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妙手

把装修做出文化来,把过程当成人生过,把技术揉为故事讲,把读者看作朋友待。如欲转载,请先联系。
个人资料
房崇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维也纳(下):追寻克里姆特——房崇游记

(2015-12-03 11:28:08) 下一个

维也纳(下):追寻克里姆特

 

起意来游维也纳,本因为它是音乐之都。谁知到了维也纳,竟连一点音乐的边也没沾上,我光顾得追寻一位画家了。之所以更换了主题,全是因为在此之前两天,在捷克首都布拉格的旅途中,意外碰到了两件事,受它们的暗中指引,使我临时转了向。

第一件事是在我们布拉格所住的公寓房间里,挂着两幅画,当然是印刷品。我认出它们是克里姆特的作品,特色鲜明。这说明他的画很流行,有广泛的受众。显然公寓的主人也喜欢克里姆特,并且希望来客也认同。我在这画下住了三天,起初并没意识到它会影响到我下一站的行程。

第二件事是来自微信,忽然就在那一天,就在这画下,打开手机读到了这么一个帖:“情色画家”克里姆特的爱情故事。文章里把其画其人讲得很详细,我第一次知道了这位著名画家来自并终生住在维也纳。巧了,那不就是我们的下一站吗?于是到维也纳看克里姆特,就成了我心中的一个目标。

我从小就喜欢美术,但是在中国的时候不知道他,想来是他所画的内容不适合让国人特别是青少年知道。我最初看到克里姆特的作品,大约是90年代初,在北美。在商店、居室或书本上,经常可以见到他的画。以致我忽略了他的国籍,以为是位美国画家。

为什么克里姆特的画能够流播天下,大行其道?我想是因为他在内容上是表现人体和性,却含蓄而富于象征,美而不淫;而在形式上,又结合了具象和抽象,富于装饰性。所以能做到雅俗共赏,青老咸宜。

到了维也纳,更发现克里姆特是奥地利人的国宝骄傲,全城多处留下他的印记,百年之后仍然要依仗他做招牌。查了一下,他绘画的原作收藏在多家博物馆和画廊中,谁都为拥有几幅他的画而自豪。

第一晚我之所以选择了阿伯提纳博物馆,是因为听说有他的画。结果只看到这一幅《银鱼》,感到很不过瘾,有上当的感觉。当晚再研究资料,得知是美景宫里收藏克画最多。

第二天在市内巡游,在斯蒂芬大教堂旁边的商业区,忽见橱窗里的杯碟碗盏的装饰,竟然全是克里姆特画作,这很适合做旅游的纪念品。

这还只是一个橱窗,在查资料时我还得知有一家店,名叫“Klimt Depot”,就是他家店里的所有商品都以克里姆特为主题。我慕名找到了这家店,就在靠近博物馆区,艺术历史博物馆背后的大街上。店里从书刊到衣衫,从杯盏到首饰,应有尽有,全是从老克作品繁衍而来。我挑选了半天,最终买了本2016年的挂历,因为它既便宜又好带,且一下子得到13幅高清图画,我自有用处。我就是提着克里姆特的画历,继续踏上寻找他真迹的路程。

在寻找美景宫的途中,路过一个建筑,看似气派不凡,一打听原来是所谓“分离派”会馆。1898年维也纳一批特立独行的艺术家成立了自己的组织,就叫“分离派(Secession)”,是要与当时主流的“美协”和学院派分离的意思。他们自己设计建造了这座会馆,展览会员的作品。克里姆特担任了首任会长,他在1902年创作的《贝多芬长卷(或译饰带)》现在永久性在此地下室里展出。这长卷画的是贝多芬的第九交响乐,难得的是他把音乐化为形象,两大名家联手,真是珠联璧合。可惜我路过时还没有搞清这些,以致过门而不入。

终于找到美景宫,得知上下宫分别售票。19、20世纪的美术作品展览在上宫里,我们就决定只看上宫了。在二楼,展出了克里姆特的十几幅作品,这就算是很多了。我冒失地拍下了两张。

在镇馆之宝那大幅的《吻》跟前,我才发现不准拍照。此处不得不从网上借用一图。昨晚查资料时在广告上看到这样一句话:“Don’t leave Vienna without KISS.”似乎可以翻译为:不吻勿离维也纳。它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名片了。我们终于看到了《吻》,可算不虚此行了。

顺便应该提到克里姆特的追随者,与他同时代的青年画家埃贡·席勒( Egon Schiele),在奥地利画家里可排第二位。他的代表作《拥抱》,看看是不是有点近似。

光看到了真迹还不过瘾,我在旅行结束后继续在文字上追寻画家的史迹。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limt)生于1862年,其画风可分三个发展阶段。在他二三十岁时,是传统古典画风,有令人惊叹的写实功底,所画美女细腻传神,曾为维也纳环路上的多座建筑作装饰壁画。所以维也纳大学约请他作三幅天顶壁画,内容是抽象的医学、哲学和法学。几年后这三幅画完成时,他的画风已变,因为其中大胆的裸体和晦涩的寓意,被大学拒绝采用,却在1900年的巴黎展览上获得盛赞。在他40岁上下的中年,他进入表现主义的阶段,画风是在具象的人体旁边,辅以抽象的衣饰和背景,并加上大量耀眼的金色,被称为金色时期。第三阶段是在他50岁左右时,仍然是不拘泥于写实的表现主义,却减去了金色的装饰,绚烂归于平淡了。他于1918年死于一场蔓延世界的大流感,年仅56岁。

在我看来,克里姆特的画作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达到了三个结合。一是写实的人体与抽象图案和象征意涵的结合;二是绘画与镶嵌工艺的结合,他父亲就是金属雕刻艺人,自己也钻研过中世纪欧洲的镶嵌艺术;三是西方美术基础与东方元素的结合,他曾经受到日本浮世绘和中国工艺品的影响。

离开维也纳之后我才得知,在这城市里还有一个克里姆特村,是把他生前的居住和画室环境整修恢复,供人凭吊。不可能回去再看了,重温微信上那篇文章,可以聊窥一斑:“克里姆特工作室的花园绝大部分被围墙圈起来,里面长满了茂盛的植被。和罗丹一样,在画室的长椅上,一天到晚都会有(裸体)模特儿,她们聊着性或是做着色情的游戏,她们愿意摆出各种撩人的姿势,据说他通常只穿着一个蓝色的宽大袍子,一旦捕捉到这些迷人女郎美丽的瞬间时,她们便前来供他作画或满足他的情欲。”那真是掀袍即战,下马挥毫,风助火势,爱激画神,放荡不羁才成就了大师。

克里姆特一生没有结婚,却有至少14个子女。他的女伴中包括很多画室模特,也有排着队等他画肖像的上流女郎。唯一一个固定终生的情人是艾米丽·弗洛格。克里姆特的故事正好是电影艺术家钟情的题材,所以近年里有两部以他为主角的影片上映。一部是2006年的传记故事片《Klimt》,另一部是今年的新片《金色女人(Woman in gold)》,讲的是围绕他的一幅名作惹出的官司。

原来在美景宫的收藏里,以前还有一幅名作《阿黛尔·布洛赫·鲍尔I》,被誉为奥地利的蒙娜丽莎。但是现在已经看不到了,要看得去纽约。

此画作于1907年,画中主角是一位制糖业老板的夫人。画主人在1925年去世了,其丈夫在二次大战开始后逃到瑞士,名画就被德国纳粹没收充公,后收藏在美景宫,展览了几十年,与《吻》并称双璧。没想到这位夫人还有一位侄女在世,已移民美国,90多岁了,坚持与奥地利政府打了十几年官司,要讨回家族名画,包括此画和4幅风景。她在奥地利的法庭告不成,又回到美国的法庭告。终于到了2006年,美国法庭判决她胜诉,奥地利政府只得归还画作。要说美国的法庭就是牛,管辖权无远弗届,奥地利哪敢不从?(最近中国银行不是也被判决“藐视法庭”了吗?)今年的电影《金色女人》,就是基于这个真实故事。

电影的主题似乎是公平正义,但实质上还是为了钱。这老太太在几个月后就把名画送到佳士得拍卖行,被美国化妆品雅诗兰黛的继承人劳德以1.35亿美元收藏,创造了单幅绘画售价的世界纪录,5幅画共卖了3.25亿美元。此画现在纽约的新画廊(Neue Galerie)展出,结局就是几幅画搬了家,一家人发了财。靠权力夺取名画固然不义,但为金钱而化公为私也不那么光彩。

我没有那个钱,却也把克里姆特的画带回了家,且一下子就是13幅。当然,这指的是那本挂历。这是我在此次旅行中,所购买的唯一纪念品。美景宫的商店里也有卖挂历的,却又贵又没有我选的好。

回到家以后,我去IKEA买了4个镜框,正好配挂历中12英寸见方的画。我从13幅画中选了4幅装入框中,2016年的挂历还没有使用,就被我拆散了。

遵照太太的意见,没敢选太衣着暴露的,另外还有两幅风景,是他与情人一起避暑度假时的随兴之作。把克里姆特的画挂在我们的卧室里,成为此次旅行长久的纪念。卧室装修后好几年都没有挂画,好像是专门为他留着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简单不累 回复 悄悄话 谢谢你的详细介绍,我也很喜欢这位大画家,每次回国都买一些与他的画有关的纪念品送亲友。
登录后才可评论.