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太上皇,皇帝,与异见人士

(2012-02-12 15:30:08) 下一个

中国的历史,颇为长久。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不知发生过多少扣人心弦,叹为观止的传奇故事。这些故事,发生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有着不同的主人公和其特殊的环境与条件。可是,故事看得多了,听得多了,就感觉到,不同的故事,有时如此的相似,以至于我们常常把不同故事里面的主人公给弄混淆了。所以,有人感叹:历史,有时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中国的历史,大部时间是封建王朝的历史。中国封建王朝的历史是如此之久,不但在世界历史上无与伦比,封建社会对中国人思想文化的影响,也是入骨入髓。现代历史和现实生活,似乎还在不断重演着既往的历史和过去的生活,将现实中活生生的人和正在发生的事件与既往的历史加以比较,不禁令人哑然失笑。我们甚至可以将这些故事中的人名加以互换,也不影响故事情节的演绎。

据称,如果从秦始皇算起,中国历史上共有408位皇帝。如果您的数字与我的有所不同,也不要紧,无关本文的主旨。这408位皇帝,在位有长有短,品行有好有坏,建树有大有小。这些皇帝的皇位,有的,是自己提着脑袋冒着生命危险搏来的,有的是从老子那儿继承来的。这种继承,又有不同。最常见的,是老皇帝死了,原先树立的太子即位。个别的,是老子没死,儿子就把老皇帝给赶下台,取而代之。还有极个别的,不管出于何种原因,老皇帝自动让位给儿子。还有很多时候,为了皇位,老子杀儿子,儿子杀老子,闹得不亦乐乎,非但皇位没有得到,弄得自家的江山到了别人手里,空留笑谈。这太上皇,又是怎么来的呢?有三种情况。一种,是儿子既夺了老子的皇位,又不想留下太恶的骂名,就把赶下台的老皇帝尊为太上皇。第二种,是老皇帝自动让位给儿子,自己做太上皇。第三种,就是虽无名分但有着实质权利的太上皇。为什么呢?也有很多不同情况。有老爹坐太上皇的,有老娘坐太上皇的,有老爹的其他妻妾而不是自己的亲娘坐太上皇的,有老娘的情人坐太上皇的,有伯伯叔叔坐太上皇的,有舅舅坐太上皇的,有哥哥弟弟坐太上皇的,还有掌握实权的外姓大臣坐太上皇的,甚至很多时候,是太监坐太上皇。这第三种太上皇,权利远远地大于前面两种太上皇。太上皇之下的皇帝,只不过是个傀儡。哎,皇帝,有时也难呀!

前面谈了与题目有关的皇上,太上皇,我们再来谈谈异见人士。

异见人士,顾名思义,就是持有与其他人不同意见的人士。虽然,这个名词在汉语里面是个新名词,但它所能够代表的人物,在中国却是古已有之。这些人士,在中国历史上非但不少,而且功勋卓著。我给大家引一段耳熟能详的话,大家就会同意我的说法。

曰: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绝妙的是,说这话的人,太史公司马迁自己,就是个名副其实的十足的异见人士。还有更绝的,大家可能也发现了,就是异见人士都受到一种遭遇,用古语讲,就是厄逆,逆境。用现在的流行语言讲,就是迫害。太史公自己,就受到了他自己认为最为可悲和歹毒的迫害。我们还是用太史公自己的话来说明其可悲和歹毒的程度:祸莫憯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而诟莫大于宫刑。

呜呼,诟莫大于宫刑!

虽然太史公的遭遇,恐怖和残酷得无以复加。太史公之后,异见人士仍是不断涌现,而且功绩不让于前辈。此处我引两首秋瑾的诗作证。

对酒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剑歌

炎帝世系伤中绝,芒芒国恨何时雪?
世无平权只强权,话到兴亡眦欲裂。
千金市得宝剑来,公理不恃恃赤铁。
死生一事付鸿毛,人生到此方英杰。
饥时欲啖仇人头,渴时欲饮匈奴血。
侠骨崚嶒傲九州,不信太刚刚则折。
血染斑斑已化碧,汉王诛暴由三尺。
五胡乱晋南北分,衣冠文弱难辞责。
君不见剑气棱棱贯斗牛?胸中了了旧恩仇?
锋芒未露已惊世,养晦京华几度秋。
一匣深藏不露锋,知音落落世难逢。
空山一夜惊风雨,跃跃沉吟欲化龙。
宝光闪闪惊四座,九天白日暗无色。
按剑相顾读史书,书中误国多奸贼。
中原忽化牧羊场,咄咄腥风吹禹域。
除却干将与莫邪,世界伊谁开暗黑。
斩尽妖魔百鬼藏,澄清天下本天职。
他年成败利钝不计较,但恃铁血主义报祖国。

 我再引李大钊的一幅对联: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中国历史上,名副其实的异见人士,都是崇尚道义,忧国忧民,且为了救国救民, 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更不用说受点迫害了。

说起道义,古语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国历史上的异见人士,似乎都是道义的化身。

 世界上的事情,纷繁而又复杂。 如果没有一个适当的方法,实在是难以辨别得清楚。有时候,我想,有没有假冒的异见人士呢? 如何判别真假呢?有没有一个标准?这个时候,我就想起毛主席老人家的话:一分为二。毛主席的话,有许多可以反对。唯独这句话,我本人觉得实在是不好反对,如果反了,就失去了一个认识和鉴别事物的正确方法。 

一切事情,都可以一分为二地看待。所谓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也就是辩证地看问题。有了一分为二,就容易认识一个事务了。比如皇帝,有好皇帝,有坏皇帝;好皇帝里面,有好和相对更好的;坏皇帝里面,有坏和相对更坏的;一个好皇帝,有好的一面,也有相对不好的一面;一个坏皇帝,有坏的一面,也有相对不坏的一面。这好皇帝有相对不好的一面,就有现成的例子:唐太宗就是杀了自己的兄弟,逼着老爹当了太上皇,而登上皇帝大位的;太史公司马迁,就是受到好皇帝汉武帝迫害的。

说了半天,太上皇,皇帝,还有异见人士,他们到底有啥关系呀? 

这个关系,可以从中国当代历史中去寻找。

有人认为,六四事件的发生,就是因为太上皇和皇帝之间发生了矛盾,皇帝要夺太上皇的权。许多异见人士,是拥护皇帝而反对太上皇的。事情的结果,皇帝被罢黜,许多异见人士,就身处逆境了。这个太上皇是何等人物,这个皇帝是何种皇帝,还有这些异见人士,到底又是什么货色,从我前面的介绍中,我相信读者会有自己的判断。

 我以我所钦佩的两位异见人士的话作为结语:

 金圣叹:

其一

真读书人天下少;

不如意事古今多。

其二

台榭如富贵,时至则有;

草木知名节,久而后成。
鲁迅:

惯于长夜过春时(1931年)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自嘲(1932年)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冬夏与春秋。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人在异乡为异客 回复 悄悄话

古代的异见人士: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史圣遭椓,而有史记。
但和现今的中国异见人士,和以上古代的异见人士相比,
一则绝大多数不喜欢中国五千年来的传统文化道统“儒释道”,甚至要除而代之“基督教”,理由是现代的科学发明均出自基督教地区,自由民主的理念均出自基督教地区。
二则现今的中国异见人士可以以世界公民自居,以外国为援,以出国为后路,花太多时间在媒体造势,没时间静下心来考察中国的情况和变化,多了解自己的文化道统,先入为主太深。

一点个人浅见,异客敬上。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