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妙之门

一位智者在一本仅有五千言的经书中,却提出人应该柔弱处下,要象水一样的处世观点。他从人、万物草木的生长发展中发现这么一个客观现象:
正文

老子道德经与和谐处世之道(一)

(2009-12-24 18:29:26) 下一个

  当今社会是一个飞速发展的社会,改革开放给国家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生活水平普遍得到了提高和改善,这是值得高兴的。但是另一方面,几乎每个人都能感到,现在的生活压力大了,人际关系复杂了。中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说明什么?说明现在的社会还存在很多不和谐的因素,不和谐的现象。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就会危及改革开放的成果。人们虽然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由于这些不和谐因素的存在,内心缺乏幸福感,相反,人们经常感到的是焦虑和压力。这种不和谐也直接影响了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今天我们要讲的题目是,老子道德经与和谐处世之道。就是与大家探讨,如何从道德经中吸取老子智慧,来解决我们今天所面临的种种困惑。

在讲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老子。老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他生于公元前571年,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与孔子是同时代人。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比老子晚了二十年。相传孔子曾经去求教于老子,回来后对他的弟子赞叹说,我见了老子,犹如见到了天上的龙。对老子佩服得五体投地。老子在世界上影响很大,据说黑格尔创立辩证法,就是受了道德经的启示,计算机的发明者创立的二进制,也是受道德经启示。美国纽约时报把老子推选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十位作家之首。老子在世期间,只留下一本书,那就是道德经。道德经是本什么书?是一本讲述大宇宙、自然界、人类社会客观规律的书,是一本讲述人和万事万物怎样产生、发展、壮大直至消亡的客观规律的书。

那么,道德经是不是只能由专家学者在书斋里去研究,与我们普通人关系不大呢?不是的。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我说的话很容易明白,也做得到;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天下的人没有不知道的,没有做不到的。道德经与我们的现实生活联系是很紧密的,只不过大家还不够了解。比如有很多说法和典故就出自老子,比如金玉满堂,出生入死,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弱之胜强、柔之胜刚,等等。可以说,现在很多人都在自觉或者不自觉地运用着老子的思想。有人说,看了道德经,常常会有一种醍醐灌顶之感,(醍醐,古时指从牛奶中提炼出来的精华,醍醐灌顶比喻灌输智慧,使人彻底醒悟。)他觉得生活当中曾经走过的弯路,很多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都被道德经书中短短几句话就给说透了,说准了。还有人说,道德经是人生的一道门槛,看之前和看之后,你对人生的态度将会全然不同。

究竟怎样来看待老子的思想,在我们生活当中,应该怎样去解读和运用呢?今天我们来学习道德经,不是为了进行学术研究,而是探讨怎样把老子在道德经中所揭示的大智慧,那些字字句句皆客观的规律性的思想运用于现实生活,因为老子的说法非常有助于我们建立和谐社会。

我们要讨论的是,人与人之间为什么不和谐?它的根源是什么?找到了根源,又应当怎样去解决它?我们的祖先老子在道德经里是怎样看待这些问题的呢?道德经又给我们指出了一条什么样的人生道路?这条路怎样走?怎样才能建立和谐的内心世界,进而建立和谐的外部人际关系呢?

第一个问题,人与人之间为什么不和谐?它的根源是什么?

在分析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看看动物学家和心理学家在低等动物身上的实验发现,把一顶帽子扔到正在玩耍的一群猴子中间,猴子会为了抢到这顶帽子而相互发生争斗,拼命地追打、撕咬,如果是两群猴子,战斗就更加惨烈,被咬伤、抓伤的猴子会有一半多。一顶帽子对猴子有什么实际意义呢?一点儿也没有。一场争斗之后,拿到帽子的猴子会感到索然无味,然后将帽子扔掉,其它猴子也因为打斗得疲惫而无人再去理会地上的帽子,它们显然忘了刚才是为什么争斗。同样的实验,将喝酸奶的吸管扔给海豹,海豹也会成群地来抢,抢到了有什么用呢?没有。水中的青鱼会集体抢一根水草,抢到水草的草鱼,会将水草含在嘴里,吐出来又吸进去地玩耍,如果其它青鱼不来抢,抢到水草的青鱼就会觉得没有意思而将水草扔掉。这些实验表明,低等动物经常为毫无意义、毫无价值的东西而发生争斗。动物学家和心理学家认为,无论是猴子还是海豹和青鱼,它们如此地争斗抢夺,都是为了一种内在的满足感,为了得到一时的满足。而这种满足必须要其它动物的配合,如果其它动物都不喜欢帽子、吸管或者水草,都不来争夺,那么争斗就不会发生,那些争斗的东西在它们眼中就没有价值。这里讲的是低等动物为毫无价值的东西进行争斗。

那么人类社会呢?看看我们周围,每天都在发生一些不和谐的人和事;上公共汽车,大家往往争先恐后,为的是抢一个座位;这样一个司空见惯的小事,有时可能会酿成大祸;一次,一个小伙子为了抢位子坐与人发生争执,又恰好与那人在同一个车站下车,小伙子怒气未消,朝着那人肚子上踢了一脚;这位小伙子在部队当过武警,会个三拳两脚,这一脚踢得那人当场倒地,起不来了;那人倒地的地方说来也巧,正在一个派出所门前,民警马上出来,把那人送到医院一检查,肠子踢断了;这下小伙子被以故意伤害罪起诉,赔了那人一大笔钱,自己还被判刑三年,缓刑三年,一份很好的工作也丢了。为了什么?就是为了在公交车上抢个座,值得吗?还有一件事,发生在今年元宵节,即墨两个学龄前儿童为放鞭炮的事吵起架来,动了手;其中一个的叔叔在旁边拉了偏仗,另外一个孩子就吃了点亏;跑回去跟父亲一说,父亲生气了,招来弟兄去找;对方也有准备,一大帮亲戚在等着,结果一场混战,父亲被对方的凶器刺中心脏,死了;对方被抓到派出所,问他孩子为什么打架,他也不知道,那为什么动手打呢?原因很简单,怕自己的孩子吃亏;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原因,致使一个大人丧命,另一个人也面临法律的严肃处理。这两件事的内在原因,与猴子争帽子,海豹争吸管,草鱼争水草有什么本质差别吗?也就是说,这种争斗有价值、有意义吗?

当然,这里说的是发生了比较严重的争斗后果的事。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不和谐,明争暗斗的事就更是司空见惯,评先进,大家要不要争呢?评职称,争不争呢?提拔干部,争不争呢?涨工资,争不争呢?都要争嘛。

对于人们争斗的各种事端,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关系到每个人切身利益的事,比如评先进、评职称、提拔干部、涨工资等等,这些都是关系到每个人切身利益的事。因为评先进、评职称、涨工资,名额往往是有限的,大家都希望自己得到,就会发生明争暗斗。这是一种类型的争斗。另一类争斗则与切身利益无关,就是在一些看起来无关紧要、无足轻重的事情上,人们会发生争斗;比如孩子打架,抢座位之类的事。或者是在日常生活或者工作中,遇到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大家也都愿意争,来证明自己的正确。人们之所以在这样一些事情上发生争斗,源于人们心中的那口气,什么气?就是遇事好争先、争上风、生怕吃亏的那口气。争到了先,争到了上风,占了便宜,他就感到满足;反之,他就咽不下那口气,就要为此而争斗。这时的争,纯粹就是要争那口气,所谓不蒸(争)馒头争口气。

怎样看待这些问题?如果我们认为,在这些问题上非争不可,那就是说,争斗是不可避免的,人与人之间不可能和谐相处。但是,能不能有其它选择呢?人与人之间能不能不争斗,从而实现人与人的和谐相处,自己也获得美满人生呢?这就需要我们改变思维方式,改变心态,换一个角度来对待人生。

我们今天要讲的,就是我们的祖先,伟大的思想家老子在道德经里提出的怎样建立和谐人生的理论。

一、道德经提倡为人处事应当柔弱处下,不争而善胜。

首先,人之所以要争斗,是基于一个共识,就是每个人都希望成为生活的强者。争强好胜,对一般人来讲,是天经地义的。但是,怎样做才是真正的强者呢?道德经提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思想,这就是,真正的强者往往表现出来的却是柔弱处下。也就是说,真正的强者是不与人争斗的。但这个不争斗不是逆来顺受,不是没有原则,而是以不争斗的方式去取得人生真正意义上的成功,这也就是所谓的“不争而善胜”。换句话说,不靠争斗,而是靠在和谐地处理人际关系中去取得成功。那么,不去争斗能够取得人生的成功吗?这个问题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需要分几个部分来学习讨论。今天我们先来学习道德经的一篇课文,就是第四十六课“柔弱”。

在学习课文前,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看看蒙牛的总裁牛根生成长的历程。

蒙牛全称"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成立之初的蒙牛在全国排名1116位,总资产1300多万。6年之后,2004年蒙牛乳业收入达人民币72.138亿元。根据AC尼尔森的统计,蒙牛乳业占液体奶市场的市场份额已经由200312月的17%上升至200412月的22%,领先行业;20053月,达到25.4%,稳居全国第一。牛根生在2003年被评为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蒙牛成立于1999年。他的创始人牛根生在这之前是伊利的副总裁,被当时的伊利总裁郑俊怀扫地出门,一起被赶出蒙牛的还有他的一些部下,为了谋生,他们选择了自己最熟悉的行业,成立新的乳业公司,起名蒙牛。

蒙牛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遇到了许多明枪暗箭,但是牛根生始终选择的是“不争”,当弱者。

蒙牛初生,遇到许多莫名的挫折。比如,运奶车被人半路截下,奶被倒掉;在呼和浩特市辛辛苦苦树立起来的广告牌,一夜之间被人砸烂推倒;有人出600万巨资收买一些媒体发表攻击蒙牛奶质量的文章;等等,可以说是处处有人给他们设绊子。牛根生对此并没有针锋相对地还击,相反,他选择的是忍耐。为了减少与其他同行的冲突,他制定了三个凡是的政策,一是凡是伊利等大企业有奶站的地方,蒙牛不建奶站;二是凡是与伊利收购标准、收购价格不一致的事不干;三是非奶站的牛奶,蒙牛不收。这样做的目的是,就是不与伊利争夺奶源,消除同行的敌意,从而保护自己的生存。

牛根生的不争还表现在他宣称要做的是内蒙第二品牌。2000年前后,蒙牛提出“创内蒙古第二品牌”的创意。当时伊利是第一品牌,蒙牛不知名,连第五也排不上。2000年,蒙牛买下呼和浩特市户外广告牌,上面写的口号是“蒙牛乳业,创内蒙古乳业第二品牌”,“向伊利学习,为民族工业争气,争创内蒙古乳业第二品牌”,“千里草原腾起伊利、兴发、蒙牛乳业”。

这些做法表明蒙牛放低姿态,回避与同行的正面冲突,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同行的敌意。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当某大企业因为对蒙牛采取了不正当竞争手段,而将受到重罚的时候,蒙牛并没有乘机打倒对手,而是采取了共赢的态度,给对手一个生机。

这家大企业曾经派人半路拦截蒙牛的运奶车,并且把奶倒掉;曾经将一夜之间矗立起来的蒙牛广告牌在另一夜连根拔掉;曾经恶意地斥资600万元收买媒体对蒙牛实施有计划的新闻诽谤。蒙牛先后遭受了新闻诽谤和来自犯罪分子的连环恐吓。一句话,对手必将蒙牛置之死地,牛根生却一直不对此做出回应,反而一直将对手称为乳业的第一品牌。直至有些新闻媒体对蒙牛的质量进行了连续的歪曲报道,使蒙牛面临灭顶之灾时,牛根生才给温总理写了一封信,希望对此进行调查,还蒙牛的清白。有关部门经过调查,做出处理决定前,征求牛根生的意见,一是让对方在媒体公开赔礼道歉,二是按照对方付给媒体600万的十倍,也就是6000万赔偿蒙牛损失,三是要对方保证下不为例,永不再犯。牛根生却只接受第三条,拒绝了第一条和第二条,他认为第一条可能使对方遭受巨大的名誉损失,给企业发展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而他却希望与对方共生共荣共赢,不希望对方因此垮台;第二条,他认为数额太大,给对方造成太大损失,他不接受,他把这笔赔偿金视为自己给对方缴纳的学费,因为自己以及许多部下的乳业知识是从这家大企业的工作中学到的。所以他不接受对方的赔偿,只接受第三条,就是下不为例,永不再犯。

可能有人会说,牛根生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比如,明明别人在打压他,恨不得置他于死地,他为什么不但不反击,却要反过来给对手打广告呢?对手采取不正当的竞争手段要挤垮他,上级经过调查,准备给对方作出严肃处理时,他为什么要从宽处理对方,化敌为友呢?怎样来解读他的这些行为?其实,他这些做法恰恰是符合了道德经关于为人处事的原则。据说,牛根生在成立蒙牛集团之前,曾经认真学习了道德经。

道德经在第四十六课“柔弱”中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器。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在这篇课文中,道德经首先揭示了人和万物生死的规律。就人来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说的是人生下来就是柔弱的,刚生下来的小孩,全身都很柔软,但长得很快,从儿童、青年、壮年、老年到死亡,死后就变得非常坚硬。

就万物来说,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说的是万物草木生长时很柔脆,春天花草树木,长出的嫩芽非常柔弱,而且很脆,一碰就断了,但生长力很强,一天一个样,秋天死后就变成了枯黄。

从人和万物生死的规律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事实,就是,人和万物在生命力旺盛的时候,在走上坡路的时候,都是柔弱的,而当它们开始变得坚强的时候,就是走下坡路的开始。当它们完全坚强的时候,就是死亡的时候。

道德经从人和万物生死的自然规律中,总结出强弱与生死的关系,那就是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意思是说,坚强的就是要死亡的,通过人和万物的生死说明了,弱者生,强者死,越坚强越接近死亡,柔弱的就是生长的,生命力特强。这就是说,从自然规律的角度来讲,强者是走下坡路的,弱者生命力强,走上坡路。

我们用道德经这个理论来分析牛根生的做法,他在残酷的商战中,并不采取针锋相对的对抗方针。相反,他以弱者的姿态处处退让,避免正面冲突。而且在对方面临制裁的时候,真心诚意地为对方着想,给对方留一条生路,也就是道德经说的抱怨以德。与此同时,他埋头提高自己的产品质量,比如,2000年,蒙牛的资金还很紧张,牛根生却突然决定上"运奶车桑拿浴车间""闪蒸设备"."运奶车桑拿浴车间"在国内尚属首例。奶罐车从奶源基地每向工厂送完一次奶,都要在高压喷淋设备下进行酸、碱、蒸汽及开水清洗,最大程度地保持牛奶的原汁原味。"桑拿"设备需要300多万,一年的运行费用也是300多万。"闪蒸"工艺,是在百分之百原奶的基础上再剔除掉一定比例的水分,从而使牛奶的味道更加纯正。只不过,每生产一吨牛奶都要比同类不"闪蒸"的企业少挣300块钱。结果,就是别人看来多此一举、增加成本的两项措施,很快让蒙牛牛奶的质量在老百姓心目中变得"有口皆碑",销量大幅度提升,有些城市甚至出现了蒙牛奶供不应求的现象。蒙牛少挣了一些钱,但是在质量方面和其它产品拉开了档次。

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呢?是他最终因为自己的产品质量被国人所认可,而且开发出了一些新产品,如蒙牛酸酸乳,一炮打红,最终取得了胜利。那个想整他,把蒙牛扼杀在摇篮里的对手,最后因为贪污、挪用公款而被判了十五年徒刑,但是那家企业依然发展着,成为与蒙牛并驾齐驱的大乳业企业。所以牛根生在总结自己的经验时,说了这样一句话,想赢个三回两回,三年五年,有点智商就行;想做个百年老店,想一辈子赢,没有德商绝对不行。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小胜凭智,大胜靠德。用道德经的观点来分析,当弱者,不与人争斗,从表面上看,似乎与竞争社会不相容,从眼前看,也可能会暂时吃亏。但是由于你符合了客观规律,也就是坚持了符合客观规律的德,你的发展基础是很牢固的。从长远看,你必定会胜利,会成功。 

 道德经把这个规律引用到社会生活中,指出,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器。意思是说,兵强的打败仗,历史上很多例子就说明了这个问题,如火烧赤壁;赤壁之战,曹操自负轻敌,指挥失误,加之水军不强,终致战败。孙权、刘备在强敌面前,冷静分析形势,结盟抗战,扬水战之长,巧用火攻,创造了中国军事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赤壁之战:公元208年发生的赤壁之战,是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官渡之战以后,曹操陆续消灭一些军事割据势力,基本上统一了北方。此时,曹操发动赤壁之战,是为了乘胜消灭江东的孙权和依附荆州势力的刘备,统一全国。刘备采纳诸葛亮的建议,联合江东的孙权。孙刘联军用火攻的办法,以少胜多,大败曹军。这场战役使曹、刘、孙三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新的变化。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失利的主要原因,可从三方面分析;第一,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第二,孙刘联军正确的战术。第三,也是最关键的,在于曹操的骄傲自满情绪,他自认为自己强大,不把对方看在眼里,以为可以以强胜弱,轻易取胜;结果被对方以弱胜强,最终应了那句老话,骄兵必败。这种以弱胜强的战例在现代也不少见,比如美国是二战后军事力量最强的国家,但是朝鲜战争他打赢了吗?没有;越南战争打赢了吗?没有;伊拉克战争打赢了吗?也没有。

木强则器。木强则作器皿,树木长大了,就要被砍伐,造房子、做家具等。庄子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颗大树,它的树干上有木瘤疙瘩盘结,不符合绳墨取直的要求,它的小树枝卷曲,不符合规矩,长在路边,木匠都不看它一眼,正因为它不适合作栋梁,反而保全了自己的性命。如果不是这样,它早就被砍伐了。

由此,道德经得出的结论是: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强大的走下坡路,走到最高处,不能再上了,所以只能往下走;柔弱的走上坡路,不能再下,只能往上走。

总而言之,道德经认为,如果按照客观规律为人处事,人要想取得成功,应该当柔弱者,而不是当所谓的强者。因为只有柔弱的,才是始终走上坡路的,争强则必定要走下坡路。

二、为什么要柔弱处下

有人会说,现代社会就是竞争社会,不做强者怎么生存?怎么取胜?是的,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获得人生的成功,问题是,你究竟采取什么方法去取得人生的成功,换句话说,你究竟选择走一条什么样的人生道路。

一条道路是,做所谓的强者,那就要去与人争斗,在争斗中去取胜。在这条争斗的道路上,不论你的最后结果是胜利还是失败,你都要面临这样一些问题。

首先,你将随时树立对立面,也就是树敌。既然是与人争斗,就必然有对立面,必然树敌。争斗的结果,如果是争胜了,争败了的一方不甘心,必然要寻机报复,或者找个机会再使你失败,对立面就在这些争斗中产生了。

第二,争斗是无止境的。因为人的欲望是无穷尽的,这个欲望争到了,新的欲望又产生了;为了实现新的欲望,又要与人争斗,又要树立新的对立面。

第三,只要争斗,就不可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因为争斗,他将有一个充满了烦恼和焦虑的人生。因为你想与人争斗,想着怎么去战胜别人,别人同样也在这样想;互相争斗的结果,使人的一生就陷入了恶性循环之中,他要不断地为此而感到焦虑和压力,这一次争胜了,新的争斗又开始了,他不得消停,永远在考虑怎样与人争斗,他的内心世界是一个争斗的世界,不是和谐的世界,他永远不会获得真正的幸福。

这就象一个古希腊神话。英雄海格里斯,走路时发现脚边有个袋子很碍脚,挡路,就踩了它一脚。不但没踩破,袋子反而越踩越膨胀。于是拿木棒砸它,更加膨胀,最后竟然膨胀到把路堵死了。这时,有个圣人过来对他说,忘了它吧,离开它,远去吧。它叫仇恨袋,你不犯它,它便小如当初;你侵犯它,它就会膨胀起来,挡住你的路,与你敌对到底。这个神话说明了什么?就是争斗是没有出路的,只能是把自己的路堵死。只有不争,才能走自己的路,往前走。

道德经为我们指出的另外一条人生之路,就是不与人争斗,以柔弱的姿态处事。那么,究竟怎么个柔弱法呢?是不是要我们逆来顺受呢?或者是消极地无所作为呢?不是的。道德经在这里讲的柔弱,专门指的是不与人争斗,不要去整人,不要去与人争名利、争得失;但是不与人争斗,并不是说,要你甘于当下游,甘于落后,而是要你学会在竞争的社会中不争而善胜。

我们看,牛根生的做法是强者还是弱者?表面上看,他是弱者,在面临可以将对方一下子打倒在地的机会时,他选择的不是与之争斗,而是给对手一个生机,希望与对手共生共荣,也就是共赢。他没有把精力放在怎样打败对手上,而是放在怎样提升自我上,也就是怎样提高自己的产品质量上,从而做出了一个不争而善胜的典型。

从这个事例中来看道德经的相关论述,我们可以看到道德经给我们指出的另一条人生成功之路,这就是,不去与人争斗,哪怕别人整自己,也尽量避免与之正面冲突,即便在分出是非曲直的情况下,也给对手一条活路,决不报复。这样做,从眼前看,从暂时看,自己会蒙受一定的损失,比如蒙牛遭遇鲜奶被倒掉,广告牌被砸,遭到新闻媒体连续的公开批评,这些对刚刚成长的蒙牛打击是很大的,但是牛根生坚持不与对手争斗,而是始终报之以善意。看起来柔弱,实际上却是真正的强者。我们可以想一想,有几个人能做到有牛根生的这样的宽广的胸怀?有几个人能忍得住对手一而再、再而三的恶意打击?并且在政府部门出面要给对手以惩罚时,有几个人能像牛根生那样替对方着想,仍然希望与对方共生共荣?能够做到上述这几条的人很少,说明什么?说明在当今社会,大家都选择走所谓当强者,与人争斗的道路,不愿意当弱者,这也是社会人际关系不和谐的根源之一。

还有一个例子,说的是一位农村姑娘,家境贫寒使她养成内向、沉默寡言的性格。大学毕业后进入深圳一家香港贸易公司实习,三个月实习期满后,是否能留下呢?业务主管说,这个女孩连话都不愿多说,留下也没什么用。香港老板说,是没什么用,但是也没什么坏处,就再让她干一段时间吧,于是延长了她的实习期。过些时候,发生了一件事,公司有一批货准备明天装船运往德国,这天下午,公司派了六个人前去仓库验货,规定每三箱货中抽检一箱,共二百箱。刚开始验货不久,突然停电了,夏天的深圳气温很高,一旦停电,仓库里没有了空调,顿时象在烤箱里一样,热得让人受不了。其他五个人纷纷表示不能干了,回公司去了。只有这个女孩留了下来,她想,如果今天不能把货验完,势必影响明天装船,而船是不会因此而等货不开的,一旦货没验完,船开了,就会影响交货日期,导致违反合同的事情发生,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于是她坚持按照要求验完了全部货,又找了几个临时工,以每箱一元搬运费的代价把货从仓库运到马路上,装上卡车运到码头。到了月底,老板在查账时,发现了她支付给临时工的二百元搬运费白条,问是怎么回事,业务主管抱怨这个女孩自作主张开白条,老板问清原因后什么也没说。第二天,这个女孩接到人事部通知,到公司的每个部门实习一个月,几个月后,女孩就熟悉了公司的全部业务,老板任命她为公司最大的综合业务部门的主管,女孩照样兢兢业业地工作,直至有了自己的公司。

以上这些成功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成功人士都是坚持不与人争斗的人。他们的注意力不在怎样战胜别人上,而在怎样提升自己,做好自己的工作。这就是道德经提倡的人生道路,做不与人争斗的所谓的弱者。这些人不与人争斗,从表面上看,似乎弱,有时还会吃亏,但是从最终结果看,他们走了一条不争而善胜的道路,不与人争斗,却取得了人生的成功。可以说,他们是真正的强者。

当弱者,走不争而善胜的道路,要有这样几个思想准备。

首先,这里讲的胜利,是从长远来说的,不是讲一时一事,因为从一时一事上看,或者从眼前看,从暂时看,他未必很成功;

其次,正因为是着眼于长远,所以不会是一帆风顺,会遇到挫折,遇到不顺,看你能不能坚持;

第三,能够坚持走这条路的人,他的人生观,不是单纯以物质财富的多少、社会地位的高低作为衡量人生成功的唯一标准。而是他始终坚持着自己做人的道德底线,决不为眼前利益丧失做人的底线。只有坚持这个底线的人,才可能不怕困难和挫折,坚持做所谓的弱者,最终取得不争而善胜的理想结局。

第四,我们要遵循的道德准则,不是单纯美好的愿望,而是一种符合客观规律的道德准则,是科学的道德准则。比如一个人掉进大海,你明明不会游泳,要不要去救?如果去救,可能你舍己救人,精神可嘉。但结果却是两人一起溺水淹死。这样的道德可敬不可取,为什么?不符合客观规律。你明明不会游泳,跳下去也没用,反而赔上了自己,这就违反了客观规律。我们要遵循的道德,绝不仅是单纯的美好愿望,或者是一时冲动,而是符合客观规律的行动,这样才会有好的结果。我们要当弱者,也不是一味的逆来顺受,或者不讲原则,而是要有更加符合客观规律的处事方法,去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取得对大家都好,也就是共赢的结果。

所以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老子在道德经中教我们应当怎样当弱者。道德经对此有很多论述。我们今天先来讲其中的一个方面。

二、弱者处事应当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强为之容。

在讲道德经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个历史典故,这就是著名的将相和。《将相和》这个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3个小故事组成。

3个故事的联系:渑池之会完璧归赵的发展,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又是负荆请罪的起因,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和起来又组成了将相和这一完整曲折的故事。

战国时赵国舍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璧归赵,所以封了上大夫;又陪同赵王赴秦王设下的渑池会,使赵王免受侮辱。为表彰蔺相如的功劳,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老将廉颇居功自傲,对此不服,而屡次故意挑衅,蔺相如以国家大事为重,始终忍让。后廉颇终于醒悟,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将相和好,共同辅国,国家无恙 。

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

有一回,赵王得了一件无价之宝,叫和氏璧。秦王知道了,就写一封信给赵王,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换这块璧。 

赵王接到了信非常着急,立即召集大臣来商议。大家说秦王不过想把和氏璧骗到手罢了,不能上他的当,可是不答应,又怕他派兵来进攻。 

正在为难的时候,有人说有个蔺相如,他勇敢机智,也许能解决这个难题。 

赵王把蔺相如找来,问他该怎么办。 

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赵王和大臣们没有别的办法,只好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 

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氏璧。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瑕疵,让我指给您看。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和氏璧交给了蔺相如。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秦王怕他把璧真的撞碎了,连忙说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图,把允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赵王斋戒5天,秦王也要斋戒5天,并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

蔺相如知道秦王丝毫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一回到宾馆,就叫手下人化了装,带着和氏璧抄小路先回赵国去了。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决不失信。不然,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

这就是完璧归赵的故事。蔺相如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上大夫。

过了几年,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见。赵王和大臣们商议说∶“去吧,怕有危险;不去吧,又显得太胆怯。蔺相如认为对秦王不能示弱,还是去的好,赵王才决定动身,让蔺相如随行。大将军廉颇带着军队送他们到边界上,做好了抵御秦兵的准备。

赵王到了渑池,会见了秦王。秦王要赵王鼓瑟。赵王不好推辞,鼓了一段。秦王就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赵王为秦王鼓瑟。 

蔺相如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缶。秦王拒绝了。蔺相如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敲了一下缶。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为赵王击缶。

秦王没占到便宜。他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做好了准备,不敢拿赵王怎么样,只好让赵王回去。 

蔺相如在渑池会上又立了功。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 

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这话传到了蔺相如耳朵里,蔺相如就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他们说,蔺相如怕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这个故事用道德经来解读,反映了道德经的一个什么思想呢?

道德经在第七十一课“微妙”中说,“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焉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古之善为士者,说的是古时候会当兵的,他是怎么做的呢?微妙玄通,打仗微妙处事玄通。意思是说,这样的人为人处事是很微妙的,而且是很玄通的,微妙玄通到什么程度呢?深不可识,一般人还不知道。就是说,他处事微妙玄通,但一般人还看不出来。比如。蔺相如知道廉颇要寻机给他难堪,他是怎么做的呢?以他的口才,秦王尚且拿他没办法,廉颇想来也是不在话下。他为什么不迎难而上,反而选择了回避呢?他为了避免冲突,托病不去上朝,外出碰上廉颇的马车,马上绕个弯子躲开,这让他的部下很不理解,为什么您要怕廉颇呢?怎么见了他就象老鼠见了猫一样,您不是这种性格的人呐。这就是道德经讲的,古之善为士者,古时候会当兵的,也就是会做人的,会处事的,比如蔺相如,他是怎样做的呢?微妙玄通,他处事是既微妙又玄通,玄通可以说是处事圆滑,但这里讲的圆滑不是讲八面玲珑,没有原则。而是讲为人处事不要锋芒毕露,不要棱角太多,动不动就不高兴,动不动就生气,别人一碰你就会感到疼,棱角太多了嘛。时间长了,谁敢接触你呢?只能是敬而远之。处事玄通的人就不是这样,他是圆的,也就是他通常都是和气待人,别人有时触犯了他,他也不计较,别人也不会感到不舒服,这样一来,他就会引起别人的好感,当然他的人际关系就和谐了。微妙呢,讲的就是他虽然外表和气,很好接近。但对事情他并不是没有主见,没有原则,只是他处理的方法比较高明,所以一般人看不出来,所谓深不可识,就象将相和里的蔺相如,他为什么要这样让着廉颇,一般人不理解。

夫唯不可识,唯一不可认识的,就是别人为什么看不出来呢?是什么原因呢?故强为之容,就是他能够勉强容忍。也就是说,这样的人,之所以能做到微妙玄通,他最大的长处在于,不论对什么样的人和事,他看得惯的,看不惯的,都能够勉强自己去容忍。用我们现在的语言讲,这是一个很有涵养的人。比如蔺相如,你说他怕廉颇吗?不是的,他自己说,秦王和廉颇谁厉害?秦王厉害,既然我连秦王都不怕,为什么要怕廉颇?但是为了赵国的国家利益,我必须要让着廉颇,因为秦王不敢进攻赵国,就因为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你看,这就是蔺相如的高明之处,他不怕廉颇,但是,为了赵国的国家利益,他可以不要个人的面子,忍气吞声,让着廉颇。说是忍气吞声,那是表面上,其实在心里面,他是无所谓的,我就低你三分又怎么样?毫发无伤嘛,既然是为了国家的利益,这点面子要不要都无所谓。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能够对那些损害自己利益的人和事采取容忍、宽容态度的人,都是胸怀宽广的人。一个把个人面子或者个人利益看得很重的人,是不可能做到容忍的。当然,有时候,他心里也会不高兴,但是,他能够强为之容,勉强自己容忍。尽管不高兴,但是我让着你,这就是修养,就是做人的一种境界,一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境界。所以,道德经在这里讲的是,为人处事,要想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必须要学会容忍,这是处事的要诀。容忍是化解或者缓解矛盾的一种智慧,是一种胸怀和度量,是一种符合自然规律的道德准则,是一种科学的处事之道。

有人可能会说,蔺相如是为了国家利益,我这是为什么?我又不是国家大干部。那你总有个单位利益吧,有个家庭利益吧,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单位也是人和万事兴呵,所谓和气生财嘛。有人可能又会说,那我老是让着别人,不是太吃亏了吗?这里又用得上前面讲的道德经的思想,不争而善胜,当然,这里的胜,不是要你去战胜谁,而是说,最后你吃不了亏。

这里给大家讲一个学习了道德经之后,妥善处理人际纠纷,不争而善胜的实例。这个小伙子是武汉的一所医科大学毕业的,他(甲)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的时候,科里有一位小伙子和甲同时进科,甲是重点大学毕业,他(乙)是普通大学毕业。为了和乙搞好关系,甲对乙一直很友善,从来不提什么重点普通之类的话,不在背后议论任何人,也刻意避免在他面前显示什么“能力”。可是乙却打定了主意要和甲比个高下,这一点甲当时并没有料到。后来才知道,乙把甲的一切大小过错、弱点添油加醋广为传布,很多都传到甲的耳朵里来了。甲当时听了当然有些不高兴,但没有太在意,忍住了,依然热心待乙。但是这番好心没有得到好报,乙还是继续诋毁甲的形象,说甲的坏话。怎么办呢?没有办法,甲只有按照道德经说的容忍,忍受,不跟乙争。工作的时候不受乙的干扰,认真细致地看好病,尽量解决病人的问题,平时仍然和同事们搞好关系。乙呢,可能是太把注意力放在争斗之上了,工作没搞好,几次出了隐患,所以开始乙告甲的状还能奏点效,领导听了也找甲谈话。后来舆论很快就发生了变化,科里人都说甲比较稳重、待人诚恳、不背后损人、做事也踏实,象个有经验的医生;说乙轻浮、不踏实、待人不诚、做事让人不放心。病人也比较放心甲来治疗。所以后来乙再在背后说甲的坏话时,竟然遭到了别人的教训,要他多向甲学习做人做事的品格。没有了这些争斗的干扰,甲就能比较专心地致力于业务的提高,发表了几篇文章,后来又逐步提高了学历,读了博士。因此工作、晋升都比较顺利,乙因为文章少了,晋升推迟了一年,学历提高也慢了几步(甲读博士的那年乙读硕士)。其实凭心而论,乙的智力在甲之上,记忆力也很强,只是他好争斗、偷懒,甲尽量按道德经,不争、为学,几年下来差距就出现了。甲认为。他自己的经历说明了道德经的一个道理,说明“不争”确实能取胜,而且胜得彻底,胜得人们心服。这就是说,学会容忍,也许眼前看,你可能吃点亏,但是只要坚持下去,在容忍的同时做好本职工作,最终你不会吃亏,可能还得到的更多。

有人要问了,这种容忍,究竟要容忍到什么程度呢?道德经说,豫焉若冬涉川,如象冬天过河那样,卷上裤腿,打着赤脚过河,河水冰冷刺骨,疼痛难忍,必须忍得住才能过去;犹兮若畏四邻,忧虑象怕邻居一样,远亲不如近邻,亲戚再好,遇到紧急事情帮不上忙,远水救不了近火,邻居关系搞好了,遇到紧急事情一叫就到,问题一下就解决了。有时你的邻居可能素质不太高,遇事比较计较,那你就让着他嘛,不让的话,抬头不见低头见,搞僵了心里总是不舒服。所以要象搞好邻居关系那样,去容忍对方。俨兮其若容,严格要求自己容忍,有的人要别人容忍,自己不容忍,有的说我能容忍,你也必须要容忍,这都不行。严格要求自己容忍,就是不管别人是否容忍,自己首先要容忍。涣兮若冰之将释,涣散时好象冰融化一样,没有棱角,碰到也不割手,也就是说,平时不摆架子,与群众打成一片,不骄傲自满。敦兮其若朴,待人厚道朴实,旷兮其若谷,胸怀宽广若谷,宰相肚内能撑船,什么事情都能容,别人骂了你,不只是表面不还口,更不能往心里去,绝不能怀恨在心,将来图报复,胸怀宽广就是挨了骂,不往心里去,过了就了了,当成没有发生这件事一样,以后见了骂你的人,照样热情地接待,就象蔺相如对待廉颇那样。混兮其若浊。

与士兵混在一起成为污浊,在封建社会里,当兵的就是欺压老百姓,奸淫烧杀无恶不作,你作为一个士兵,必须一起去,但坏事你不做就行了,恶名还是得承受。也就是说,有时别人做的一些事自己看不惯,不愿意做,你可以不做,但不要表现出来不满,而应当容忍。必要时,如果是工作需要,也可以一起去做,混兮其若浊嘛。

为什么要混兮其若浊呢?因为我们所处的环境,本身就是什么人都有,善的、恶的、好的、坏的,各种脾气的、各种性格的,什么样的人都有。每个人的家庭不一样,生长的环境不一样,受的教育不一样,自然每个人处理问题的方法也不一样。就象我们现在常说,要看到自然界生物的多样性,保护它的多样性,社会上的人也是存在着多样性。混兮其若浊说的是,在这个多样性的社会环境里,我们只能去适应这个多样性,不可能是社会来适应我们。怎么去适应呢?人就要学会调整自己,调整的方法之一,就是要学会容忍,容忍人的多样性,并且要和多样性的人混在一起,即便是污浊的环境,你也要能够适应,否则就无法生存,如果不容忍,硬按自己的一套去做,就会经常碰壁,给自己带来很多烦恼。

但是,容忍并不意味着你放弃原则,并不是要你成为八面玲珑的滑头。道德经接着又说,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谁能在污浊中安静下来慢慢澄清呢?就是说,在混兮其若浊的同时,你头脑是清醒的,心里是有数的,你有自己做人的准则,有自己做人的底线,在随波逐流的同时并不丧失主见。保此道者,保住这种道的,不欲盈,没有多大欲望。夫唯不盈,唯有欲望不多。故能蔽不新成,才不会去表现自己,不会吹嘘、夸耀自己,所以才能隐蔽自己不突出。

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说,你能够做到容忍不同的人,对看得惯的人、看不惯的人都能容忍。遇到事情,能够让别人,不怕自己吃亏,能够做到这些的人,必定是没有很大欲望的人。如果一个人私心太重了,对一点点蝇头小利都看得很重,斤斤计较,生怕吃亏,什么都想得,这样的人是欲望很大的人,他就不可能做到去容忍别人。能够做到容忍的人,必然是欲望不大,也就是不计较个人得失,吃点亏无所谓的人。这样的人要不要个人利益?也不是不要,但是他看得不重,看得比较淡。道德经还有句话,叫恬淡为上,凡事都要看淡一些为好,看重了就被套住了,就钻在里面出不来了。阮玲玉为什么要选择自杀?因为她把流言蜚语看得太重了,看得太重了她就受不了,就要寻短见。换个角度来看,她的心胸未免狭窄了一点,为了流言蜚语就不要命了,太没有价值了。蔺相如为什么能够容忍廉颇呢?因为他对廉颇要侮辱他这件事看得很淡,他心里想得不是个人得失,而是国家利益。比起赵国的兴亡来,这算什么呢?中国有句俗话叫,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把小事看重了,把一时的得失看重了,人就会经常烦恼。看淡一些,不看一时一事,而是着眼于长远,人的心胸就开阔了,烦恼就少了。就象武汉那个医生,当同行刚开始抓住他的一些小毛病、小过失对他进行攻击,在背后说他的坏话,到领导那里去告状时,他忍住了。他不是针锋相对地去还击他,而是不管他,他说他的,我埋头干业务,把病人治好,把业务提高。最后呢,日久见人心,时间长了,领导也明白了,群众也明白了,那个人再说他,大家自然就不信了。如果这个人不是这样处理问题,而是也心胸狭窄,和他互相争斗,最后的结果呢?只能是半斤八两,谁也不比谁好。

当然,道德经所说的这种容忍也不是无限度的。道德经说,正复为奇,正过头就为奇,好事做过头了就变成坏事。善复为恶,善过头就变为恶。你如果容忍到没有是非,不分青红皂白了,那就违背了原则,也不符合规律,结果就会适得其反。究竟对哪些事要容忍,哪些事要坚持原则,在坚持原则的时候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最合适,这就要靠自己去把握,这体现了一个人的水平和修养。

总结,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道德经的两篇课文,这就是第四十六课“柔弱”与第七十一课“微妙”。

这两课对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呢?就是为人处事,要想与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首先要改变争强好胜的心态,不要处处争先。因为这必然导致你树敌,坚强的结果是走下坡路,不可能长远取胜;相反,我们应当甘当弱者,所谓弱者,就是要尽量避免与人争斗,把注意力放在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上。这样一来,表面上你是弱者,实际上你的生命力很强,你始终在走上坡路,在提高自己。只要你坚持这样做,一旦时机成熟,瓜熟蒂落,你就会自然取得成功,也就是要通过不争,来取得长远的胜利。

怎样当道德经讲的符合客观规律的弱者?今天讲了其中的一个方面,这就是学会为人处事微妙玄通,也就是学会容忍别人,尤其是要容忍自己看不惯的人和事。要想避免争斗,必须学会容忍。看淡那些原来看重的事,看淡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容纳一切。

                                 (青岛 黎晓艳阳)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