位在上升,so the combined effect is quite worrisome. However, I don't think it will disappear in 60 years. :-) 希望会有科学的办法来保护这座城市。It's a race against time and nature.
笑薇. 回复 悄悄话 威尼斯是否永远大概只有一厢情愿了。它的海拔一直在下降,每年几个月要被水淹没。岛内人们外迁以从未有过的速度在增加。 有科学家说60年后威尼斯将不复存在。威尼斯在人们记忆里或许可以永远,但也只是两三代真正看到过的人。威尼斯,永远的记忆。
ytwadk 回复 悄悄话 最后孩子这张照片拍得很可爱。谢谢分享。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